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11-03-20汪永生
汪永生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汪永生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本文从阐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重塑。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反复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超过三千万,伴随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尤其是信仰状况,科学把握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摆在广大教师乃至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010年对首都13所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积极关注与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高度评价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对2009年我国政府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隆重举办国庆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新农保”助9亿农民安心养老等工作的满意度都达到90%以上,同时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和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出了不稳定性、低位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的新特点,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由信仰的绝对主义到信仰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当代大学生在信仰信念、价值目标取向上表现出了一些迷茫和困惑,他们中一部分人的信仰逐渐走向了平庸、低调甚至是失落。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我认为这与我们当前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它暴露出了我们信仰教育的弊端。正如有学者指出,讨论我国当前信仰失落这一课题,不是应当有什么信仰信念的问题,重点也不是该不该有信仰的问题,而是应该反思信仰教育的实践问题。因此,如何对传统信仰教育进行改造和创新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环境: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信仰的冲击。
身处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接受信息的容量大、范围广、速度快,这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的日益深刻,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遭受着多元化信仰的冲击。
信仰的发展终究是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的,不发达、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决定了社会全体成员的信仰不可能处于同一先进水平。有人内心信仰,有人口头信仰;有人自觉明白地信仰,有人“只知其然”地信仰;有人深刻、系统、一贯地信仰,有人肤浅、零散、功利地信仰,等等。所以,当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自由的经济激发出自由的思想时,人们终于有勇气,也有可能表达出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追求,表面上整齐划一的信仰格局被轻而易举地打破了。
特别是信息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传媒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以其特有的优势——传递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形象具体、导向性强等特点,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深刻、广泛而又强烈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诸多信息中,有对学生发展有利的信息,也有影响学生发展的消极信息,这些消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误导了一些大学生,减弱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导致信仰多元化倾向。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与此相对的是,一些低级的信仰现象也盛行起来,各种封建迷信现代迷信广泛流行,还有各种明星崇拜、权钱等“实用”崇拜,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都很有市场。
(二)内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其信仰教育的缺失。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理论加以灌输,难免被教条化和凝固化,造成其理论创新的滞后性,这集中反映在哲学领域。
过去,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受“左”倾路线干扰和苏联哲学界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偏离了创立者的原意。因此,怎样才能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述和运用至少在基本精神方面保持与创立者的本意相符合,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精神重塑唯物史观,是中国学者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当成一个纯粹政治或意识形态的体系,它的话语权过多地与行政权力和当下的宣教意图联系在一起,政治家命题、哲学家证明的学术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所以,许多人干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政治的同义语,因而给人造成的印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建设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了。
在信仰教育方面,一是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僵化,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重智轻德的陈腐观念,学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忽视了思想素质,学生评先评优、发展入党,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对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的要求有所降低,造成和误导了学生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习;二是教材陈旧、呆板,使广大学生无法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当今社会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失去了教育的吸引力;三是教师的素质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有的教师将教学只是当作任务,语言枯燥,方法单调,缺乏创新,使得学生求知欲减退,加重了厌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转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甚至有的教师把思想教育讲台变成发泄私愤甚至散布错误言论的舞台,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极其消极的作用。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作为受教育主体,相当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进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甚至认为像这类课程不学自己也会,也能掌握。所以,生活在现实教育体制中的大学生们,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关心树立什么信仰,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他们只关心现实的自身利益。
三、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重塑
(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这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在引导和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内容要根据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特点变迁的特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三个贴近”——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学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来实现。也就是要在内容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保持科学性,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过程中充分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突破固定的、落后的方式和方法,紧贴时代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与全球化、现代化、科技化等特点联系起来,让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教育等环节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并逐步加强。
(二)转化话语表达形式,强化信仰教育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直接地可以看作是表述的通俗化和可读性问题。通俗化要求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艰深转向简明扼要、晦涩难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缩小理论同大学生群体的距离,拉近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提升理论对大学生实践的引导,这样就更容易具体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呼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语言的创造,尽快建立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以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引导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占领信仰教育新阵地。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大,应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掌握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权。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上党校、网上理论学习专题网站等新阵地,开展开放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覆盖面;二是要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精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三是积极利用校园BBS、开设教师网络博客等多种渠道,改变传统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切实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交流,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当然,我们既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要注意网上不良信息的清理和防范,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四)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拓展信仰教育空间。
信仰不是纯粹的精神冥想,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内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在信仰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生命叙事的方式,表达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情感需求,将生活琐事所反映的信仰问题进行提炼,歌颂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增强大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自主认识、习得自主价值判断的信念和决心。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和实践活动方式,积极体验、宣讲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弘扬校园主旋律,真正实现信仰教育润物无声。
[1]张梅.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
[2]李正军.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01).
[3]邵龙宝.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2).
[4]狄涛,王达品,刘锦震,孙建.2010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教育,2010,(05).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9SJD88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