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对策研究
2011-03-20邓清华
邓清华
(韩山师范学院 政法系,广东 潮州 52104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对策研究
邓清华
(韩山师范学院 政法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了数百万的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部分学生还贷意识薄弱、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理想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高违约率的现象。本文从政府、银行、高校三个方面探讨了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对策问题。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 高违约率 诚信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六大方面,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新华网报道,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至2008年年底,已有436.1万名贫困大学生通过该项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337.1亿元。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制度及正确的还贷意识,一些毕业生拖欠还款,甚至是恶意逃避还款,导致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高违约率的现象。
一、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一种信用贷款,它是以大学生的身份、大学生毕业后相对有能力还款为保障的一种无抵押无担保贷款[1]。然而,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健全的客观环境下,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重重障碍。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一次大批量扣款,违约率高达34%。2003年,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2]。
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3]。由于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资金回收难、还款追踪成本大等原因,使得银行顾虑重重,不愿作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出资方。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制定 《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改变了财政贴息方式,延长了还贷年限,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2006年9月初步启动了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2007年8月,国家新出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这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迫切需要、银行惜贷与学生违约三者之间的矛盾,但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仍然是制约这一政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分析
1.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查询体系,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学校对贷款毕业生并无有效的监督措施,导致毕业生拖欠还款。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暂扣贷款毕业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以约束贷款毕业生尽快还贷。但是高校仍会为毕业生开具相关的证明,以证明该生的受教育经历。因此,暂扣毕业证和学位证并不会对贷款学生的就业造成太大影响,从而降低了这一举措的约束力。由于银行和高校对于贷款毕业生的约束仅仅取决于学生主动上报真实的个人信息,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就更换了电话号码,并有意隐瞒工作单位地址,拒不上报就业信息,甚至是变更家庭电话号码,逃避还贷。
2.缺乏正确的还贷意识。
其实,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不是恶意拖欠还贷,只是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认识不清。部分学生认为每月还贷太麻烦,等自己攒够了钱再一次性还清贷款就行了。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拖欠还贷对于自己金融信用记录的影响。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向银行贷款,不良金融信用记录就对自己没有影响。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不少学生存在这种思想。贷款毕业生往往把自己看成弱势的一方,当学校向贷款毕业生催还贷款的时候,毕业生往往表现出厌烦的情绪,甚至认为学校不通情理。部分贷款毕业生的家长在接到学校催还贷的电话后,拒不告知该生的最新联系方式。
3.贷款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无力偿还贷款。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薪酬越来越低。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就业率达90.7%,意味着近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找到工作。据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相当一部分人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2]。而贷款的学生本身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工作后还需要担负起支付家庭开销的责任,根本没有能力顾及还贷。“就业难”及“薪酬低”确实是导致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主要原因。
三、应对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
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一项推动教育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的政策,因此,国家应该是这一政策的责任和管理的统一主体,政府有责任对这一政策的落实和发展进行监督和管理[4]。首先,制定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用查询系统,严格失信惩罚制度,规范贷款学生的还款行为。利用当前覆盖面广泛的互联网,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查询系统,收集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记录其还款信息。在用人单位、社会组织或银行在录用人员、办理手续及发展新的金融业务时,可以先查询待办人员的信用记录,让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监督,使得贷款学生没有空隙可钻。其次,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国家助学贷款法规,利用法律的手段对贷款人的还贷行为进行强制力约束。贷款学生一旦违约就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比如违约学生需缴纳一定的违约金,迫使学生宁可主动还贷,也不愿多缴纳额外的违约金。
2.银行应简化还款手续,建立多样化的还贷方式。
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繁琐,大多数学生对于在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流程一知半解,老师通知什么时候交什么材料,学生就交什么材料,多数学生不知道下一步贷款程序是什么,应该准备什么。很多贷款学生毕业后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还款,是按月还款还是按年还款,银行什么时候结息,应还多少利息,如何查询,等等。加上学生毕业后忙于找工作或上班,即使有能力还款也没时间了解清楚这些问题,多数毕业生都是通过电话咨询辅导员,才弄清如何还贷。如果银行方面能简化还款的手续,并且建立“短信提示”功能,提醒贷款学生在指定日期前偿还相应的利息,就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还贷率。
此外,对于不同层次的贷款学生应建立不同的还贷方式。我国目前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学生毕业后6年内必须还清所有贷款。按照每年每位学生最高能够贷款6000元计算,四年共贷款24000元,六年内需还清,每年需积攒4000元用于还贷,这对于月收入仅1500元的大多数毕业生来说,省吃俭用也许能够做到,然而6年后,他们积攒的全部积蓄将用于还贷,这无疑是难上加难。即使不考虑赡养父母所支付的费用,学生毕业6年后也得考虑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6年的期限,对于那些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果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工资收入水平来确定还款期限及还款利息,适当延长还贷能力弱学生的还款期限,对于降低违约率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3.充分发挥高校的“中介”作用,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中间媒介,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诚信还贷的教育工作上。第一,要严格把好入口关,对于那些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要做到充分了解,避免个别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通过找关系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向学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办理学生助学贷款手续之前,十分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讲座,为学生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和诚信还贷的重要性。第二,对于成功贷款的学生,要尽量为他们寻求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生活上的开销问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感恩之情。第三,要培养贷款学生的理财观念,为毕业还贷做好充分准备。有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拿奖学金、做兼职、寒暑假打零工等方式,能够获得一定的积蓄,如果对这部分资金能够合理地安排,则不仅能够提前积攒还贷金额,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第四,要加强贷款资格审核制度,对于第二次申请贷款的学生,要考核他们在上一年的综合表现,对于学业成绩太差或综合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停止其贷款申请,优先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贷款学生重视学业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做好铺垫,进而提高学生还贷的能力。第五,要关注贷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贷款学生来自偏远的山村,本身对于大学生活就不太适应,自卑心理强,不愿或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困难。高校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克服上述困难,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第六,树立典型,强调违约的恶劣影响。2010年6月,在贷款毕业生即将离校时,高校应该再次强化毕业还款的具体流程、方式及重要性。可引用往年毕业的学生成功还贷的例子及反面的例子,强调违约对于他们及学校的影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还贷的重要性。
4.大力推进“生源地”贷款政策。
生源地贷款政策自2007年8月出台以来,已经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由于生源地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学生的还款行为得到父母的监督。因为是直接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请的助学贷款,当地的学生资助中心对于申请学生的家庭情况更容易掌握,日后对于学生还贷的催缴工作也更容易开展。“生源地”贷款政策不仅能够降低高校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而且能够降低贷款学生的违约率。
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教育发展的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国家、银行、高校和贷款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使这一政策稳步向前发展,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不让每一位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1]吴开俊,陈宇红.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成因与控制探讨——基于广东省4所高校的实证调查.教育与经济,2010,(1).
[2]陈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理论学刊,2010,(7).
[3]郭铭芝,郭泽沛.高校应如何加大管理教育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商场现代化,2009(5月上旬刊),总第574期.
[4]张华.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体系的思考.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