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混战
2011-03-16
2010年11月3日下午,一则消息来到了网民的面前,激起轩然大波,把对这一场纷争一直观望的网民无奈地卷进了漩涡的中心,所有人,被迫要做一个艰难的选择,要QQ还是要360?这个类似“先救妈妈还是女朋友”的伪命题,让两者的共同用户开始了一场集体纠结,而“艰难的决定”也在11月4日不到半天的时间内上升为网络热词,双方的口水战一下子变成了一场网络混战,一时间相干不相干的企业都被卷入其中,充当了“QQ体”的调侃对象,各类关于选择的投票遍布各大网站和论坛。
2010年11月4日,腾讯控股股价从11月3日189.20港元最低跌至178.60港元,每股蒸发10.60港元,约5.6%,而市值则最大蒸发240亿港元。而360的竞争对手金山软件的股价11月4日飙升17.9%至4.62港元。当他们各自的竞争对手笑看风云准备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当事的双方终于意识到——或许谁都不是那么重要的。
一个聊天工具和杀毒软件之间为什么会敌对起来?彼时的网络中,这个问题让广大网友不解,记得笔者当时曾读到一则笑话,在众多调侃中让笔者忍俊不禁,笑话说:“问:360不是卖鞋的吗,怎么跟QQ打起来了?答:就是,一个卖鞋的和卖车的较什么劲啊!”笑话中当事人对品牌的理解虽然完全错误,却恰当地影射了互相并不为竞争对手的360和QQ之间的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问题。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起点难以估料,但近三个月以来双方的频繁交火,或能让我们对此窥见些端倪。
交火隐私查看器
2010年9月27日:360公司发布“360隐私保护器”软件,曝光了QQ涉嫌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9月27日: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9月28日:腾讯科技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推广已被调查。
9月28日:360否认浏览器涉嫌色情报道,称腾讯报道“造谣”,已向公安局报案。
9月30日:腾讯制作“360抹黑腾讯QQ追踪”专题,分析“360频繁打压对手用意”。
9月30日:360发布声明,称腾讯网刊发报道属于“虚假新闻有违新闻道德”。
10月11日: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
10月11日:腾讯公布QQ安全检查原理、机制和效果,称将对360采取法律措施。
起诉弹窗大战
2010年10月12日: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
10月13日:360回应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力监督。
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
10月14日:360声明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10月15日:金山和卡巴斯基参战,指责360软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10月15日:周鸿祎表示,360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所以遭到全行业嫉恨。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做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
10月28日:360公布QQ软件扫描用户硬盘“超级黑名单”证据,这个名单里共包含685款软件。
升级强迫用户二选一
2010年10月29日
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
10月29日
针对腾讯声明称扣扣保镖违法,360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QQ更安全。
10月29日
继360推“扣扣保镖”后,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361特警”。
11月3日
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11月3日:
对于360与QQ之间的纠纷,腾讯发布公告,称在纠纷解决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
11月3日
360随后发出公开信称:保证360软件和QQ同时运行,并称腾讯此举完全不顾及用户权益,要求向全国网友道歉。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360扣扣保镖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其他网页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
11月3日21时
360又发出一封《360发致网民紧急求助信呼吁用户停用QQ三天》,称“这是360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危险的时刻,希望您能够坚定地站出来,再次给予我们您的信任与支持!”
11月4日
腾讯举行发布会并表示,这已是最低抗争方式,为给用户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11月4日
360先是宣布召回扣扣保镖,在中午时分通过公开信表示决定搁置争执,让网络恢复平静。
11月4日晚间
360方面对记者透露,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全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但是腾讯方面否认。
11月5日
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召开发布会联手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
11月5日
360公司回应称,他们此时出来是想给360制造舆论压力,称其是“落井下石”的行为。
11月6日
腾讯新闻主题《360恶意劫持QQ事件》网页中刊登了大量360负面新闻,并且弹窗给QQ用户。
11月6日
360董事长周鸿祎对外发出一封名为“不得不说的话”的公开信,追溯了腾讯和360之间的恩怨。信中周鸿祎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是欲置360于死地。这种“明目张胆地欺负人”,使得360选择“必须得反抗”,并且回应了腾讯发布的很多新闻是“抹黑”。
11月8日
据媒体报道,360公司召回了360扣扣保镖软件,同时,腾讯公司也恢复了Web QQ的登录,QQ和360也恢复了兼容,事情的发生出现了和解的迹象。马化腾说,在事情发生后,公司就立刻与公安部门及工信部进行沟通,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
11月9日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做了这样的表态:“工信部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将坚决维护市场秩序和网民利益。已约谈了两个企业的负责人,正在调查谁是谁非,而且近日将把调查处理情况上报国务院。”
11月10日
QQ和360正式恢复兼容,此战暂休。
11月21日晚间
工信部在其网站发表信息就“3Q不正当竞争”向奇虎与腾讯提出严厉批评,责令两公司公开道歉。工信部要求,两公司应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加强沟通协商,严格依法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接近三个月的甚嚣尘上,这场被称为“3Q大战”的网络混战终于在政府的介入下停止,而李毅中“上报国务院”的表态也把腾讯与360的这场纠纷定格成了近期“最高规格”的商战。
纵观整个过程不难看出,这场战斗不过是“流氓与疯狗”在掐架。在现实利益的面前,同为网络巨头的双方终于撕下维护“公众利益”的遮羞布,把用户的电脑当作了角斗场,也把自己推向了道德的审判台示了一下众。
事件虽暂时有了一个令公众满意的结果,但很明显,暗战不会终止,双方各自的竞争对手纷纷涌出,各自的市场份额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分食的趋势:
杀毒软件免费?
2010年11月14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30大战推动杀毒软件提前进入免费时代》,文中指出这次战争将会终结杀毒软件收费的历史。“就在这几天当中,面向个人终端用户的传统杀毒软件厂商纷纷再次竖起了免费大旗,卡巴斯基、金山毒霸、可牛杀毒、瑞星杀毒、Avira AntiVir、AVG杀毒相继推出全免费或免半年、免一年的优惠,分抢360丢失的份额。”
但还有一个问题是,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是在海量用户的基础之上衍生的增值服务,如果短期内大家都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而只是一味在抢占客户端、抢占市场份额上下工夫,360向QQ掀起的恶性战争,就会成为互联网上的常态。
聊天工具市场格局重组?
QQ在11月3日妄想“胁用户以令360”的行为,使其大失民心,而聊天工具可替代性非常强,于是在3Q大战的风口时,一部分网民选择在QQ签名上挂上了MSN账号。在腾讯与360大战正酣时,新浪UC、微软MSN等其它多款即时聊天工具纷纷高调宣传,为QQ用户提供替代方案,微软MSN导入好友功能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11月11日,新浪微博与微软MSN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MSN与新浪将在诸多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合作的项目包括微博、博客、即时通信以及门户业务,涉及新浪微博、博客账号与MSN账号的打通。据微软方面透露,MSN近日的浏览和下载量增长了几十倍,微软已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用户。
不过QQ的优势并不止于此,作为3、4线城市的用户几乎唯一的娱乐工具,它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这场行业内斗,某门户网站的媒体观察员提出了一个问题:用户会因为这次争论就卸载对方的软件吗?言下之意是,灭掉对手就是腾讯或360的真实意愿吗?普通用户会习惯离开QQ和360杀毒软件的生活吗?
或许这场战争足够惨烈,但时间之短难以影响网民长期的网络生活。虽然360和QQ各自的竞争对手为网民准备了多条解决方案,但习惯的形成大概需要21天,网络的闹剧却很难上演过7天。这场喧闹的混战,对于网民来讲可能不过是另一个流行事件,它并不比“芙蓉姐姐”高明多少,毕竟在网络中,没有哪个流行元素能坚持到一个星期以上。代替二选一,可能很多的网民习惯于用让二者兼容的方法来躲开这场混战,而不屑于卷入其中。
3Q大战:谁是真正的流氓?谁又是真正的赢家?
《中国电子报》副总编辑顾建萍
一向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网上的“口水仗”,所以一直抱着“打吧骂吧,与我何干”的态度看待日前爆发的360与QQ之战。
360和QQ的大战已有些日子了,让本来就很热闹的互联网显得更加热闹。双方各执一词,一个比一个理直气壮,并都已拿起法律的武器,誓死保卫自己的家门!就在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政府作为“家长”出面了!各打五十大板!表面看来,“家长”的干预,让3Q“战火”稍稍平息了些,但双方真的善罢甘休了?还是在酝酿新一轮的“政击”?这场大战中究竟谁是真正的“流氓”?谁又是最大的赢家?两个“流氓”的战争为什么会将几亿用户扯进来?又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战争附带出的用户隐私权、行业秩序规范、企业竞争、市场垄断、自主创新、政府地位和角色等诸多问题,谁能说清?谁又能解决?
现在很多人骂腾讯是“流氓”,因为据360说,腾讯一直在侵犯用户的隐私权,也有很多人骂360是“流氓背后的流氓”,因为据说360推出的“QQ保镖”名义是保护QQ用户的隐私权,实则将QQ的多项增值服务屏蔽掉了。试想一下,如今挣钱不容易,谁的财路被断了谁不恼?腾讯不是慈善机构,财路被断,当然恼羞成怒!不得已而为之,很快采取了让几亿用户在360和QQ之间“二选一”的下下策。
现在有不少人都作出了选择,要么支持QQ,要么力挺360,也有人选择静观其变,我就属于后者。前些日有位网友表示,二选一还是蛮难的,而我选择很简单,如果非要选择,我会二者都放弃。无论是QQ还是360,都不是同类企业或产品的唯一。完全可以找其他产品代替。之所以不支持任何一方,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和许许多多的用户一样,对事实的真相并不了解,对谁是真正的“流氓”并不能作出明确判断,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只能观望,有一点可以明确表示,腾讯的“二选一”让我对腾讯的喜爱打上了一个问号。2010年1月,曾去腾讯采访过,通过采访,对小QQ有了一定了解,也多了几份喜爱。而今,我不禁要问腾讯,你怎么了?这就是你的水平?不管360的行为是否对腾讯造成了什么样的威胁和影响,腾讯作为一个有相当实力、在市场占有相当份额的大公司,有本事就拿出真枪实弹与对手360血拼,为什么耍让几亿用户被动地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关于这场战争的思考,许多人比我想的深、想的透,我只能说:
这场战争对许许多多企业是一个警示,会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思考在互联网竞争如此惨烈的情况下该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真正做到“用户第一,为用户服务”,而不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给善良的用户“下套”。
这场战争对于天天依赖互联网工作和生活的无数用户也是一个提醒,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知道如何学会甄别,如何提防网上陷阱,如何在网上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权不受到“无形黑手”的侵犯。都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要我说,网上有陷阱,上网需谨慎。
这场战争对于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秩序更是一次强烈震动,中国互联网行业秩序到了该整顿和规范的时候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之间竞争要在一定标准和法律的范围内竞争,而不是无序竞争。有专家表示,解决问题要靠法律而不要靠政府,也有学者说要靠媒体的力量,要我说,在中国解决问题,需要法律,需要媒体,也需要政府。政府不会直接插手企业竞争,政府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有人说,不怕两家企业公然“吵架”,就怕两家企业坐下“喝茶”。吵架会暴露问题,而喝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联手,如果联手为用户也就罢了,如果不是呢?那遭殃的岂不是善良的用户们。在这场战争中,孰是孰非?谁是真正的流氓,谁是最大的赢家都很难说,也许两败俱伤,也许两家或多家共赢。不过结果如何,两家企业引发的这场战争至少对于企业竞争、用户隐私权保护、市场秩序规范、行业发展等等,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和警示作用,如果是这样,这场战争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愿这场战争能让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快更强,让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生活更美好!
博联社专家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
在3Q大战中,涉嫌侵权多达5项,包括通信权、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选择权,涉及的法律包括《宪法》、《民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多部法律。按照中国现行的《反垄断法》,腾讯很难被认定为垄断,但其“二选一”的行为构成事实上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借助此次3Q大战,法律界可以推动《反垄断法》相关条款的进一步修改。
博联社总裁马晓霖、帝元信网络数据公司CEO秦雯
近些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创新层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网络企业,借助强大的品牌、客户端、资源轻易横向跟进,不仅刺激了互联网强强之间的恶性竞争,更加剧了互联网弱肉强食的行为习惯。两位业内专家悲观地认为,在政府和行业缺乏有效地监管、司法层面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时,中国互联网不可避免地还要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互联网业内资深专家方兴东
中国互联网初期发展中“开放、自由、平等”的精神是带给中国社会的最大财富。但在3Q大战中,这些原则已被粗暴践踏。尽管纠纷暂时得以平息,但希望互联网界能重新找回丧失了的互联网精神。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
互联网有一定的“媒体”特性,但并不完全是“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将互联网当作媒体去监管是不恰当的。同时也正因为目前没“法”管理互联网,才形成了今日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