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
2011-03-18李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北京100165
李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北京100165)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
李鑫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北京100165)
近代东北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它地区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快速推进时,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还尚未起步。二十世纪初年,东北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开始起步,二十年代东北城市开始迅猛发展,其特点为:一是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是城市功能开始由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三是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市政设施,市政建设开始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四是城市新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中国东北;城市发展;特点
1875年,东北地区仅存在7座县城,统治方式为军政合体,城市发展还处于萌芽期。1907年清政府改变传统的军政合体统治方式,将东北划为3个省,省下设道、府、厅、县。辛亥革命前,奉天省(后改为辽宁省)设3道、8府、5直隶厅、6州、33县;吉林省设3道、11府、2直隶厅、2直隶州、16县;黑龙江省设3道、8府、15直隶厅、1州、9县。[1]330-339东北改变行政区划后,县城增至58座。1913年,北京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将东北地区改为道、县制。辽宁省下辖62县,吉林省下辖38县,黑龙江省下辖21县,东北地区共计县城121座。[2]432县城数量增了63座。到1930年,辽宁省内县城为59座,吉林省内县城为41座,黑龙江省内县城42座,东北地区共有县城142座。由于辽宁省对其所属的几个县进行合并,其县城数量略有减少。吉林省县城数量增加4座,黑龙江省县城数量增加21座。以上统计还未包括日本强租的金县、大连,如加上大连、金县,东北地区县城数为144座。[3]161-169从1907年到1930年,东北县城增加86座。东北城市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城市发展也显示出其显著的特点。
一、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社会结构发生质变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持续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促使华北地区人口大量向东北地区流动,导致东北许多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1898年以前,虽有阶段性流民进入东北地区,但因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进入东北的移民绝大多数被吸入到农业人口中,并没有促使城市人口的剧增。1904年,清政府取消东北封禁政策,奖励关内移民开垦东北土地,大量华北移民开始涌入东北,到19世纪20年代,形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浪潮。[4]6381923年移入东北的人数为342,038人,1924年为376,623人,1925年为491,949人,1926年为572,648人,1927年移入东北的人数,突破一百万。[5]在此浪潮的推动下,随着东北地区可开垦土地面积的日益缩小,绝大多数移民开始进入城市谋生,使东北城市人口剧增。1898年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本溪、抚顺六城市人口不超过11万,到1930年六城市人口达230万,在短短32年间增长20倍以上。[6]3221898年底,哈尔滨周边人口为2万余人,1903年为45,000人,1916年为89,750人,1918年为157,370人,1920年为286,490人,1923年达380,200人。[7]41-42在短短的20多年,哈尔滨人口数翻了四番多。1908年吉林管辖区内城市人口为471,174人,[8]2861930年吉林管辖区内城市人口为973,539人。[3]17322年间吉林管辖区内城市人口增加了502,365人,增长2倍以上。从1907年到1930年东北地区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乡村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1907年,东北城市人口数为1,062,000人,占东北总人口17,789,000的6%,1915年,东北城市人口数为1,544,000人,占东北总人口20,110,000的7.7%,1925年东北城市人口数为2,692,000人,占东北总人口26,502,000的10.2%,1930年,东北城市人口数为3,031,000人,占东北总人口29,575,000的10.2%。[9]551907年到1930年东北地区城市人口的增长率为65%,[3]1761910年到1938年华北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率仅为10%,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率是44%,西南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率为3%,[10]203东北城市人口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华北地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西南地区的人口的增长率。
东北城市人口剧增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质变。一是商人逐渐成为城市的中坚。传统的东北城市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城市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官僚与士子,商人很少,并且受到排挤。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东北城市中的商人不断增多,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商人数大大超过政、军、学界人数。1931年东北商人为1,683,971人,占东北总人口数的9.7%,军人为261,879人,占东北总人口数的1.3%,学生为889,802人,占东北总人口数的5.7%。[3]161-169在一些近代化程度较为充分的工商业城市中,商人数比学生、军人、政客数多,如辽宁省的辽阳、海城,吉林省的永吉、扶余,黑龙江省的绥化和呼兰。1931年东北有125个城市的商人数超过了军人、政客人数,87个城市中的商人数要多于学生数。辽宁省城市中的商人总数为934,987人,学生总数为724,051人,军人总数为78,791人,政客总数为94,551人。吉林省城市中商人总数为257,389人,学生总数为389,055人,军人总数为86,574人,政客总数为9,083人。黑龙江省城市中商人总数为182,719人,学生总数为186,350人,军人总数为33,876人,政客总数为16,137人。[3]161-169商人数的增多表明商人正在成为东北城市中的主体,商人不再是受社会歧视的阶层,逐渐成为社会所青睐的阶层。从1904年到1911年,辽、吉、黑三省设立了奉天商务总会、吉林总商会、长春总商会、哈尔滨总商会等32家商会。[11]171-174二是工人阶级成为城市中的新生力量。随着东北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东北城市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工人是在19世纪80年代初的吉林机器局和旅顺口船坞。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后,随着日俄等帝国主义势力的大量入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官僚资本的膨胀,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成长扩大。据资料统计,1912年东北民族资本开办的7人以上的工厂、手工工场中从业人员4.9万余人。[12]1061918年,满铁雇佣的中国工人1.9万余人,满铁经营的抚顺煤矿雇佣工人约3.5至4万人。鞍山制钢所与振兴公司采矿总局有中国工人7,000余人。[13]81930年,东北的工人达2,168,750人。[3]176三是城市中出现一批自由职业知识阶层。随着东北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一批独立于政界、官场的自由职业知识阶层。1930年,哈尔滨有律师85人,记者300人,医生999人,教员2,231人。[14]518东北其他的城市里也出现律师、记者、医生、教员,有些城市里还出现书局编辑、专栏作家、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专业演职人员等。
二、城市功能由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生产方式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轨
传统的东北城市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中心,经济结构是一种囿于手工操作和行会制度的个性工、商经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东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促进了城市职能的转变,东北的城市由以军事为中心开始向以经济为中心转变,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工业向机器工业转轨。鸦片战争前,东北城市多以政治、军事为中心,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视东北为“龙兴”之地,厉行“封禁”政策,在东北各地驻派军队,限制了东北的土地开发与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从增加财政收入和抵御沙俄侵略需要出发,对东北的“封禁”逐渐松弛,华北的大量移民开始涌入,东北的土地迅速被开发,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后,近代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手段迅速传入东北,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89年至1901年,营口先后有怡兴源、怡东生、东永茂等旧式油坊抛弃传统的手工榨油方式,采用机器生产,到1916年营口机器榨油的工厂增至8家。1912年长春有油坊20多家,其中有3家采用机器榨油。1915年宁安设恒庆机器榨油两合公司。1916年安东有11家机器制油厂。1919年铁岭有机器制油厂3家,哈尔滨有机器制油厂21家。1928年,大连有较大的机械榨油厂84家。1929年,营口、奉天、长春、哈尔滨分别有较大的机械榨油厂23家、18家、12家、30家。[15]2251919年至1923年间,东北城市中的制油厂新增设了115家,1924年至1928年间新增设了131家,1929年至1931年间又增设了91家。[16]20在新增加的榨油厂中,绝大多数榨油厂采用机器榨油。制粉业主要集中在长春、哈尔滨、阿城、富锦等城市中,1929年前,吉林省大的制粉厂采用机器制粉的有裕昌源面粉厂、双城的双合盛制粉厂等。1930年,哈尔滨年产百万斤以上的面粉厂有义昌泰面粉厂、万福兴面粉厂、永胜第一面粉厂等。酿酒业方面,东北城市中的酿酒业在民国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1922年长春有较大的烧锅8家,[17]941929年奉天有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烧锅8家,[16]2781930年哈尔滨有华商造酒厂4家。[18]189东北城市中酿酒业开始改变传统的手工酿酒方式,采用机器酿酒。纺织业方面,1928年,安东(丹东)民族资本的丝厂有51家,拥有1192台纺织机器;西丰县民族资本的丝厂有44家,拥有4145台纺织机器;盖平和海城各有民族资本丝厂12家,共拥有9000多台纺织机器。1920年,奉天成立了东北最大的纺织工厂奉天纺织厂。[19]30长春、哈尔滨、吉林、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城市中的民族纺织业中也有几家采用了机器织布。
在民族产业发展的同时,东北城市中的民族商业、金融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1919年奉天有大小商号约3000余家,到1924年增至6000余家。长春、哈尔滨、大连、安东、营口等大城市的民营商号都在1000家以上,普通的中小城市中的商号也达数百家。1917年,奉、吉、黑三省共有商会191家,会员达16831人。商业也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采用近代的商业经营管理体制。随着东北民族商业的繁荣,东北各个城市中纷纷设立钱庄、银行。1913年,奉天总商会在奉天设立了奉天商业银行,1916年设立商办奉天华富银行。1922年,哈尔滨民营银行有12家,到1931年增至18家。到1931年东北民营银行和钱庄达207家。钱庄、银行营业网络逐步扩大,有些钱庄、银行的营业网络延伸到了华北地区,并且钱庄、银行都开始采用近代的汇兑方式实施汇兑。
三、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市政设施,市政建设开始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转变
传统的东北城市建设大多数规模小,以官署、寺庙为城市中心,街道窄小,房屋低矮简陋,外有城墙和护城河,没有公用设施,城市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近代城市市政建设则不然,城市里有宽阔的马路、高楼大厦、公用设施等。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东北的许多城市市政建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市政建设向近代化转型。市政建设具有近代化气息的有奉天、大连、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安东、旅顺。1907年后,东北的许多城市相继出现了市政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最初出现在商埠地中,如开埠局、交涉局、税关、海关。开埠局中设清丈课、税务征收课、埠政建设课、工程课,开埠局“已是近代东北城市市政、城建和工商机关的一个雏形,它为以后正规的市府、市政机构的出现准备了基础。”[20]东北城市正规的市政机关为1923年奉天市成立的市政公所,其下设工程课、事业课,工程课负责市区规划、道路、桥梁、沟渠、自来水、土木工程、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吉林市、营口市、安东市、洮南等城市相继于1923年9月11日、1923年11月1日、1924年6月、1927年5月22日成立了市政机关。[21]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都成立了市政公所,东北城市的管理体制向近代城市管理体制迈了一大步。
东北城市的公共设施也在发生变化。1900年,哈尔滨城内修有大小马路61条,1905年增至116条,1915年达211条。1907年,奉天商埠地建成五条东西横向、连接老城和满铁附属地的马路。1910年,长春附属地建成穿越商埠地、连接满铁附属地的大经路、大马路。到1931年,大连、吉林、齐齐哈尔、开原、铁岭、新民等城市内也都出现了近代的马路。随着马路的出现,东北城市的交通运输也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开始筹划从日本引进价格相对低廉、在国外处于半淘汰但在国内仍然很先进的马车铁道设备,在奉天组建以股份制形式的市内马车铁道公司。该车道全长4公里,于1907年9月1日开工,1908年1月4日竣工。随后,哈尔滨也出现了电车,其他城市出现了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市内交通运输工具,城市中逐渐出现了近代的交通运输工具。
1931年前,东北中等城市中出现了电灯、电话、电报、自来水、公园、排污系统等近代城市基础设施。1902年,大连城市安装了路灯;不久,奉天也安装了电灯;1907年,吉林、哈尔滨城市安装了电灯;1911年长春城也安装了电灯。之后,安东、齐齐哈尔、双城、桦甸、扶余、珲春、宁安等城市也使用电灯照明。城市中电话出现较晚,1912年,吉林、长春有单式磁石电话机300门,用户230多户。1900年,吉林设立了吉林邮务总局。1906年,齐齐哈尔、奉天设立文报局,办理邮政业务。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可通电报的城市有营口、凤凰城、奉天、抚顺、通化、临江、怀仁、辑安、山海关。
四、城市中新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很多城市中有学校、图书馆、报刊等近代文化机构。19世纪末,东北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仅有官府设立的几所旧式学堂。随着20世纪初,清王朝废科举、兴学堂,东北的新式学堂勃然兴起。1902年,奉天设立奉天大学堂,揭开了东北教育近代化的序幕。随后,各类新式学堂在东北城市中相继出现。奉天先后创办高等实业学堂、政法学堂、高等方言学堂等三所高等学堂,设奉天农业学堂、官立中等商业学堂、格致测算专修学堂等八所中等专业学堂,设师范传习所、初等师范学堂、女子师范传习所、女子师范学堂,合计29所,官立、县立中学7所,小学堂109所。据统计,到1913年,奉天各级各类学堂达5139所,学生21万余人,至此,奉天新学已颇具规模。[22]613辛亥革命后,东北的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929年辽宁省有小学9393所,吉林省有小学1738所,黑龙江省有小学1650所,辽宁省有中学122所,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43所,吉林省有中学33所,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8所,黑龙江省有中学7所,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18所。[3]702,761,769九一八事变前,奉系在东北还创办了一些大学,有东北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冯庸大学、东北交通大学、萃升书院、吉林大学、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东北农林专科学校、吉林省立医学专科学校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的创办,使东北城市的近代教育体制日趋走向成熟。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中的报刊、出版等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相继设立。九一八事变前奉天的报纸有《东三省公报》、《东三省民报》、《东三省商工日报》、《沈阳市报》、《新民晚报》、《醒时报》、《盛京时报》、《新亚日报》;大连的报纸有《泰东日报》、《满洲日日新闻》、《满洲报》;长春的报纸有《北满日报》、《大东日报》;吉林的报纸有《松江日报》、《吉长日报》;延边的报纸有《民生报》;哈尔滨的报纸有《滨江时报》、《哈尔滨公报》、《哈尔滨市报》、《俄语报》、《日日新闻》、《美国日日新闻》、《东三省商报》、《大北新报》、《哈尔滨商务邮报》、《鲁波尔报》、《美国大光明报》、《哈尔滨日报》、《东北早报》、《哈尔滨新报》、《哈尔滨晨光报》。[23]720-721东北的图书馆有奉天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满铁大连图书馆,博物馆有东三省博物馆、俄人满洲文物研究会博物馆。城市文化机构的设立也展现出近代城市的文化气息。
[1]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M].紫禁城出版社,1988.
[2]李鸿文,张本政.东北大事记1840—1949[M].上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3]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东北年鉴[M].沈阳:东北文化社, 193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第二辑.三联书店,1995.
[5]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J].经济统计季刊,1931,1.
[6]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满铁经济调查会.哈尔滨都市建设方案[Z].第20编.第4卷.
[8]吉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吉林省志[M].第5卷.第9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9][日]满史会,编著.满洲开发四十年史[M].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辽宁省内部图书准印证,1988。
[10](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宋海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1]满蒙全书[M].第5卷.满蒙文化协会,1922-1923(大正11-12年).
[12]张福全.辽宁近代经济史[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13]苏崇民,等.劳工的血与泪[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4]哈尔滨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哈尔滨市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5]佟冬.中国东北史[M].第6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16]孔经纬.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17]高严,等.吉林工业发展史[M].上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18]哈尔滨档案馆.哈尔滨经济资料文集[Z].第3辑,1991.
[19]衣保中,等.中国东北区域经济[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20]曲晓范,李保安.清末民初东北城市近代化运动与区域城市变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1]段光达.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J].北方文物,1994(2).
[22]薛虹,李树田.中国东北通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3]金毓黻.东北要览[M].国立东北大学,1994.
(责任编辑:徐星华)
K293
A
1008—7974(2011)01—0044—04
2010—08—16
李鑫(197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