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幽默语用与翻译

2011-03-18张小兵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关联语境原则

张小兵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457)

英语幽默语用与翻译

张小兵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457)

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英语幽默的产生,解释受话者对英语幽默的理解过程,以及在英语幽默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英语幽默;合作原则;关联理论;不可译性

幽默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人们在交谈时违背了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了特殊会话含义,即幽默。然而,听话人是如何推导并理解到幽默意味的呢?斯皮尔博和威尔森的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对这一推理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以下将分别运用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英语幽默的产生与理解过程,从而更好地面对英语幽默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一、英语幽默与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构建会话含义理论的演讲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一原则。有时出于某种交际目的,或为了表达特定的意义,人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违反这一原则,从而产生了不同于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英语幽默便是通过这种途径产生的。

(二)违背合作原则产生英语幽默举例

例:Two travelers arrived at the hotel and were shown a rather dingy room.“What”,said one,“Does this pigsty cost?”Promptly the proprietor replied:“For one pig,two dollars;for two pigs,three dollars.”

住店人用“猪圈”形容这个旅馆,听者听到后立刻反击,最后反而让发话人受到侮辱。很明显,发话人的话语违反了“合作原则”,即说话人不能把自己所相信的事实说成是不真实的,也正因为这种“违反”,幽默效果产生了。

二、英语幽默与关联理论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一个受到极高关注的理论。它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她们的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的。关联理论把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与推理的互明过程。当且仅当它在语境里有语境效应时它在这个语境里具有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语境不是已知的,它具有交际行为的动态特征。听话人必须在选择语境假设的过程中寻找关联,直至取得交际的成功。(二)用关联理论分析英语幽默

下面以关联理论为依据,来分析英语幽默的理解过程。这是一段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In a physical class,the teacher asked Nick:“When it thunders,why you see the lightning first,then hear the thunder rolls?”Since Nick always slept in the class,he of course didn't know the correct answer.Anyhow,he answered:“Because our eyes are before ears.”

在这组对话中,学生的回答为什么会让老师感到忍俊不禁呢?对于老师来说,他有足够的语境,即,他懂得光速比声速在空气中传播快这一物理现象。所以对他来说,明示刺激“see the lightning first,then hear the thunder rolls”涉及到这一物理现象。但是对于那个不用心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不具备这一语境。或许他认为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仅与自己身体的特点有关,所以推理得出结论:因为眼睛长在耳朵的前面。当老师听到这一回答,通过跟随学生的“明示——推理”过程,就马上理解并体会到学生的幽默。

三、英语幽默的理解与翻译

翻译英语幽默应从整体着手,再现其意义,还要尽量完成其语言表达功能。由于汉英语言各有其文化特点、修辞特点和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应采用灵活的策略,再现原文的修辞特点和内涵奥妙。

(一)直译策略

直译主要用于翻译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较简单、完整,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便能表达句子的表层和深层意思的英语幽默。例如:

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我能抵御除了诱惑之外的一切。

(二)意译策略

在许多情况下,因为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美学观的差异,以及对于某些英语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修辞格,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手法较为自由,考虑到了目标读者因文化而产生的阅读和理解差异,译文较地道,可读性强,表达效果更好。例:Turn your wounds into wisdom.吃一堑,长一智。

(三)注释策略

在许多情况下,译者在采用直译或意译的策略下也仍然不能使读者体会到英语幽默的妙处的时候,往往采用添加注释的方法来阐释。例如:

If only God would give me some clear sign!Like making a large deposit in my name at a Swiss bank.

如果上帝能给我显现一些神迹(签名)该多好!比如说在瑞士银行以我的名字存一大笔钱。(sign可指签名,又指神迹。)

(四)直译意译结合策略

有时译者需要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某些英语幽默。例如:

Martha's Cafe has a no-nonsense approach to refusing service to barefoot or shirtless people.While most places have the standard sign,“No shoes,no shirt,no service,”Martha has a sign that says:“Cover your hide or stay outside.”别家店都用警示语:“赤足赤膊恕不招待”,而玛莎则写:“衣冠不整请勿入内”。

四、英语幽默的不可译性

依据泽巴尔宾斯柯亚(Zabalbeascoa)的分类原则,可将英语幽默分成六类,即国际性幽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幽默、具有民族幽默感的幽默、语言类幽默、混合式幽默及可视幽默。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特(Catford)认为,翻译中存在着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两种情况。所谓语言不可译性是指在语言形式方面,译语没有与源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而文化不可译性是指与源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现就其中几类幽默来分析英语幽默的不可译性。但这里讨论幽默的不可译性导致的翻译困惑,与源语文本的译文能否引发受众发笑无关。

(一)国际性幽默

这类幽默是指“不受语言和文化限制的幽默小故事或单句。幽默效果的产生既不依赖源语文本的个别字词,也与源语的某种特定文化无关”。

A:“What is the dif ference between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Western democracy?”(“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民主的差别是什么?”)

B:“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between a regular chair and an electric one.”(“与普通椅子和电椅的差别大同小异。”)

目标受众(即读者)必须清楚西方国家“民主”的概念,才能理解此幽默。虽然“与democracy的语境意义相关的情境特点包括‘在某个国家或某种政体中存在而在其他国家或政体中却不存在的特点’,但是读者能够根据语境对情境特点进行适当的选择”。从理论来看,这个幽默是可译的。

(二)民族性幽默

这类幽默翻译时就需对其源语文化中的所指进行解释,例如对某个国家组织或报纸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做出特别说明。泽巴尔宾斯柯亚(Zabalbeascoa)认为如果受众不了解欣赏该幽默需具备的背景知识,那么幽默效果就丧失了。

A brick layer,a carpenter and an electrician argued who was on the earth first.“We built the pyramids of Giza,”said the brick layer,“so we must have been first.”“No,“said the carpenter,shaking his head,”We built Noah’s Ark long before that.”The electrician chuckled by himself.“What's so funny?”asked the carpenter,“on the first day of creation,God said'let there be light',”explained the electrician,“And we'd already laid the cable.”

译文:一个瓦匠、一个木匠和一个电工争论他们哪一类人最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瓦匠说:“我们建了吉萨的金字塔,所以我们是最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木匠摇头说:“不对,在那之前我们就做了诺亚方舟。”电工扑哧一笑。木匠问“你笑什么?”电工说:“上帝造人的第一天就说‘要有光’,我们早就安了电线。”

这种幽默语用上是不可译的,因为不加注释,译文不能反映相应的社交意义。目标语中的中国受众不能理解目标文本。圣经故事在西方是耳熟能详的,但中国受众了解的不多,就更不用说觉得它幽默了。“Noah’s Ark”和“let there be light”都出自《圣经》。如果读者对圣经的故事一无所知,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只能限于字面,势必造成文化信息在传递中的流失。中国没有《圣经》,因此在目标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

(三)语言性幽默

这种幽默具有一词多义、同音同形异义、同音异形或轭式修饰法等语言特点。大多数语言中可能都有这一类幽默。这种幽默效果的取得依赖源语中的同形同音异义词及语码转换。

Nadia and Silvia from Louisiana go window-shopping in Paris.“If I know how one says'lagniappe'in their language,I would ask them to give me one.”Says Nadia.

译文:纳迪娅和西尔维亚在巴黎购物。“如果我知道法国人是怎么说‘赠品’的,我就要一个”,纳迪娅说。(美语方言)这种幽默效果依赖几个因素。受众必须知道:1)两个人来自路易斯安那州;2)她们讲美语方言;3)路易斯安那州的美语方言中包含很多的法语外来词;4)她们不知道这个事实。这个幽默的着眼点是‘lagniappe’这个词。它是法语外来词,在路易斯安那州使用最为广泛,是“赠品”的意思。纳迪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放弃了索要赠品的想法,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认识这个法语词。这种幽默无论是语用和还是语际都是不可译的,即语码转换的不可译性。在目标文本中没有相关的注释,源语的联想意义(两人都来自路易斯安那州)和语际意义(lagniappe本是法语词)都很难翻译出来。但如添加注释,势必将幽默点解释清楚,这便会使社交意义流失。那么是否可以使用某种汉语方言来翻译这个含有方言的英语幽默呢?问题是应该找哪种目标语方言。换言之,目标文化的条件使得译者无从选择能够将源语文本成功译成汉语的词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来解释英语幽默的产生与理解过程是非常有效的。而关联理论则从认知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受话者对幽默的理解、欣赏过程。英语幽默的翻译涉及到英语语言的方方面面,应熟悉各种翻译技巧和幽默的主要分类,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正确分析和处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1]Zabalbeascoa,Patrick.Translating jokes for Dubbed Television Situation Comedieds[M].In Delabastita,Dirk(ed),1996:235-257.

[2]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1995:48.

[3]Sperber,D.&D.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UK:Basil Blackwell,1995.

[4]何自然.“另类”翻译的困惑[J].中国翻译.2003(2):11.

[5]莫敏,孙玲玲.西方幽默与会话合作原则的背离[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6]青闰等编译.英语幽默笑话集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Abs tra c 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an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tion of English humor,explains the understanding course of listener and expounds the untranslatability in English humor translation.

Key w ords:English humor;principle of cooperation;Relevance Theory;untranslatability

Pragmatic Use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Humor

ZHANG Xiao-bing

(Tianjin Maritime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 300457 China)

H315.9

A

1673-582X(2011)01-0088-04

2010-09-20

张小兵(1967-),男,天津市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邮轮乘务和国际旅游管理系讲师,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从事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关联语境原则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智趣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