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壮锦的艺术特征

2011-03-17朱岸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4期
关键词:壮锦织锦壮族

朱岸静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 广西 545005

浅析壮锦的艺术特征

朱岸静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 广西 545005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是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壮锦的编织的材料与工艺独具壮乡特点,图案具有具像题材、抽象表现、造型凝练、简洁美观、构图均衡、形象唯美、重复求变、繁中有序。色彩注重对比色的运用,以少色见多色,注意物象固有色表现,注重主色调的运用。 壮 锦 的 这 些 特 点反映了壮族人们的智慧,形式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乡人民对自然高度的凝练和升华,如今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壮族文化载体,是传播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使者。

壮锦;色彩;图案;艺术特征;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是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曾与历史上有名的蜀锦、云锦和宋锦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主要产地为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壮锦原来是壮族人民生活日用品,主要用做床单,被面,小孩背带心等。在壮族婚姻嫁娶中是必备之品。现在,壮锦是广西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与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壮锦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成为朝廷的贡品。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也可享用。壮族诗人曾作诗一首:“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邻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反映了当时繁忙的织锦景象与壮锦发展繁荣的状况。歌曲《壮锦献给毛主席》也说明壮锦在壮族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

壮锦发展到今天,状况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不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多以民族特色工艺品的形式出现。

本文对壮锦进行艺术特征分析如下:

(1)斑斓绚丽的色彩

壮锦色彩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壮锦最早是素色的,到明、清时期,壮锦色彩斑斓,瑰丽多姿。壮锦用色喜用重彩,其中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作品多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富有静穆开朗的情调;如以黄、蓝配置,则更艳丽动人。一幅壮锦,常是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配合组成,但由于配置得当,显得斑斓绚丽,多样而统一,对比又调和,古艳深厚,华而不俗。壮锦色彩的运用与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民族色彩运用是本能的、不自觉的,具有浓烈的象征意义和民族性特点。壮族人民运用色彩来表达意愿,用色彩作为判断事物的思想认知,由于壮族所处的环境、文化、政治等因素不同,形成了壮族织锦独特的色彩形式和审美观。以下为本人对壮锦图案色彩规律的总结:

1、对比色的运用

“红配绿,看不俗”,这是壮族织锦艺人对壮锦配色的总结。壮锦色彩常常运用红色、绿色、桃红、翠绿,如红绿色的运用,用大红、紫红、粉红,对比色则运用粉绿与军绿,既艳丽夺目,又经久耐看。这种补色运用注重了画面色彩面积大小的对比,画面色彩协调,体现壮锦艺人色彩运用的技巧。

2、以少见多

壮锦色彩显得斑斓绚丽,丰富统一。部分壮锦色彩有以少色见多色的效果,总结其规律是由于画面色彩与图案分配间隔得当,看起来色彩像有几十种,其实归纳其色彩,只有五六种色彩。这种色彩运用的规律值得我们在色彩教学与创作中学习与探讨。

3、物象固有色表现

壮锦的色彩多来源于大自然,如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片,这些色彩都来自壮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印象。我们从大自然的色彩中获得灵感来进行图案配色,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帮助设计者打开思路,摆脱习惯性的用色方法,提高配色技巧。

4、主色调的运用

壮锦色彩虽多,但作品都有一个主色调,这正好与色彩运用的规律一致,壮锦大多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有的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有开朗的情调;如以黄绿配置,则艳丽动人。对比和谐,古艳深厚,华而不俗。

(2)吉祥美丽的图案

壮锦图案形式多样,壮锦图案发展经历了从单色到多彩,由简单到繁褥的过程。壮锦最早的图案是以方格纹为主题纹饰,到明、清时期,各种几何图案和动植物图案结合运用,使壮锦花纹构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几何纹、大万字、小万字,凤凰的图案在壮锦中最为常见,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鸟兽以及星云月日都是其创作的素材,相对复杂的图案有双凤朝阳、蝴蝶扑花、双龙戏珠、狮滚绣球、凤穿牡丹、孔雀闹海、鱼跃龙门、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子鹿穿山、水波六耳结等。它们大都选取于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壮家织锦人又创造出反映时代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向阳花、英雄花、凤凰花、和平花、民族团结、四大丰收、农林牧副渔、桂林山水、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以及民族风情刘三姐、绣球舞、花山壁画、铜鼓舞等多种新花样,使壮锦图案更加丰富多彩,体现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壮锦图案总结有以下特点:

1、具像题材、抽象表现

壮锦中大多是造型简洁的图像,如波浪纹,它不完全按照自然界的构造来表现,而是抓住表现对象的神韵进行艺术创造。简单的轮廓线条及必要的润色,简洁大方,便于识别。在壮锦双龙戏珠图案中,对所描绘对象不是机械复制,而是抓住表现对象的神韵进行艺术创造。壮锦图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图形抽象概括的共同特征。

2、造型凝练、简洁美观壮锦图形中,有方格,锯齿纹、井字纹,它强调单纯而抽象之美,主要组成元素是点、线、面,以抽象概括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设计中强调运用轮廓,块面等写意造型表现主题手法不谋而合。

3、构图均衡、形象唯美

在壮锦的许多图案中,如双龙戏珠、太阳花、回纹等,构图以阴阳、内外、圆满,以及圆形、方形、对称、二方连续为主,均衡中富于变化,有一种律动的美感。在传统吉祥图形的意境中体现出现代感。

4、重复求变、繁中有序

重复的花纹在壮锦图形中比比皆是,水波纹、锯齿纹等以曲线与直线构成,图案唯美写意,而当它按一定的排列重复出现的时候,就让整个图案呈现出一种韵律感,层层叠叠依靠简单的线条,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带给观众无限遐想,有一种构成之美。

(3)丰富多彩的题材

壮锦题材内容广泛,传统壮锦表现的题材多为几何形、文字、植物、动物、吉祥的寓意图案等内容,大多反映壮族人生活中常见事物或是对生活美好向往的意愿。现代壮锦在传统壮锦表现的题材基础上,出现了人物、山水、文字等题材。

结语

壮锦是我国织锦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广西引以为傲的本土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壮锦的图案、色彩、文化、创作方式等反映了壮族人们的智慧,形式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乡人民对自然高度的凝练和升华,如今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壮族文化载体,是传播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使者。

[1]吴群英.艺术设计的文化反思[J].浙江工艺美术,2005,(2):32-36.

[2]邱春林.让工艺美术回到文化的原点[J].艺术.生活.2001,153(1):13~17.

[3]巫惠民.壮锦几何图案渊源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6,(1):79-87.

[4]邵筱凡.论中国民间美术程式化特征[J].美术之友,2009,(5):106-107.

[5]吴伟峰.广西壮族的织锦技术[J].广西民族研究,1990,(3):50-55.

猜你喜欢

壮锦织锦壮族
瑶族织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织锦古韵(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