APP下载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语文

文 倩

(咸阳市南郊高级中学,陕西 咸阳 71208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不但悟性好,而且能说会道,擅长表现自己,还显得才华横溢。语感弱的人则相反。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眼、脑、手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速读,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比如必修第五册《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一课,我采取教师范读、学生集体读、分组读、竞赛读和最后评点读,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把课文读了三遍,在读的过程中,首先订正了字音;其次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甚至有学生在读完后能自己归纳出作品的写作手法,极大地超出了我的教学设想,让我感到十分欣喜。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会听,而且听清了,理解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谈读完作品后的感觉、体会。此时的学生往往心中感慨万千,可能还沉浸在对文本的体悟中。谈感受时一部分学生很积极,即使只有片言之语,但只要能勇敢地站起来,教师也应对其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学生滔滔不绝地谈了一大通,但因理解不深刻谈不到点子上,仅是与作品主旨擦了个边,也应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对不足之处点到为止。例如在如何看待陶渊明辞官归隐这件事情上,有学生提出:“陶渊明既然厌倦官场,却又为何隐了又仕,仕了有隐,多次在仕与隐之间徘徊不定,这不是与他的‘性本爱丘山’矛盾了吗?他又如何算得上清高?”再比如《陈情表》这一课,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出仕的理由,令人读来深受感动但又增加了几分疑惑,不能侍奉晋朝也行,却又为何诚惶诚恐,担惊受怕?再说出来做官有何不好?找各种借口来推脱似没有多大必要。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不解原因很简单:对李密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是很了解,仅依赖教师课堂的讲解,学生自己未动手找资料查询,影响了对作品的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能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所以,语感在此种情况下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二、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例如在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一反常规方法,让学生先读,发现错误读音,订正读音,学生再读,感受订正后与订正之前的区别。然后我强调哪些音该拉长读,哪些音须读短促,这其中渗透了读者哪些情感。并让男生集体读,女生集体读,单人读,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诗歌,理解主旨,体会读者的情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在文中一唱三叹,分别出现在段首、段中和段末,重复即是强调,反复强调这一句,表明作者对蜀道高危的赞叹和仕途坎坷的忧虑,蜀道在此时既是实指,亦是某种理想难以实现的寄托。作者的一腔悲愤无处诉说,只能诉诸诗歌,表明心迹。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不但对字面意把握住了,对作品的深层含义也领悟了,而且是主动获取,而非被迫记忆或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所期望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诗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转换思路,调整教学方法,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例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课时,我就文中琵琶女出场的描写作了重点分析,提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琵琶女的动作是“琵琶声停欲语迟”?为什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马上就明白这些诗句均是用来描写琵琶女的矜持、害羞和有所顾虑的心理。理解到了这一层,对全文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就有了较深入的把握。

四、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比如在讲解《锦瑟》这首诗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锦瑟是什么?(二)五十弦是确指吗?无端是什么意思?(三)谁在思华年?瑟,作者,还是其他人?(四)四个典故作者想要表明什么?(五)追忆什么情?(六)“当时”是何时,为什么惘然?经过这样的点拨,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意象的不确定性均可克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锦瑟》理解起来不但不困难,反而明朗起来,对古诗文分析的畏惧心理也就消除了。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五、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例如在练考题中,有一道仿句练习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例句: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庄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

屈原是寂寞的,__________

我启发学生思考:庄子的生活时代是喧嚣的,生活是窘迫的,他却悟出了逍遥的真谛;屈原生活的时代是权贵排挤他,世人不解,屈原只能独自寻觅,并坚守忠贞。再考虑句式是分号分开,分号前后构成转折句。最后考虑到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这道习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有所感才能有所言,正所谓“有感而发”,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的写作,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这样不仅能使文学作品的思想得以延续,而且学生的语感会在水到渠成的引导中得以发展。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培养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也能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富有长远意义的教育。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