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篇中衔接手段的对比——以《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为例

2011-03-18曾文丽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省略手段语篇

曾文丽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Jakobson(1960)对文学语篇中由句法结构和重复而形成的排比现象的分析被认为是对语篇衔接的最早研究(Traugott&Pratt 1980:21)。Halliday(1964:303)首次将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后来,Hasan(1968)对语法衔接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中的衔接》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1]172。衔接和语篇一样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的一个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2]179。胡壮麟在1994年出版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多层次思想,进一步扩大了衔接范围。国内已有很多学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衔接为理论依据对英汉文学作品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衔接的差异。目前对散文中的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不是很多,因此,笔者试图以散文为文本,分析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并探讨其中反映出的英汉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差异以及对散文翻译的启示。

一、衔接理论

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而不是一个大于句子的语法单位。一个语段能否称得上语篇,主要看它是否算得上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在语言中的体现有两个标准:一是看语段是否具有语篇特征;二是看语段在语域方面是否前后一致。语篇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结构性的,指的是句子本身的结构,如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另一种是非结构性的,指的是不同的句子中出现的不同成分之间的衔接关系[1]157。本文主要从非结构性特征来分析《艰》这篇散文,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衔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主要有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一类是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主要有词汇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搭配(collocation)、上下文(hyponymy)等[1]158。本文主要从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两方面对中文《艰》与其英译本进行比较。

二、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来对比分析

李大钊的散文《艰》于1923年12月20日发表在《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上。此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形散而神不散”,堪称佳作。译本选用的是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张培基先生从小就背诵古今中外的散文,长大后留学国外,他的译文相对地道,因此笔者选用了他的译本。以下主要是以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来分析《艰》这篇散文,并从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两个方面,对这篇散文的英汉两个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从语法衔接来分析

语法衔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语法衔接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的应用都比较普遍,但是在运用的频率上又有差别。语法衔接手段在《艰》中的应用详见表1。

表1 语法衔接在《艰》中的体现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语篇在语法衔接上存在一些差异。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从方向的角度来看,照应可以分为两种:内指(endophoric)和外指(exophoric)。内指即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之中。内指可以进一步分为前指(anaphoric)和后指(cataphoric)。外指即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本身内部,而在语境这个外部环境之中[2]。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观点,英语中照应分为三类: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从总体上来看,英译文在运用衔接手段上比原文要多,以第三段为例进行说明。原文: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志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因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崎岖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译文: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man’s life is just a journey.A traveler on a long journey passes through now a broad,level plain,now a rugged,hazardous road.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the enormously magnificent spectacle of which,he feels,is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him a wonderful sensation of adventure。[3]3

在原文中是通过意义来形成照应的,此段中的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照应,第二句与第三句形成照应。而在英译文中,出现了八次照应衔接,主要通过人称照应、比较照应来实现。这段话中的now是指示性副词。文中用了四次人称照应,如用he和him来前指“a determined traveler”,这样前后形成照应。More和better使上下文形成比较照应。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译文中都是用具体语法手段来形成照应,都有标志性的词语,而原文在意义上构成了一种隐性衔接。这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汉语是以意义为依托用隐性衔接的方式,而英语则用显性的衔接方式。

替代与省略这两种形式可简略的视为语篇内部的过程。替代是一个项目代替另一个项目的过程,而省略是省略一个项目的过程。从实质上讲,两者是同一个过程。省略可以解释为是用零项目来代替某一项目[4]77。以第二段为例来分析,原文“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3]1,其中第二句前面就省略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连续两个“有时”,主语相同,原文中作者就把后面的主语省去了,这样做是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在英译文“It is sometimes beset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中,在obstacles前面就省略了“it is sometimes besetwith”。通过对比发现,汉语更多的是省略主语,以达到散文朗朗上口的效果。这与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关系,人们在平时讲话和写文章时,经常省略主语。而在英语中除了口语外,书面上都必须有主语。在汉语的散文中要表达同样的事物或事情时,常常采用同意转换。英语中则是用代词去取代某一个成分,替代的是形式,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英语替代有三种,包括名词性替代(one,ones)、动词性替代(do)和小句替代(I think so)。

连接又称逻辑联系语(黄国文1988),在衔接手段中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它不同于照应、替代和省略,也不会使读者联想到上下文的实体、行为和状态。Halliday和Hasan把连接分成四种:增补型、转折型、时间型和原因型(刘辰诞,1999)。连接主要是通过连接成分来表现语篇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在英译文中的体现如下:“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nothing short of a heroic spirit can help surmount them”中and就是增补型的一个标志,表示还要增加的信息,这类词还有furthermore、in addition、thus、in other words等。增补词轻轻松松起到了衔接的作用,而不用与上下文有什么意义联系。“Nevertheless,there is also in this section a spectacle of enormousmagnificence that inspires in us passers-by a delightful sensation of splendor”中的nevertheless则是转折型的一个标志,这种转折关系与上文所提到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时间型的连接一般是时间的先后顺序,常用then。原因型的连接则是通过so、thus等类词来体现的。在《艰》原文中的第四段基本上没用连接词,但是我们仍然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并在语义上前后连贯。

表1中显示,汉语很少用连接词,主要是通过语义的逻辑性来进行衔接,这体现了汉语与英语在形合与意合上的差异。与汉语相比,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各分句之间的联系大多通过词汇纽带直接显现出来。而汉语各句之间的联系则主要是通过逻辑纽带或语序间接地表现出来[5]21。英汉语言上的差异造成了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差异。从语法衔接方面来看,英语在使用照应和连接方面要远远多于汉语。这主要也是因为英语的显性特征,都是从形式上来达到衔接的效果。而原文在替代方面则比英译文要多一些,这主要是由于散文要求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汉语散文中多用同义词来替代需要再次提到的部分,而英语则多用代词来避免重复。

(二)从词汇衔接来分析

词汇衔接的主要方式有重复、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词汇搭配等。在词汇衔接中,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有衔接功能。每一个词汇都有可能成为衔接关系的一部分,但是它自身没有表示出它是否起到衔接功能。要根据词语所在语篇来分析,看其是否有构建衔接关系的可能。在《艰》这篇散文中就多次用到了词汇衔接。表2是词汇衔接在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使用情况。

表2 词汇衔接在《艰》中的体现

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它通常指关键词语的多次出现。重复出现的词在单复数形式上可以不一致,也可以是同词根的不同形式。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文和译文都多次运用了重复的衔接手段。在原文中“道路”重复了三次,“险”重复了六次,“崎岖”重复了四次,“境界”重复了七次等。英译文中“course”出现了五次,“river”、“section”、“spirits”、“national”出现了四次,“heroic spirit”出现了两次等。在原文中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并多次重复强调,是为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多次重复表示危险的词,暗示群众要特别小心,革命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使用这种写作手法,主要是为表达自己隐含的意思,突出中心思想。而英译文中的重复更多的是为了衔接的需要。

同义词和反义词也可以起到衔接的作用,但在原文和英译文中运用得都比较少。用同义词和反义词主要是使语言生动,丰富多彩。词汇衔接手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词汇搭配。词汇搭配主要是通过词汇间的关联性发生作用。在语篇中,围绕给定的话题,有些词汇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词汇就不大可能出现或根本不出现。在词汇搭配上,原文和英译文用的次数都差不多。

三、启示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运用上的差异,我们在翻译汉语散文时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译文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第一,可以采用保留原文衔接手段的方法。英语中的衔接手段同时存在于汉语中,所以在翻译时可以保留原文衔接方式。如对《艰》的第一段的翻译处理,张培基的译文就保留了原文的照应衔接方式。在原文中用“这”前指第一句话,在英译文中用了个“it”来前指第一句话。第二,可以采用添加衔接手段的方法。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英文中照应手段的运用次数明显多于汉语。所以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增加衔接手段的方式。如在第二段中,原文中第三句话主要写志于旅途的人感到冒险的美趣,没有用照应。而英译文中则用了两个“he”、一个“him”,用人称照应的方式形成衔接,使整句话通顺。第三,可以采用转换衔接手段的方法。在汉译英时,如果照搬汉语中的某些衔接手段而不加斟酌,便有可能使得译文不流畅,或有悖译文的表达习惯,这时便需要在翻译时转换衔接手段,以使译文在表达上自然、顺畅[6]。英汉语衔接方式的不同,要求在翻译时根据语篇的具体情况进行转换。由于汉语更多的是在语义上构成衔接,所以在翻译汉语散文时要时刻注意添加衔接词,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进行衔接方式的转换。

四、结语

衔接方式的使用不仅使散文在语言上顺畅,而且能突出主题,帮助作者达到写作目的。在翻译时要学会根据需要或保留原文的衔接方式,或添加衔接方式,或转换衔接方式。只有灵活多变地对衔接方式进行处理,翻译的质量才能提高。

[1]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英)韩礼德,哈桑.英语的衔接[M].张德禄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司显柱,曾剑平.英译汉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刘明东.语篇层面汉译英的衔接性标准[J].中国翻译,2001(5).

猜你喜欢

省略手段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间的省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省略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