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中防釉质脱矿黏接技术的应用进展
2011-03-19廖烈卡
廖烈卡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南宁市,530022)
近年来,随着各种固定矫治器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托槽直接黏接技术因其便利性和高效率而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并成为正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口腔正畸治疗技术进步的明显标志。同时,由此带来的釉质脱矿问题也备受关注[1]。在正畸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对釉质所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害是口腔正畸医师最担忧的问题[2]。本文拟就正畸防釉质脱矿黏接系统近年来的应用和发展作一综述。
1 正畸黏结剂的分类及牙釉质表面处理
正畸黏接材料按应用类型可分为复合树脂类和水门汀类。其中复合树脂与牙釉质的黏接力在所有正畸黏接材料中是最强的[3]。复合树脂类按固化类型又可分为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
Buonocore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早提出用磷酸处理牙釉质表面,以改善树脂修复材料对牙釉质的黏结,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磷酸水溶液预处理的牙釉质酸蚀技术[4]。釉质黏结的主要原理是:用酸蚀处理使牙釉质表面转化为多微孔的粗糙表面,再涂上黏结剂,使其渗入牙釉质表面的多微孔结构中,原来坚硬的牙齿组织移出的矿物质即被黏结剂所取代,随后在形成的孔隙中产生微机械锁合作用。牙釉质黏结剂产生黏结力主要在黏结剂-牙釉质界面[5]。
2 化学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的性能和应用
传统的化学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一般作用时间为1.5~2.0 min[6]。托槽周边常常残留少许黏接剂,又由于黏接前牙釉质酸蚀范围多大于托槽,托槽周边釉质较为粗糙,为致龋菌的附着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牙面受侵蚀的可能性增大[7]。此外,由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中存放时间比较长,在形成良好牙釉质固位型的同时,也会引起牙釉质表面脱矿,在托槽周围出现龋损[8]。针对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对牙齿有脱矿的损害,对矫治前和矫治中可能的危害因素如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口腔卫生宣教、定期牙面的清洁等充分预测和控制,均可减少固定矫治患者牙齿脱矿的发生。
3 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其黏结处理剂的性能和应用
光固化正畸黏接剂是一种新型的黏接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黏接性能符合临床正畸黏接的要求。而且,其黏接强度与化学固化黏接剂接近,具有较低的临床托槽脱落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调节托槽的位置,因而在临床正畸黏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9]。
传统光固化树脂黏接处理剂的主要成份分为处理剂(primer)和黏接剂(paste)两大部分,其处理剂为37%磷酸酸蚀,需要隔湿吹干,在湿性条件下,黏接强度将大大减低。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几种新型处理剂:如防水性处理剂,具有亲水作用,酸蚀处理后的釉质表面无需吹干隔湿。有的已将处理剂和黏结剂的功能合二为一,如Transbond XT自酸蚀处理剂,具有自酸蚀及黏结性能,并且在湿性条件下,其黏接强度仍符合临床黏结的要求。
光固化复合树脂是由有机树脂基质和经过表面处理的无机填料以及引发体系组合而成[10]。其内填料颗粒一般较细小,分布密集均匀,且釉质保护剂中含有少量石英充填物,能减少咀嚼、刷牙时的磨耗,减少釉质脱矿,可较长时间保持表面光洁度,有效提高正畸托槽的黏接质量[7]。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流动树脂,具有较高的黏性和黏接强度,同时还可以缓慢释放氟离子,有防龋作用,处理的釉质表面无需再涂其他处理剂和黏结剂,使临床操作更加简便[11]。
应用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可参考咬合关系、牙模型及曲面断层片,完成托槽准确定位后,充分刮除多余的黏接剂,清洁易堆积、吸附细菌的粗糙区后,才固化黏接剂,其操作时间可自行控制。
采用窝沟封闭剂(也是一种流动树脂)可以治疗釉质表面进行酸蚀所导致的釉质损坏-包括釉质溶解或釉质缺失。一些学者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唇面应用光固化树脂封闭剂能降低脱矿化率达13%,并且不影响托槽结合强度。此外,结合失败的位置多发生在没有封闭剂的树脂釉质界面。有学者提出应进一步开发能够提供更多的釉质保护而不影响托槽结合强度的新材料[12]。
目前,光固化树脂黏接剂大多是国外生产的,包括Transbond XT、Light-bond,KurasperF、Variglass VLC等。近年国内同济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单组分光固化黏接剂,其力学性能和超微结构与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京津黏接剂相似[13]。
4 氟化物在治疗中的作用
氟化物具有降低牙釉质溶解度、促进牙釉质再矿化、抑制菌斑内细菌活性及增强釉质防脱矿能力等特性。正畸过程中局部应用氟化物可以有效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14]。目前正畸治疗中使用的氟化物或含氟黏结剂主要有:
4.1 氟保护漆 其主要成分为0.1%的双氟硅烷,可局部涂抹于牙面,形成氟磷灰石样物质,沉积于釉面,从而增加釉质的防脱矿能力。有学者对286例固定正畸患者采用氟保护漆托槽边缘封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明显降低[15]。
4.2 含氟黏结剂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玻璃离子黏固剂:可长期有效缓慢地释放氟离子,预防釉质脱矿[16]。传统的玻璃离子黏接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正畸需要,而经改进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固剂的黏接强度也明显提高[17]。②含氟树脂黏结剂:它是在复合树脂中加入适量氟化物。通过氟离子的缓慢释放,防止釉质脱矿。然而 Ghani等[18]的体外研究实验表明:含氟树脂黏结剂的氟化物释放很快,8 d后基本和普通树脂黏结剂无明显差异。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与普通树脂黏结剂相比,含氟树脂黏结剂的釉质脱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
5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1994年,George V.Newman将玻璃离子黏接剂与光固化树脂结合起来,成为强化型黏结剂,应用于临床正畸黏接。这种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接剂在黏接时无需隔湿吹干,即使在有唾液污染的情况下,也能产生足够的黏接强度。在未经酸蚀处理的牙釉质表面进行黏接,其黏接强度会降低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但仍能满足临床需要。另外,这种黏接剂还能够长期地吸收和释放氟离子,并且能从唾液和食物中重新吸收氟离子,从而有效地预防牙釉质脱矿及白垩化损害。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接剂主要为Fuji ortho LC[19]。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固剂的黏结强度与临床普遍使用的京津釉质黏合剂的黏结强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固剂可以替代复合树脂黏结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6 未来黏结系统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黏结剂的发展趋势是以开发含玻璃离子组分的黏结剂为主,有长期释放氟离子功能的黏结剂也将得到广泛地应用广,具有抗菌性或降低微生物活性的黏结剂也可能被采用,抗微生物涂层可能会作为一种预防性方法而被引入。正畸黏结剂的快速发展,将不断地充实现代口腔正畸学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口腔正畸治疗技术的繁荣与进步。
[1] 王朝辉.两种含氟黏接系统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60.
[2] 刘 郁,吕 婴,杨东梅.无填料树脂预防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2):94-96.
[3] 张 丁主编.口腔正畸学的临床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55.
[4] 陈治清主编.口腔材料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80.
[5] 麻 杰,刘月华.新合成光固化牙釉质黏接剂黏接界面的扫描电镜[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2):26-28.
[6] Christensen GJ.Amalgam VS composite resin[J].JADA,1998,129(12):1757-1759.
[7] 吴美莲,梁 莉.光固化与化学固化复合树脂黏接正畸托槽的对比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5,13(3):207.
[8] Akkaya S,Uner O,Alacam A,et al.Enamel fluoride levels after orthodontic band cementation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J].Eur J Orthod,1996,18(1):81-87.
[9] 欧平花,厉 松.口腔正畸光固化黏接剂研究及应用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9,17(4):238.
[10]王南燕,缪 颖.口腔复合树脂表面分析方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5.
[11]李玉国.玻璃离子与流动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13.
[12]Bishara SE,Oonsombat C,Soliman MM,et al.Effects of using a new protective sealanton,the bond strength of orthodontic brackets[J].Angle Orthod,2005,75(2):243-246.
[13]刘燕舞,刘月华,张 敬,等.新型光固化正畸釉质黏接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6,13(1):14-17.
[14]倪 冰,曹 军.预防正畸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931-933.
[15]任晓敏,陈 敏.牙齿正畸中应用氟保护漆预防牙釉质脱矿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6615-6616.
[16]韦 玲,谭俊扬,谭端行,等.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正畸托槽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0,5(4):358.
[17]武红梅,冯云霞,张春香,等.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黏结强度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5):511.
[18]Ghani SH,Creanor SL,Luffingham JK,et al.The influence of fluoride-releasing bonding composi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white spot lesions.An ex vivo study[J].Brit Orthod,1994,21(4): 375-378.
[19]马永平,左艳萍,董富生,等.专业用氟方法预防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J].河北医学,2008,11(14):1363-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