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局内人的眼光:民俗传统的释义与重构
2011-03-19张举文
张举文
(美国崴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
跨出局内人的眼光:民俗传统的释义与重构
张举文
(美国崴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
对民俗传统的释义总是有着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差异,也总是有着实践者与观察者的不同。作为研究民俗传统的学者的释义可以是对问题的提出,不一定是对问题的解决,更不一定是对实践者的影响或导引。因此,对变化中的传统,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地方传统的传承现象,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与释义是民俗学者的分内事。这些释义应该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对传统的重构。
本栏目的4篇文章便代表了民俗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新探索。这些文章都是首次在2010年于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召开的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上宣读的。
第一篇文章是民俗学家爱略特•奥林(Elliott Oring)的新思考。作为颇有建树的理论家,他在重新梳理“传统”时特别关注的是民俗学家一直以来如何处理传统作为“进程”与作为“产物”的关系。毕竟,对民俗的研究已经成为民俗学的代名词。作者以双关语来表明我们对传统的研究本身已经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读者还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谨思维体现在对每个方面的全面论证,以及对每个观点的彻底质问。相信通过对此文的细读民俗学者不仅对民俗传统研究历史会有新认识,更能结合中国现实对民俗传统的研究与实践有新理解。文中多次提及的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对民俗与传统的观点可参见《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丹•本-阿默思著,张举文译,载于《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第11–19页)和《“承启关系”中的承启关系》(丹•本-阿默思著,张举文译,载于《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第112–120页)。
其余3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其共同点是他们透过对某一民间英雄人物的形成与变化,探讨民俗传统事件本身与环境的关系。他们都对中国民俗文化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同时又能够借助不同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现实进行分析。
葛融通过对民间歌手的生活故事的研究,一方面试图理出民间英雄的成长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民间传统的重构受着社会条件的或是制约或是激发。作者以独特视角展现出民间英雄成长的模式的继续。藉此,国内的民俗学者或能更多地关注当下生活实践,提炼出理论思想。
白奕凡对台湾的吴凤传说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民间英雄的形成与流变,即社会政治环境极大程度地决定着民俗传统的建构与重建,特别是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中。文章也使人去思考“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多个层面的意义。受篇幅所限,这两篇文章无法展开论述,望读者理解。
蒋岚对刘三姐的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这一民间英雄人物模式在当下因经济、政治和地方文化认同等因素而凸显的矛盾,以及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各方面的协商。从中突出了“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女性”与“男性”、“现代开放”与“传统保守”、“地方利益”与“整体利益”以及“地方认同”与“民族认同”在民俗传统的传承中固有的矛盾与协调方法,说明了民俗传统在重构中的内在的有机聚合机制。
这些跨出局内人的眼光无疑有助于国内研究文化传统的同行的反思,因为处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中的局内人常常无法走出主位思维。
Step out of an Insider Persp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Folk Tradition
ZHANG Juwen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Center for Asia Studies, Willamette University)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1.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赵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