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登陆战役述论
2011-03-17杨晓杰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杨晓杰(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70)
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所属部队于1950年3月至5月在琼崖纵队配合下,对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渡海登陆进攻作战,它开创了人民解放军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后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渡海登陆作战,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又一个光辉战例。重温海南岛战役的历史过程并探析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军立足于现有装备,探寻在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中以劣胜优的战法,维护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以及确保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战役背景与战前准备
海南岛又称琼崖,位于南海西北部,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素有“南中国海的门户”之称,是华南的海上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南岛上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这支人民武装是以1927年海南岛农民起义的队伍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创建以来,以五指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20余年。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它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的番号,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到战役打响前,共有第1、第3、第5共3个总队加1个独立团(共10个团),加上其它地方武装,共约2.5万人。至1950年初,已解放了占全岛面积三分之二的地区。琼崖纵队是配合和支援渡海作战兵团进行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的重要力量。
为了固守海南岛,蒋介石在这里驻有重兵,苦心经营。当时岛上国民党守军为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部,下辖第62、第63、第64、第4、第32军5个军共19个师和特种兵部队一部,加上地方反动武装,总兵力约10万人。另有海军第3舰队及海军陆战队1个团,装备各类舰艇50余艘。空军为第1、第3、第10、第20共4个大队,有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共45架。薛岳倚仗其海、空军优势,组织了环岛立体防御,并用其本人的别名命名为“伯陵防线”,妄图凭借海峡天险,长期固守海南岛。
关于解放海南岛的作战,中共中央军委早在1949年10月广东战役期间就作了考虑,并决定在广东大陆作战结束后,以第4野战军第15兵团担任攻取海南岛的任务。四野前委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命令第15兵团指挥第43军、第40军和加农炮兵第28团、高射炮兵第1、第9团及工兵一部,共10万余人,进驻雷州半岛,组成渡海登陆作战兵团,发起海南岛战役。12月14日,林彪、谭政、萧克致电第15兵团和第40、第43军:“攻海南岛战役,由十五兵团首长统一指挥。”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对海南岛战役十分重视,进行了缜密的筹划和指导。12月18日,毛主席在访苏期间专门电示四野司令员林彪,同意“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因为潮水需十二小时后第一次载运船只方能返回运第二次,而敌可用海空军切断我之运输,故非选择时机一次载运一个军渡海登陆,并能独立攻进,建立基地,取得粮食,便有后援不继,遭受重大损失之危险”。12月31日,毛主席致电林彪,表示同意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通过四野上报中央军委的关于渡海作战的方针和时机的建议,并再次指出:“……努力争取在旧历年前进攻海南岛,但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促莽撞造成过失”,要求“邓赖洪应速到雷州半岛前线亲自指挥一切准备工作,并且不要希望空军帮助。”次年元月10日,毛主席又致电四野首长:“……(二)既然在旧历年前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请令邓、赖、洪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由华南分局与广东军区用大力于几个月内装置几百个大海船的机器(此事是否可能,请询问华南分局电告),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三)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只要能一次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金门岛是三个不同建制的团又无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由三个团长各自为战),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继进。(四)请要十五兵团与冯白驹建立直接电台联系,并令冯白驹受邓、赖、洪指挥,把琼山、澄迈、临高、文昌诸县敌军配备及敌海军情况弄得充分清楚,并经常注视其变化。(五)同时由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两方面派人(经过训练)向上述诸县敌军进行秘密的策反工作,勾引几部敌军于作战时起义,如能得到这个条件,则渡海问题就容易得多了。”
为贯彻毛主席的上述指示,1950年2月1日,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和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由参战各军和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参加的作战会议。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多次指示精神,研究分析了敌我形势和战役特点,借鉴第三野战军渡海作战进攻金门失利的教训,经过充分、认真讨论,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组织小部队分批偷渡,与琼崖纵队汇合,以增加岛上的力量;尔后,以主力部队实施大规模的强渡登陆,共同歼灭岛上的国民党守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共华南分局的统一领导下,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支前机构,全力以赴地做好渡海作战的后勤保障,为渡海登陆作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从小规模偷渡到主力强渡后决战的战役进程与特点
1950年3月,渡海作战兵团指挥所根据四野关于派出少数兵力携带电台偷渡,取得渡海经验的指示。为今后大规模强渡海峡,顺利登陆,增强岛上的接应力量,便利用岛内国民党军忙于“清剿”琼崖纵队致使其海防一线防御力量有所削弱,以及春末夏初尚刮北风的有利时机,3月内,第40、第43军共组织了2批4次偷渡,上陆兵力近万人。4月10日,渡海作战兵团指挥部定下主力大规模强渡的决心。即兵团主力分成两个梯队向琼北实施强行登陆,以第40军6个团、第43军2个团为第一梯队,总兵力约2.5万人,13日前集结完毕,待风向、潮汐有利时起渡。4月16日下午,登陆第一梯队隐蔽开进到各个登陆起渡场。19时30分,我第40军和第43军共8个团2.5万余人,由韩先楚统一指挥,分乘帆船350艘,机帆船32艘,从雷州半岛南端各港湾同时起锚,浩浩荡荡向海南岛进发。在航渡过程中,我军将士与前来拦截的敌机、敌舰彻夜展开激战,击沉敌舰1艘,击伤2艘。17日凌晨3时许,渡海作战兵团的突击部队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接应下,于临高角东西两侧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占领滩头陆地,掩护后续部队向纵深发展。
第40军登陆部队在博铺港附近地段上陆后,即以果断、迅猛的动作向敌实施最坚决的攻击,击溃守军第64军131师2个团的阻击,连克9个地堡群,夺取了可控制登陆场的临高山(今高山岭),并及时组织防御,临高县城被我军包围。19日拂晓,第40军兵分两路,118师进攻美台,包围并消灭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部及一个团大部。119师奔袭加来敌第65军军部,至19日下午已完全控制了临高、加来地区。我第43军登陆部队在玉抱港、雷公岛附近地段上陆后,迅速粉碎了敌军的抵抗并夺取了浅近纵深内的制高点和要点,歼灭国民党第64军131师第393团1200余人,当晚进至花场港以南一线,与接应部队会合。18日拂晓,第43军各部队攻守结合,击溃从海口、定安出援的敌军4个团的反突击,并乘胜攻克福山。是日晚,部队于福山及其东南地区集结,准备包围和消灭澄迈之敌。
至此,琼西北地区沿岸各要点均被我军控制,薛岳吹嘘的琼北地区“固若金汤”的防线被我军全面突破,我军登陆作战第一阶段任务胜利完成。第四野战军在给登陆部队的贺电中指出:“由于你们的胜利登陆,海南岛上的敌我力量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二十多年坚持战斗的琼崖纵队和琼崖人民,在你们的协助下,一定能全歼岛上敌人,胜利结束中南地区的最后一战。”
在渡海作战兵团第一梯队登陆后,薛岳还认为是“小部队偷渡”,仍从嘉积、海口调集兵力向澄迈、美亭地区驰援,企图乘我立足未稳,首先消灭威胁海口的我第43军128师登陆部队于澄迈地区。19日,他令第62军集结于澄迈地区,并令驻防海口的第32军252师向澄迈地区增援。20日晨,我128师在澄迈县城以北的黄竹、美亭,与敌252师师部及2个团遭遇,128师当即将其包围并展开猛烈的攻击。同时,我第43军127师先遣偷渡团则迅速进至美仁地区,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打敌援兵,以保障128师歼灭敌252师主力。薛岳为解252师之围,命令第62军和暂编13师、教导师及252师的另一个团,在空军支援下火速前来增援,分东西两路对我128师进行反包围。薛岳自认为这着棋很高明,吹嘘说:“登陆共军即将被全歼”,并在海口市布置好了召开“祝捷大会”的会场。
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首长根据变化了的敌情,决定将计就计,在澄迈及其以北地区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围歼战,以求消灭薛岳的主力部队。21日凌晨,敌第62军等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128师阵地发起猛攻。128师迅速调整部署,以少数兵力抗击外线敌军,集中主力尽快围歼敌252师主力。为配合128师的行动,127师的379团在琼纵3总队和独立团的协助下,打退了敌62军2个团的轮番进攻。同时,第40军主力从加来、多文地区出发,不惜一切代价向东急进,于21日17时抵达美亭东西两侧地区,将围攻128师的国民党军包围起来,形成内外夹击、关门打狗的态势,上演了海南岛战役中著名的“美亭决战”。22日,我军各部队发起总攻,在白莲地区歼敌一部,同时全歼美亭突围之敌。至此时,薛岳才弄清楚是解放军的大部队来了,于是慌忙下令残部向海口方向撤退,其本人于当日飞往台湾。我军乘胜追击,于23日8时解放海口。这次围歼战,我军全歼国民党第32军252师,重创其第62军、暂编13师及教导师等部,使薛岳部署的环岛防御体系的核心阵地——琼北守备区士崩瓦解。24日凌晨,我渡海登陆第二梯队部队5个多团,在海口以西顺利上陆,协同先前登陆的第一梯队投入追击作战。24日下午,我军得悉敌已分路南逃时,即令部队分东、中、西三路对逃敌展开追击。东路追击部队由第40军主力和第43军128师组成,在琼纵第3、第5总队和独立团配合下,从海口市、文昌地区出发,经万宁、陵水直插榆林、三亚地区,追击途中共俘虏敌62军中将副军长兼151师师长韩潮等800余人,30日解放榆林、三亚,残敌乘船逃走。西路追击部队由第40军118师一部组成,乘船沿近海向北黎、八所追击,配合中路追击部队追歼敌第三路军。中路追击部队由第43军军部率129师及127师380团组成,沿琼岛腹地向北黎、八所两港推进。解放军于30日抵达小岭、北黎、八所地区,将来不及逃走的敌第4军286师和90师1个团包围,在西路追击部队和琼纵1总队配合下,激战至5月1日上午,全歼了这股国民党军,俘虏286师少将副师长邱国梁以下官兵3500余人。至此,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中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宣告解放。
海南岛登陆战役,自1950年3月5日到5月1日,历时5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师9个团,计33148人,其中俘虏24890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等;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我渡海作战兵团伤亡、失散共4500余人。
三、战役的主要成功经验
海南岛战役,首创了以木帆船战胜敌军舰、突破敌海空封锁的奇迹,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实施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典型成功范例。通过对战役发起全过程的仔细分析,可以看到,该战役取得巨大胜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制定正确的战役方针,创新并灵活运用各种战法,扬已之长,击敌之短
正确确定战役方针,是确保战役顺利进行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对于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特别重视和关注,先后多次作过指示。毛泽东主席要求负责战役指挥的前线指挥员,要从战场的实际出发,积极对中共中央军委制定的作战方针提出建议。我登陆部队在受领任务后,在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军委关于及早解放海南岛这一战略决策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敌情、我情以及作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既认识到敌人有海、空军力量,依托海峡天险便于防守的条件,又分析了敌人环岛防御,战线长、防御空隙多,内部派系复杂,士气不高等情况;既考虑了我军因技术条件所限而只能乘木帆船渡海,受风向潮流影响大,无可靠的航渡掩护等实际困难,又看到了航程近,顺风一夜可到,岛上有琼崖纵队接应等有利条件。最后从战役全局出发,紧紧抓住“渡海作战”这个瓶颈寻求解决办法,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采用这一方针,符合我军以木帆船渡海的实际,可避免与装备技术优势之敌在海上进行大的交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既利于改变岛上敌我力量对比,又可有效地发挥琼崖纵队的配合接应作用,从而为战役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海南岛登陆战役,从兵力对比、武器装备、地理条件等诸方面相比较,我军都不占优势,尤其是以陆军单一军种攻敌陆、海、空立体防御,更是任务艰巨。这就从主观上要求我军在必须发扬既往战法灵活多样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注意战法创新,正规登陆与非正规登陆相结合,以偷渡、袭击、特种战等特殊方法,为大规模正规登陆作战创造有利条件。是役,我军采取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登陆,加强岛上策应力量,尔后再进行大规模强渡登陆作战的方针,于3月间由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第40、第43军共组织了2批4次小规模偷渡,人员近万人,这不仅增强了琼崖纵队反敌“围剿”的力量,改变了岛上敌我力量对比,而且,先遣偷渡部队与琼崖纵队一道,以各种手段积极钳制迷惑敌人,为主力部队大规模登陆创造了条件。我军战法的创新及其成功运用,直接将敌人的整体防御部署割裂,形成于我有利的战役态势,变总体上的被动为具体作战上的主动,以局部的优势和胜利削弱了敌整体的优势。针对敌海军对航渡船队的威胁,我军则使用在船上安置火炮改装成的“土军舰”,对敌舰采取“狼群”战术,抵近敌舰后,以伴随火炮和步兵武器猛烈开火,掩护登陆船队前进。这些方法,发挥了我军的长处,抑制了敌人的长处,猛击了敌人的短处,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围绕战役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注重发挥整体威力,合力歼灭敌人
海南岛登陆战役我军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一是它和既往我军所进行的陆上战役不同,是一个全新的作战样式;二是我军同对手相比,装备技术明显处于劣势;三是我军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金门战役中严重受挫,这对渡海作战的部队心理上有一定压力。为确保海南岛战役的胜利,中央军委十分重视,毛泽东主席多次发电给四野首长,特别强调要精心计划,避免重蹈金门之战失利的覆辙。参战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和野司的指示精神,认真汲取了金门作战的教训,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战前周密细致地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制定了周密的渡海作战计划。海南岛登陆战役,是在我军没有经验,无海空军支援,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海工具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了顺利实施偷渡并确保整个战役的胜利,指挥部对偷渡的兵力、所需船只、起渡点、登陆点、航渡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风向风力变化、船只故障及敌舰拦截袭扰等)及处置方案和琼崖纵队的接应方法等,都进行了周密安排。二是组织部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广泛的海上适应性训练。参战部队逐步摸清和掌握了大海的规律,熟悉了海情和海洋气候,学会并反复演练了航海及海上作战的战术和技术,从而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是依靠地方政府,筹集足够的渡海船只。为保障既能一次渡过足够的兵力,又有运载后续梯队的能力,参战部队在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共筹集各种船只2130只,并动员参战船工4000多人。同时,还改装了部分帆船为机帆船。
需要指出的是,海南岛登陆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广东大陆和琼崖军民的全力支持。广东大陆人民在华南分局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给予渡海作战兵团以全力的支持。尤其是琼崖人民在中共海南区委和临时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一切服从迎接大军渡海解放海南”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一元钱,一斗米”支援解放大军的活动,他们超额完成了中共海南区委和临时人民政府发行的40万银元公债券的认购任务。当得知大军缺乏船只和船工时,便组织动员了400余名船工、水手和170余只船,冒险北渡,支援我军训练和作战,这其中有60开外的老汉,也有15岁左右的小伙子,还有年轻的姑娘和媳妇。五指山的黎、苗族群众,缺衣少食,过着半裸体和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但当他们听说要捐粮捐款迎接大军渡海作战时,宁愿自己挨饿,吃野菜,都争先恐后地把粮食全部捐出来,有的为保护粮食免遭敌人夺占还献出了生命。尤其是在我军2批4次偷渡和大规模强渡时,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救治、安置和藏匿伤员和掉队人员,搜集情报和充当向导,有力地支援了我军上陆和夺取全岛。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1—2月这60天里,全岛各族人民共征集粮食5万多担,组织起了6万多人的民工运输队,为解放海南岛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党领导的琼崖纵队,在海南岛登陆战役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存在,牵制了驻守海南岛国民党军近一半的兵力,迫使其处于两面夹击的被动境地。琼崖纵队还圆满完成了接应配合渡海登陆部队作战的任务。海南岛登陆战役的实践证明,没有海南岛人民的支援和琼崖纵队的配合,就没有渡海作战的最后胜利。就连国民党当局在战后也承认:海南防卫总司令部事先未肃清冯白驹部,是海南防御作战致败的主要原因。
(三)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登岛作战的时机,灵活地选择登陆地点
战机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关键,能否把握战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役目的能否实现,甚至决定着战役的成败。登陆作战,面临着敌情、我情、天候、气象、潮汐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登陆作战时机的把握就显得更为重要。把握住战机,登陆就可能出敌不意,一举成功。海南岛登陆作战中,对作战时机的把握也可圈可点。
当时,毛泽东主席曾电示四野,要求在1950年旧历年前解放海南岛。后因准备不足,又同意于1950年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及我军登陆可以依靠机器船为主去准备,同时要求华南局论证这一方案。1950年2月的广州会议考虑机器船不受风向的影响,因此决定战前各项准备工作推迟到5月底准备完毕,6月大举渡海进攻海南岛。然而,身处战场第一线的第12兵团副司令兼第40军军长韩先楚,从战场和部队的实际出发,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对偷渡实践的分析总结,认为去港、澳购买登陆艇靠不住,大批改装机帆船又有困难,而木帆船是可以实施渡海登陆作战的。只是以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必须考虑海峡内的风向和潮汐。因为,木帆船受风向、潮汐的影响很大,琼州海峡谷雨后即4月20日以后,多刮东南风或南风,一刮就是半年,在此期间,木帆船几乎无法横渡海峡。如果错过该时机,战役只好推迟到下半年或第2年。据此,韩先楚和第40军党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积极主动的精神,给第15兵团和四野发去了建议提前发起大规模渡海进攻的电报。电报着重陈述了大规模渡海作战与继续偷渡的利弊关系,琼州海峡的季风情况以及部队渡海作战的准备情况。并将电报转发给刚从莫斯科回国的军委主席毛泽东,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3月下旬,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在到雷州半岛进行实地检查后,采纳了韩先楚和第40军的建议,及时修正了渡海工具以机帆船为主的方针,确定了以木帆船为主,迅速制定并进行大规模渡海作战的计划,从而为适时解放海南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登岛作战作为进攻作战最复杂的一种样式,同样具有进攻作战高度灵活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作为登陆的一方,面对敌方以逸待劳、地形有利、坚固的工事,不利用进攻者的优势、不选择敌方防御的弱点登陆是不可思议的,只有出敌不意,充分发挥进攻作战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选择对方意想不到的地点突击上陆,才能确保胜利的取得。
海南岛战役,解放军针对敌人加紧对我琼崖纵队进行“清剿”、海防重点在琼州海峡正面时,出敌不意,在敌设防较弱的琼岛两翼实施第一批偷渡,并一举获得成功。这不仅加强了岛上反“清剿”的力量,而且还极大地增强了部队以木帆船实施渡海登陆作战的信心。渡海作战的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掌握渡海作战的特点和规律,实施灵活果断的指挥,是转变战场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并最终取胜的关键。
[1]编委会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2]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杨迪.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解放海南岛战役决策指挥的真实记叙[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