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煤矿开采装备技术的发展展望
2011-03-12王国法
王国法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 100013)
“十二五”煤矿开采装备技术的发展展望
王国法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 100013)
回顾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发展过程的主要阶段,重点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大采高和大采高综放开采液压支架及配套装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从高效自动化开采成套装备技术、复杂难采煤层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和开采装备先进制造技术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高效开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发展;技术创新
1 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发展的回顾
综合机械化开采是 20世纪煤矿开采技术的重大革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是综合机械化开采的核心技术。我国自上世纪 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综采成套装备,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经过 40a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和第一大煤机生产国。
回顾我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 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自上世纪 70年代初至 80年代中;第二阶段是自主发展与高端引进的阶段,自上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至 2003年前后;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高端装备国产化和产业化创新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我国从德国、英国和波兰等国家引进了 100多套综采成套装备,从无到有,开始了技术的探索和试验。与此同时,组织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相关厂矿企业的联合技术消化、吸收和攻关,仿制开发了国产综采成套装备。
在第二阶段中,国家组织了 “七五”、“八五”和“九五”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攻关,北京开采所与有关企业合作研制了 “厚煤层综采成套装备”、“日产 7000吨综采成套装备”和 “年产500万吨综放成套装备”,逐步建立了自主的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体系。这一阶段中,普通综采装备实现国产化,但是,设备的可靠性还普遍较差,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以神东矿区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完全依赖进口的高端综采成套装备,形成了几个国外大煤机公司垄断中国综采装备高端市场的局面。
在第三阶段中,国家 “十五”和 “十一五”计划继续对综采装备技术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研制成功“年产 600万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取得了 “年产 600万吨综采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0.6~1.3m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及应用”和“高端液压支架及其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一大批重要成果,支撑了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高端液压支架、重型运输设备等开采装备核心技术已居国际先进水平,综采放顶煤开采装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端液压支架和电液控制系统已实现国产化,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国产成套综采装备技术开始出口。但是,在重型输送机软启动,轴承、减速器、大直径高强度圆环链和采煤机变频器、密封、齿轮、电控等关键元部件技术和可靠性方面,距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 “十一五”高效开采装备技术的创新成果
2.1 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研制
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研制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由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天地科技开采所等单位联合研制,在西山煤电晋兴能源公司斜沟矿实施年产千万吨综采工作面示范工程。
天地科技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承担了 6.5m大采高电液控制强力液压支架设计研究,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承担液压支架试制。攻克保证支架稳定性、适应性和可靠性的核心技术,支架寿命达50000次工作循环以上,采用电液控制系统,移架速度 6~8s,支架大修周期为产煤 20Mt以上。
太原矿机集团研制了MG2500-WD型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 2500kW,最大采高达6.3m,牵引速度达 25m/min,牵引力达 1000kN,生产能力达 3500t/h,采用了记忆截割和变频调速。
山西煤机厂研发了 SGZ1200/3×1000重型刮板输送机及转载设备,刮板机运量达到 3750t/h,设计长度 300m,实现重载软启动及多机驱动功率平衡;破碎机破碎能力 4000t/h;转载机装机功率达到 525kW、生产能力 4000t/h;自移机尾适合于1.6m的带式输送机。
2.2 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研制
大采高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研制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研制的主要课题之一,由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负责,承担 ZF15000/28/52四柱大采高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ZFG15000/28.5/45型放顶煤过渡液压支架、放顶煤端头液压支架和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设计研究,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中煤北京煤机有限公司承担试制。
液压支架是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设备中的关键。本课题研制的 ZF15000/28/52四柱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阻力达到 15000kN,采用铰接前梁和高可靠性伸缩梁加二级护帮结构,防止工作面片帮和冒顶,采用了新型双四连杆中通式大空间放顶煤支架稳定机构和扰动式高效放煤机构,研制了缸径360mm恒阻抗冲击立柱,是目前世界最大工作阻力和最大高度的放顶煤液压支架。
本项目研制的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将目前综放工作面割煤高度由小于 3.5m加大到 5m,由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割煤高度加大,放煤高度相应减小,不仅有利于实现工作面采放均衡生产、改善顶煤冒放性、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采出率,而且为工作面配备大功率后部输送机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工作面快速放煤。另外工作面割煤高度增加,也使工作面通风断面加大,减少瓦斯对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资源采出率,减少工作面的安全隐患。
2.3 特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技术的研发
在 6.3m大采高综采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天地科技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于 2006年首次进行 7m特大采高综采工艺和装备可行性的研究,研制了世界首套 7.2m超大采高液压支架[8],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天地科技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承担了神华集团 7m大采高综采可行性研究和补连塔矿 7m大采高综采总体配套研究,2009年神华集团首先开始在补连塔矿进行国产 7m大采高液压支架与进口设备配套的试验研究,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世界液压支架之最——ZY18800/32.5/72型大采高液压支架 (如图 1),在国家煤矿支护设备检测中心通过 80000次寿命试验。
图1 ZY18800/32/72型大采高液压支架
由宁夏天地奔牛公司承担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的 SGZ1500/3×1500刮板输送机,成功试运转。
2.4 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我国 1.3m以下薄煤层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 20%,85%以上的矿区均赋存有薄煤层。国内薄煤层大多采用炮采或小功率机组开采,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效率低、效益差,许多矿区大量弃采薄煤层,其产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 6%~7%,资源浪费严重。根本原因在于薄煤层开采工作空间狭小,采煤、装煤、运煤以及设备安装操作极其困难,高产高效要求的设备矮配套、小尺寸、大功率、高自动化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根据我国薄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滚筒采煤机适应性较好的特点,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峰峰集团等企业合作,成功研制了基于滚筒采煤机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成套装备,实现了 0.6~1.3m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及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提出基于滚筒采煤机的 0.6~1.3m薄煤层安全高效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开采模式,建立薄煤层工作面围岩活动模型、综采设备参数神经网络设计模型和综采工艺系统分析模型,创新开发世界领先的薄煤层综采成套装备技术,开创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新途径。
(2)首创薄煤层采煤机双截割电机并行布置大功率截割部技术和多电机纵横向布置截割牵引部技术,创新研制销排反装牵引技术 (如图 2所示)、高效强力耐磨无火花镐型截齿和双向犁板装煤技术,解决了电机尺寸制约煤机功率和薄煤层采煤机装煤效果差的难题;发明紧凑型扁平链和 E型螺栓高效加工方法,创新研制矮槽帮高强度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最小机面高度降至 580mm,创同等功率条件下最小配套高度纪录;创新板式新结构、高强度、大工作阻力、大伸缩比液压支架,突破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决定最小高度的极限。研制成功世界首套最小截割高度 0.8m并能适应 0.6m煤层煤岩混采和截割硬夹矸的大功率滚筒采煤机综采自动化机组 (如图 3所示)。
图2 销排反装结构
(3)集成研制基于紧凑型插装式多功能电液控制阀和插装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等关键电液元件的国内外首套紧凑型薄煤层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满足了薄煤层安装空间的要求。创新基于滚筒采煤机记忆截割、分段遥控及自动跟机技术的工作面无人操作模式,实现工人在端头或基站远程监控,工作面自动化生产。
图3 0.6m煤层煤岩混割实现 0.8m下限采
峰峰黄沙矿应用本项目开发的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成套装备技术开采 0.6~1.0m煤层,月产达到68.5kt,年产达到 657kt。本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18项,确立了我国薄煤层综采技术在国际采矿领域的领先地位。
2.5 高端液压支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高端液压支架是指用于高效开采工作面的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其技术特征是高工作阻力 (一般8000kN以上)、高可靠性 (寿命 30000次工作循环以上)、高支护质量、电液控制、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满足工作面生产能力年产 6Mt以上的要求。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与神华集团及国内骨干煤机企业合作,通过对高端液压支架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液压支架技术体系,开发了产业化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形成这一重大高端装备的产业链,完全取代进口,并使我国液压支架制造产业跃居世界前列,具有明显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其主要创新成果有:
(1)自主研发了液压支架围岩耦合三维动态优化设计方法体系和软件系统,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支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系列高端液压支架设计研制。
(2)开发了高端液压支架用高强度易焊接结构钢 (Q690~Q1000)及低温焊接新工艺,并对液压支架结构件焊接应力的形成规律和消除措施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液压支架结构材料的跨越升级。
(3)研发了柔性焊接机器人,实现了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连杆等结构件复杂内部格子焊缝寻位;双丝焊接技术;双丝电弧跟踪及轨迹重现技术;多层多道自动焊技术;11轴机器人联动技术;焊接顺序规划及规范选择变形控制技术;焊接层间温度监测及工件自动补热 -离线编程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4)发明了将驱动电路与控制器融为一体单线 CAN总线控制的支架控制器、智能隔离耦合器、电磁先导阀、整体主阀和自动反冲洗高压过滤站,创新高效成形刀加工方法和工艺,研发了国内首套高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
(5)创新研究了液压支架新型密封结构和密封组件、无模加工工艺,提高了密封件的可靠性;创新研制大缸径双伸缩抗冲击立柱,发明不锈钢包覆立柱新工艺。
(6)研发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 40000kN液压支架试验台和高端液压支架试验系统。
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8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形成了多项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实现了高端液压支架及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近三年来,该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13600多台套,实现利税 560多亿元,为煤矿实现增产节支达1000亿元以上。成果推广应用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前景十分广阔。该成果获得 2010年度煤炭工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3 “十二五”开采装备发展趋势
3.1 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开采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和规模是世界最大的,但整体技术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产品在关键元部件技术性能、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成套设备的配套性、批量产品性能稳定性、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集中表现在:成套产品配套能力较差,存在技术和质量 “瓶颈”;主机用原材料、关键元部件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产品的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故障率高。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产品可靠性研究薄弱,技术攻关“重型轻质”,侧重设计结构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工艺方法方面的研究薄弱,结果造成制造技术发展滞后,基础工艺水平低,工艺参数设计不精确且实施控制不严,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材料、铸造、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不过关,关键元部件制造能力差,可靠性低。
(2)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意识贯彻力较差,检测手段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样机和批量产品质量反差大。
(3)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完全掌握,主要产品的核心元部件仍选用外国公司产品,如强力输送机用软启动装备、重型减速器、变频器等。特别是,主要产品的核心元部件仍选用地面产品,由于煤矿井下防爆、粉尘、淋水、电磁干扰及振动等恶劣环境,使地面已成熟的产品无法在井下直接使用,由于煤矿用电气产品、传感器及保护、监测监控和自动化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因此,受开发投入能力限制,开发力度低、速度慢。
(4)成套装备配套能力、集成技术专业化研究薄弱,成套装备配套能力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及系统服务能力配套不合理,系统存在薄弱环节,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重要装备的控制系统、检测系统、自诊断系统、寿命预估系统、集成技术及整机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5)技术标准落后,标准的制修订和审批速度慢,跟不上技术发展,不能及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有些标准严重滞后。
(6)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端产品生产能力无序扩张,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产品低水平循环。
(7)大多数制造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匮乏,人才队伍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攻关不足,工艺进步缓慢。
(8)政策对行业骨干技术研发机构支持力度不够,对行业集中技术攻关、技术进步导向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较弱,支持面分散,导致重复开发浪费有限资源。
(9)行业集中度偏低,信息化及资源共享水平较低。
(10)市场秩序不完善,不正当竞争现象较严重,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大批中低端企业以仿制为主要产品开发途径,以价格和关系网为主要市场营销手段,导致了不健康的市场环境,优质难以获得优价和竞争优势。
3.2 面临的形势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煤炭行业整合重组步伐加快,关闭小煤矿,建设大型安全高效矿井,为综合机械化和煤矿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近年来,煤矿装备市场需求旺盛,煤矿装备制造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经过 “十一五”的培育,骨干企业人才队伍显著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增强。
煤炭高效集约化生产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方向。20世纪 90年代以来,煤矿综采装备在实现大功率、重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日产达 30~50kt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和年产达 6~10Mt矿井;与此同时,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得到完善,显著提高了工人素质,并大量减少井下人员数量。实践证明,高效高可靠性开采装备是矿井高效集约化生产的核心。
煤矿装备市场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装备的制造和加工,煤炭生产企业更多地需要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产品与服务,即成套产品、技术、服务一体化。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机装备和开采成套技术综合制造和服务商,率先开展了煤矿工程装备和技术服务总承包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量已超过 3Gt,煤炭消费量以每年近10%的增幅增长,预计到 “十二五”末,全国煤炭年消费量将达到 4Gt以上。
煤炭产能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煤矿产业政策,关闭大批小煤窑,将减少小煤窑产量,以 2009年产量计约 0.5Gt;另一方面是新建矿井投产,产能增加约 0.5Gt;第三方面是重组煤矿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提高产能约 1Gt。“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需基本会保持平衡。
2009年全国煤矿产量中,综合机械化产量约占 50%,随着煤矿重组,政策导向推动技术进步,到“十二五”末,预计综合机械化产量将达到85%以上。因此,“十二五”将是高端煤机装备快速发展的时期,除新增综采产能的设备需求外,还有大量的现有设备更新需求,2010年全国综采设备总订货量达到 400多套、总产值 500余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每年综采装备需求量将达到400~500套、预计总产值 500~700亿元,其中,高端综采装备将由目前的 20%提高到 40%。
考虑到综采装备占煤矿装备总量的 60%左右,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年煤矿装备与配件的市场容量应当在 1000亿元左右。
3.3 技术发展基本趋势和要求
(1)集成能力建设是当今煤矿装备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满足用户需求、取得重大突破的一条创新途径。集成能力建设包括整机的集成和成套装备的集成,集成能力建设就是要不断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成套化制造集成能力水平。集成技术主要包括针对用户需求的全套解决方案、设备的配套技术、可靠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整机安装与调试技术、故障诊断与控制技术、设备使用管理与预测性维护技术等的开发与完善。
集成能力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成套装备的配套性、生产效率、可靠性和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完善成套装备控制系统、检测系统、自诊断系统、寿命预估系统等。
成套装备集成能力建设需要发挥转制科技型企业综合技术优势,以大型、综合化煤机生产集团为依托,强化产学研共建,以提高成套装备生产效率、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和开机率为目标,突破相关核心技术与集成技术,才能真正推进集成化。
(2)加快核心元部件国产化,包括大功率软启动装备、大功率减速器、大型圆环链等核心元部件及掘锚联合机组、大型选煤装备等大型装备的国产化。
(3)提高装备整体可靠性,通过设计、生产、检测、维护等全方位的可靠性工程技术开发,提高整机及成套装备可靠性,最终提高成套装备使用可靠性和开机率,替代进口。
4 “十二五”开采装备技术开发
4.1 煤机装备基础理论研究
加强对煤机现代设计方法、专用设计和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研究,在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理论、新型破岩理论、新型截割刀具、降低截割功耗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截割滚筒上的截齿、齿座和筒体在岩 (煤)体的作用下的载荷特性、载荷谱、软启动和磨损、密封等理论研究;煤矿安全人机工程学基础研究,通过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从而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
4.2 高效开采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
煤矿智能化采选成套装备列入国家“十二五”“智造工程”计划。研发高效开采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工作面长度达到 400m以上,采煤机截割牵引速度达到 12~18m/min、调动速度达到 30m/min,实现工作面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推移;基于智能、视频与神经网络的巷道集中控制和地面远程监控,在中厚煤层实现工作面年产 10Mt。液压支架寿命达到 60000次循环,采煤机大修周期 10Mt以上,刮板输送机过煤量 15Mt以上。掘进机实现遥控和姿态智能控制,支掘平行作业,快速掘进月进尺达到 1000m。重点开展超长工作面参数与系统配套技术研究;超长运距大运量刮板输送机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数字化记忆截割采煤机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工况自动耦合型液压支架及关键技术开发研究;超长运距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工作面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控制模式装备开发等。
4.3 复杂难采煤层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开发
针对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开采困难、采出率低等问题,加大对复杂难采煤层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的研究,保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从急倾斜、大倾角煤层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研究;薄和极薄煤层高效开采和无人自动化工作面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废弃煤炭资源复采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和特殊开采和特殊支护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
4.4 中小型矿井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开发
我国中小煤矿数量多、分布广、技术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开发适应中小型矿井的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是“十一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开采装备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应重点开展中小煤矿综采工作面参数优化与回采工艺、设备选型与配套技术研究;多功能组合式液压支架研制;适用于短长壁开采的大功率短机身单臂电牵引采煤机研制;急倾斜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机械化开采装备研制。
同时,应开发中小煤矿短壁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进行中小型矿井连续采煤机及薄煤层、超厚煤层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技术研究;4.5m以下巷道窄型、薄煤层、超厚煤层连续采煤机短壁工作面开采技术与装备;电牵引采掘一体机及后配套技术装备;露天矿连续开采运输工艺及装备;带锚护装置连续采煤机的研制;柴油机新型梭车。
4.5 开采装备先进制造技术与产业化发展
预计 “十二五”期间,高端采掘成套装备需求将大幅度提高。加快高端采掘成套装备开发、集成和生产制造能力建设,是 “十二五”期间煤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
首先,要大力推进煤矿装备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向信息化、成套化、集聚化的产业格局转变,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同时,大力推进煤炭专用装备和关键元部件制造企业向 “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研发、设计的产学研合作,提高元部件可靠性,形成煤炭装备制造专业化协作体系。
第二,以提高煤炭重大装备集成能力为主线,发展高效可靠、节能环保、替代进口的成套产品,加快高端采掘成套装备开发与生产制造能力建设,提高煤矿装备制造水平;依托重点工程,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以点带面,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带动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三,“十二五”期间,应加快煤矿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产品技术标准水平;加大制造工艺技术引进与开发,实现工艺计算机化、加工数控化、装配工艺数据化;提高制造装备和检测装备水平,提高员工素质,将企业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应重点开展高端材料及其机器人焊接工艺的研究开发,CAM等先进加工制造关键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关键元部件制造技术的开发研究,着力提高整机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力推进高端开采装备产品产业化,建设世界煤机强国。
4.6 “十二五”煤机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建议
第一,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制定我国重大煤矿装备发展技术政策,一是为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制定中长期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发展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将提高重大煤矿装备技术水平列入我国重点科技发展指南,重点支持系统成套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原创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技术完善,提高成套装备配套能力、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三是将培育具有国际先进开发、制造、集成与服务综合能力的大型煤矿装备制造集团列入国家重大装备产业化专项计划,在政策、资金与税收各领域加以扶持,最终实现高端产品领域完全替代进口,实现重大煤矿装备的国产化,满足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需求。
第二,充分发挥转制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推进高端煤机成套装备进步。在推进高端煤矿成套装备进步的进程中,仍应立足于转制型科技企业为技术开发支撑,与优势煤矿装备生产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创造联合开展相关理论、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的合作模式,提高行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效率,加快推进高端煤矿成套装备进步。
第三,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现行的煤矿产品技术标准普遍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编制笼统、不精细,特别是缺乏对各工艺环节和可靠性与寿命的规定,缺乏成套装备集成的标准体系,造成整机与核心元部件制造水平落后,成套装备的配套能力差。因此,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煤矿装备制造业进步的推进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煤矿装备制造标准体系,为我国煤矿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第四,要应用税收杠杆支持培育国产高端成套煤矿装备制造。通过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将大型煤矿装备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通过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同时,取消煤矿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提高进口税率;并加强设备进口的管理,为实现装备国产化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
[1]王国法 .煤矿高效开采装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1):63-68.
[2]王显政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努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 2009国际煤炭峰会上的讲话 [R].北京:煤炭工业协会,2009.
[3]宁 宇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J].煤炭学报,2009(1):1-5.
[4]高志明,张 伟 .MG750/1815-G WD系列大功率厚煤层采煤机 [J].煤矿开采,2008,13(6):58-60.
[5]李国平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煤矿刮板输送机设计平台研究[J].煤矿机械,2007,28(8):51-53.
[6]蒋卫良 .高可靠性带式输送、提升及控制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国法 .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设计研究 [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4):36-37.
[8]王国法 .薄煤层高效开采成套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J].煤炭科学技术,2009(9):86-89.
[9]王国法 .大采高技术与大采高液压支架的开发研究 [J].煤矿开采,2009,14(1):1-4.
[10]王国法 .液压支架控制技术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11]王国法 .放顶煤液压支架与综采放顶煤技术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12]王国法 .高端液压支架及其先进制造技术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13]李明忠 .坚硬顶板条件下综采面设备选型及液压支架设计[J].煤矿开采,2010,15(4):83-84,97.
Prospect of CoalMin ing EquipmentDevelopment in 12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WANG Guo-fa
(CoalMining&DesigningDepartment,Tiandi Science&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
By reviewingmain developmentphrases of complete setof equipment for 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great technical breakthrough in full-mechanized mining and caving powered support and accessory equipment for large mining-height face during 11th Fiveyear-plan period was introduced mainly.From 3 aspects including technology of high-efficiency and automatic complete set ofmining equipment,technology of high-efficiencymining coal-seam with complex condition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mining equipments,development of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 for high-efficiencymining face in 12th Five-year-plan was prospected.
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technology develop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
TD35;TD4
A
1006-6225(2011)03-0019-06
2011-03-0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技术 (2007BAB13B01)
王国法 (1960-),男,山东文登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天地科技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护设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责任编辑:施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