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的探究

2011-03-18■刘

天津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刘 颖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母语教育规律的认识得到空前提高,再一次激活了“语感”这个话题,使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并且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12 岁之前是言语发展的最佳期。小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通道是凭感觉从已知已能到未知未能的领悟与习得,错过了这个语感形成最佳期,对他们的语言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与发展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在感悟、积累、运用中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是人们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之后取得的共识。

1. 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最高境界是教师的语感、作者的语感与学生的语感通过课文言语的共振共鸣,是教师之心、作者之心与学生之心在课文言语中的交流遇合。感受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既不能告诉,也不能灌输,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因意会、感同身受而有所领悟。

(1)激趣热身,激活感悟。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引导他们依据相关经验回忆、练习,从而唤醒生活体验,促进学生感悟的生成。如,教学《四季》一课时,首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自然景物的四季变化入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一分钟》之前,请学生做以下事情:①读一遍课文,看自己用了多少时间。②体验自己一分钟内能干多少,如跳绳、拍球、口算、洗碗等,统计数量。③早晨起床时,计算穿衣服所用的时间。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放《中国古代神话集萃》,请学生说出神话故事的名字;借用广西的学生上《观潮》一课,就从广西北海潮入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认识钱塘江潮的欲望……

(2)主动介入,体验感悟。

(3)再现形象,突出感悟。

教学《小兵张嘎》一课时,根据学生见过纸灯,但对“走马灯”缺少生活积累的实际情况,用电脑演示各种“走马灯”的形状,明白了它工作的原理,也就感悟了文章中所写的“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这句话的意思。

伴随认知由近及远的拓展,学生必然要认识陌生的生活现实和自然现象,那提供形象的感知就更加必要了。《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一个“‘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主要写的是林黛玉进了大观园,与王熙凤见面的经过。对王熙凤的打扮文中这样写道: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对于这段描写,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势必事倍功半,学生只要能整体感知王熙凤穿着的华丽漂亮,再借以放电影《红楼梦》中王熙凤初见黛玉的片断,就会使学生一下子完成对人物形象从陌生到感知的过渡了。

(4)提供资料,激发感悟。

有些文章,学生在头脑中搜寻不到可供同化的经验和体验,他们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彼时彼地的人情世态并不了解,也会影响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试想,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果对杜甫其人和“安史之乱”一无所知,将怎样感悟诗人的兴奋心情和诗作的抒情语言呢?学习《鸟的天堂》,如果对南国的榕树一无所知,将怎样感悟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描写和热爱呢?教学这类课文,凡学生能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就放手让他们去检索,找寻有困难的,教师就将资料摆在教室里,形成“教室图书馆”,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便捷的方式。

(5)比较语言,强化感悟。

比较,是最容易启发思考帮助领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作品的言语形式,使学生通过比较与鉴别,主动发现作品言语的独到之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请学生把描写不同季节树木的句子找出来,把句子中的“抽”换成“拱”,把“密密层层”换成“许许多多”……再组织学生与原文对比着读,这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原句中几个词语的准确使用。学生在进行两种言语样式的比较时,自然丰富了感悟。

比较语言除了在一篇文章中某个语段中进行,还可以进行篇章的对比阅读。教学《观潮》一课时,教师选择、改写了一篇《黄果树听瀑》的文章,使学生在比较中阅读,丰富他们的经验,强化了感悟、理解的过程。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

(6)创造阅读,丰富感悟。

教师将一篇课外小文章《小读者》中有关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去掉,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在原文中,作为五年级学生学习的文本。教学时,学生每完成一个提示语的增补,就要讲出这样增补的根据。教师还尝试着进行情节改编,促进学生深入参与文本再创造的劳动。《读者》杂志有一篇小文章《打翻的“鱼缸”》,课上,教师有意将这个故事的结尾删除,启发学生去发现故事的不完整性,然后带领学生从文中师生二人的言行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创作结尾,当教师将原创的结尾公布时,不少学生为自己有作家的天分而欣喜。

2.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运用语言的前提。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感悟”的结晶,是“运用”的前提。语感的培养,除了课内的精读、美读之外,更需理解地泛读。广泛阅读和大量背诵,让语言材料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才能使他们在“听”“读”时取来“解码”,在“说”“写”时取来“编码”。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的持久性与有效性,要抓住“日常和假期”两个关键期。日常教学中,主要是为1~6 年级学生度身订制“个人读书目标”,也就是一学期以来的课外阅读、古诗词背诵与语言积累量的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完成145 万字的阅读任务”,“少到前两年达到5 万字,多到后两年达到100 万字”。乍一看这个数目,多少会被吓到,其实不然。我们对教科书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进行了测算,并分阶段按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应达标的阅读量和积累量作了细致的规划。教师根据学期的阅读总量,按月、分周计算出本年级学生每日的阅读量。结果发现,少到一、二年级学生只要每日读50~275 个字,多到中高年级学生每日读600~2000 字不等就可达标。每周教师对学生阅读、积累情况进行评价,学期末再进行达标评价,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积累的积极性。

3. 迁移运用是读书内化的最后归宿。

理解、把握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最重要的是运用,而运用不是模仿式地造句,不是依葫芦画瓢式地仿写,而是出自生活的真实需要,介入他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指导学生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与自然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与生活阅历。如植树季节组织学生了解小树生长情况;结合“人与环境”问题研究进行采访活动;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确定研究专题,查找有关资料等。

二、在“以教为主”变“以学为主”的转换中提升语感

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注重教案的落实,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科书内容,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论功过,课堂呈现少数人活动而多数人观望的状况,这样极不利于学生语感的生成。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课堂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的场所。

1.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活跃于生疑,没有疑问就不能启动思维,就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也就不能生成语感。学习《景阳冈》一文时,学生觉得课文中作者写得不合理,写武松到酒店喝酒到上冈打虎约用了两千来字,而打虎却只用了七百来字。学习《月光曲》时,有学生提出听一听《月光曲》,想象当时的意境就可以把课文读好,教师尊重了他的要求,当即放了这段名曲,使他感受到是他自己主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而教师课前准备这段曲子,是为了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赏读”时用的,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真正占据主体地位,教师改变了教学思路。学生经历由自己生发问题,到与文本的作者、教师、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进而产生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2.为学生开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选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留出应变的余地,增强教师活动的针对性。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以使学生实践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学习的过程,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课文只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却没有写明是“同一高度”。于是,学生思考讨论,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调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如果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情景,学生就会受到理性与非理性两个方面的和谐教育,获及“完整”的发展,从而得到语感能力的提升。

三、在大语文观中拥抱语感

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与作者“共同生活”,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因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1.教学中不囿于课堂、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综合性学习”是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一枝独秀”,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单元。教学时,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安排采访、拍摄照片等,在搜集资料中体会“发现”的愉悦,靠感性知识的积累和理性知识的获取完成对文字资料的感悟。

2.语文教师以大语文观意识观照语文教学。

大语文观是用生活理念构建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生活中呈现的现象、状态、事件等内容都可以拿来作为教材,以一种大教材观将学生引向更广阔更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如过年时,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学生一直以为贴对联只是人们为了热闹,没什么意义。其实,很多对联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教师组织学生研究“对联中的名人故事”……所有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都是很好的教材,是进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渠道。

四、在以激励功能为导向的评价中促进语感提高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景,向他们传递肯定、赏识的信息,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练有所成。课堂上,教师努力做到爱着教,欣赏着教,鼓励着教,启发着教。以激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调动学生学习。等待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做到目中有儿童。学生清晰的吐字、准确的用词、清楚的条理、合理的想象、大胆的争辩、充沛的感情、有力的手势等,教师都会给予热情的肯定,使他们品尝到参与的愉悦、生命的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素质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多的是人内在心理机制的成熟与成功,是不能测算甚至是很难衡量的。虽然它也有外显的行为与表现,但那刚刚显露的部分不仅是较长时间训练实践所得,更是众人不断培养与呵护的结果。语感培养之路是要继续走下去的,因为这条路才是真正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应然理由和实然要求。★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