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和直面社会问题

2011-03-20陶慧芳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班主任生活学生

陶慧芳

(苏州市沧浪区东大街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7)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组织,学校生活是在具体班级中得以体现的。班集体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而班主任犹如一个家庭的管家,大到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到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关注。社会在发展,学生也与20年前、10年前甚至几年前的学生有所不同了,这就需要班主任“与时俱进”,走近生活,走近学生。小学生的道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悟。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反映学生的生活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以适应学生,活化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一、学会改变

既然社会在变,生活在变,班主任工作当然也要变。方式不同则态度不同,方法不同则效果也不同。凡患者求医问药,由于不知病情,总会显出忐忑之态。若遇良医,则定会适时安慰。医生的安慰性语言,会使病人如释重负,仿佛病痛也减轻了很多。班主任给学生以宽容和激励,会收到好的效果。

1.改变关系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同时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以往,部分班主任遇事不能解决的招数之一就是找家长,导致学生与老师对立,学生与家长隔阂,家长与老师生疏,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师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所以,班主任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淡化权威意识,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以改正机会。班主任的改变要遵循“三不原则”:不因学生犯错而请家长;不在家访时告状;不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改善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只有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恰到好处,既赏罚分明,又以理服人,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角色转换

在班级中常有这样一类后进生,对班级活动与班级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努力学习不够,自觉守纪不够,虽然班主任也能看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但毕竟文化课的学习与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与纪律上的散漫暴露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的表现机会。角色转换是针对一些学业不良的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策略。角色理论认为,不良学生在教师、同学眼里往往是“弃儿”,在班集体中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深深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使他们对班主任反感。运用角色转换可以改变所谓不良学生的低动机、低期望。班主任可以让他们担任小组长、课代表之类的职务,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二、直面社会问题

道德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新的历史背景之下,社会问题凸显,这是我国社会体制转变过程中,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社会伴生现象。学生由于价值观、道德观不成熟,面对社会问题,可能无所适从。基于问题的出现,班主任要走近生活,引导学生审视传统的道德,赋予道德新的内涵,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并以此作为学生摸索和探究的出发点,使工作更贴近现实,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榜样的选择

社会是多彩的、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学生的生活必然千差万别。基于问题的探究,应围绕既有社会意义又对学生个人有意义的问题来组织。多年来,班主任工作手法单一,说教色彩浓厚,要求学生学习各种类型的道德范例,这要求本身没有错,但遇事“一刀切”,忽视了对学生人性的尊重。铁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他们的事迹很感人,品德很高尚,榜样的力量激励了几代人。可今天的孩子对这些有多少感性的了解?所以,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这类英雄人物,“距离”有点遥远。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学生对榜样的选择也由被动变为了主动:国家领导人、作家、父母、影视明星、体坛名将、好朋友……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偶像。因此,榜样的概念应生活化些:要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本,让榜样生活化,让榜样的精神渗透到实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有道德的社会人。

2.做好事意识及自我保护

几千年来,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曾几何时,扶起被撞老人的好心者被污为肇事者;救起落水者而自己却失去生命的见义勇为英雄,由于得不到被救者的作证而含“怨”、含“恨”九泉……这一幕幕,拷问着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良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让学生不知所措。班主任应担负起现代道德观念的生成责任,担负起培养现代道德素质的崇高使命。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班主任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要有做好事的意识,又要告诉学生,做好事过程中,每个环节并不是都能预知的;任何问题的解决可能包含多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有时,还可能包含多重标准的运用。与此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潜在某种危险,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通过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三、引导实践

小学生生性好动,形象思维较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尽可能折射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释放他们好动、爱表现的天性,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及生活实际,在晨会课、班队课、品德课等时间,创设生活情境,突破班主任工作及学校教育的局限,与学校其他学科、其他活动,甚至与校外活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验生活。

1.开放课程

课程向生活开放,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班主任带学生开展的活动形式不限,有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这些在班主任带领下开展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寻找合作伙伴,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活动性课程中,改变以往单纯说教、知识性传授的模式,把学习过程当成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活动历程。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客观事物的最基本、最原始、最直接的信息,从而得到可贵的直接经验。

2.迁移行动

陶行知先生说: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他创立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理论,至今对班主任工作仍起着指导作用。班主任工作所要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到实践中去试一试,自己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人们会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生的思想意识、内心世界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最佳良机,自我成长的最好锻炼机会。

班主任工作是最具创造性、最富挑战性的。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践证明,处于改革发展浪潮中的孩子们不是可以随意涂画的白纸,也不是能够任意灌输的容器,他们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个性鲜明的新生代。有经验的班主任知道,要让今天的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你讲的道理,还真得下一番工夫、花一点心思。因此,课堂教学要讲究方法,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好的方法,不仅能体现班主任的教学机智和素质,更能凸显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走近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事件,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用脑去思考生活,用爱去体会人生,让他们在多元的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疑是班主任努力的方向。

[1]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班主任生活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学生写话
班主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