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理论课堂活动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1-03-20杨希顺

文教资料 2011年27期
关键词:辩论教学模式思维

杨希顺

(德州学院 中文系,山东 德州 253000)

文学理论课教学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方式就是教师讲授法,或曰“传递式教学”、“授—受”模式。教师为信息传递者,以口头讲述为主;学生为信息接收者,以耳朵收听为主,辅之以课堂笔记。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传道”、“解惑”为主,“授业”则很少体现),学生的任务就是“得道”、“释惑”,至于“道”传得到位与否,“惑”释得通达与否,学生得了多少“道”、释了多少“惑”就无从验证了。因此,上述传统的且仍在大行其道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盲目”(即无针对性)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无法构成交流与互动,实际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实检验与评价 (期末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平时的真实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仅仅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仅仅是履行了听课的义务。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学习效果怎样,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多少提高,知识是否得到了丰富,心理、人格的发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知、情、意诸方面又有哪些变化、完善与提升等都落在了教育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视野之外。若仅就学生学习方面而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单面的教学方式(授—受模式)、孤立的教学手段(口头讲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无法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所以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状况,以使教学质量与水平真正得到提高,真正将素质教育精神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其心智(知、情、意)全面发展,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自然就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首要前提和重心所在。

现代认知心理学(J.R.安德森)将人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现代教育学将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传递式教学(讲授法),二是活动式教学。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的名称、概念、命题、事实等方面的知识,又称记忆性知识,因为它通过教师的讲解即可为学生所掌握。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则,问题的解决,技能、方法的培养与运用,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这是教师的讲授所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的,学生靠自己的活动(操作、探究、体验等)才能占有、内化这类知识。很显然,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传递式教学模式只适用于那些陈述性知识,而文学理论中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活动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改实践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总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课堂深度提问法,二是课堂讨论法,三是学生讲课法,四是课堂辩论法,五是课外社会调查法。其中一、三、四三法较有新意,故将此三法拈出分而述之。

(一)课堂深度提问法

课堂提问并非新鲜货色,但我运用此法有两点革新:一是“深度提问”;二是师生相互提问。所谓“深度提问”,就是就一些内涵丰富、较难理解的理论观点和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设计合适的话题,在讲述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这种提问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环式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教师在发问中要牢牢把握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将思维转向逐步延伸到对特定问题(体现教学目的)的最终解答上;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表露出的理解偏差和某些可能有的创新之点,对不正确的理解加以及时纠正,对于些许的创新予以指出并加以鼓励,使学生一方面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对正确的观念做出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所谓师生相互提问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模式,把提问权交给学生,使课堂提问形成一种双向交流、平等对话的格局。这样的一种提问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讲课法

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弊端就是教师一言堂,信息单向传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大胆运用学生讲课法(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择较容易理解与把握的教材某个章节作为学生讲授的内容,提前做出具体布置,并提出具体要求。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分头撰写教案,实际讲课时由每个小组推举一位代表到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全体同学对每位讲课的学生打出分数,每个代表所得分数即为其所在小组全体同学的得分(此分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此法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考查与锻炼。第一,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所要讲述的内容,这达到了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要求学生撰写出标准教案(讲义),这对于“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且必要的锻炼。第三,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比较准确、流畅地讲出所要讲的东西。第五,使学生亲身体验当教师的感觉。

(三)课堂辩论法

此法参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程序加以简化实施。提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偶数)小组设计出正、反方辩题(如,某一次正反方的辩题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决定内容”),教师帮助、指导学生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写出辩论文稿。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裁判”,掌控辩论的走向与行程,辩论结束时对各方表现作出全面评价。此项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它也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到了最大,这对于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严密性等都是极好的锻炼。同时,学生通过辩论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许与钦佩,由此获得了难得的“高峰体验”。

(一)“课堂深度提问法”对于“问题解决”与“思维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既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问题,又是一个思维训练问题。[1]就信息加工而言,其内涵包括任务环境、问题空间及其探索路径,以及问题理解与问题的表征,等等。“任务环境”指有关某特定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知识状态的集合。[2]P224对于文论课程中的某些问题而言,所需要的知识无疑是具有综合性的。如“艺术真实”问题,它既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文学作品(文本)知识,又需要具备有关“真理”、“生活真实”等哲学、社会学和一般的文艺学知识。“课堂深度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既要使学生易于把握问题中心之所在,又要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的必要提示而达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空间”指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表征。问题空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在任务环境中通过对问题目标状态路径的探索而形成的。

一个完整的问题空间通过给出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可以利用的知识模块,从而确定一系列问题状态而获得。大多数问题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就给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无数可供选择的思维路径,极大地开拓了思维空间。比如有关“文学是什么”这一在文学理论中占基础地位的问题,学生要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就必须抛弃在中学阶段形成的“本质主义”观念,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多方面、全景式地进入这一论题,最终才能得出较为令人满意的答案。“问题理解”包括“理解”与“探索”两个过程。就其实质而言,理解就是将任务转换为问题表征的过程。很显然,这一“转换”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就文学理论而言,使用语言(尤其是理论语言)表述问题、给出答案需要训练,包括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训练、术语概念、观点运用准确度的训练等。学生选择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术语来表现有关理论问题,就意味着他对问题有了较高程度的理解。

(二)“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在文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无疑是最具革命性的,它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沿袭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给文论课堂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关注的重心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理论思维训练的实践活动品格。根据前苏联维果茨基、列昂捷夫、达维多夫等人对于发展性教学的研究,人类的发展(包括思维的发展)是筑基于人类活动之上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3]P372“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 ”[3]P373“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确认),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过程的调控者起引领作用。学生讲课显然是反“客”为主,即由教学过程中的受教育的被动客体一跃而成为教学活动中掌握话语权和操控课堂秩序的主人。其身份的转换必然引起心理意识和观念的巨大变化,其学习主动性得到空前提高。课堂辩论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个性的发展、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等都是单纯的课堂讲授法所望其项背的。

活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者将“活动”分为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等结构成分。与这些成分相应的环节是活动、动作、操作。[5]其中“活动”对应于需要与动机,动作对应于目的,操作则对应于达到目的的条件。在“学生讲课法”中,学生准备材料、撰写讲稿和辩论稿,需要仔细阅读教材,查阅许多有关资料,这些构成了达到目的的条件,然后将这些材料有机整合起来(讲稿、辩论稿的撰写需要符合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即目的)。在实际讲授课程和辩论过程中将书面文字材料转化为活生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和思维流程,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辩论的实际进程加以灵活调整,这无疑是一个由动作、操作、目的构成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实际的锻炼,而且对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个性的展露、才华展现、自我价值实现动机需求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课后所作的问卷调查中,超过98%的同学认为上述活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锻炼,科研基本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的养成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加涅.教学的学习基础[M].转引自张卿.教与学的历史轨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3][4]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巨瑛梅,刘旭东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辩论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