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IT支撑方案及技术架构的研究与探索

2011-03-11苏更殊江义杰石彦彬阳志明

电信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接入网中国电信终端

苏更殊,江义杰,石彦彬,阳志明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北京 100140;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合肥 230001;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广州 510630)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IT支撑方案及技术架构的研究与探索

苏更殊1,江义杰2,石彦彬3,阳志明3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北京 100140;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合肥 230001;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广州 510630)

重点阐述光进铜退给IT支撑带来的挑战,提出IT支撑相关业务模式建议、IT总体方案设计原则及IT重点及配套系统改造方案,并就IT支撑中的要点、关键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光进铜退;接入方式;终端;元数据建模;资源数据融合;客户订单分解后移;流程+数据混合驱动;松耦合建模

1 引言

当前,运营商固话收入不断下滑,移动业务也面临市场趋于饱和以及资费不断下调的挑战,3G运营又带来巨额的成本投入,因此运营商亟需通过提速宽带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国内各大运营商3G网络的规模商用以及光纤到楼宇的网络建设,中国电信固定宽带亦受到较大冲击。为在全业务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促进品牌经营和高带宽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提出了光进铜退战略,将原来以铜缆为主的接入模式改变为光纤接入,适应宽带提速的需求。

中国电信宽带提速的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很多因素。运营商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能否快速开通,及时为用户带来宽带提速后的综合业务体验;能否采用自动化的手段,提供零接触配置能力,减少用户综合业务体验的复杂性;能否及时准确地寻找宽带盲区,快速有效地制定宽带提速的推进策略等。

另外,宽带市场成为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其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低成本切入的价格竞争,大打低价牌、没有质量和速度保障的宽带市场策略不符合用户的根本利益;竞争关键在于高质量、高速度的宽带给用户带来丰富的综合业务体验,满足用户多元化通信需求,符合用户的最根本利益。因此,运营商争相提速宽带的竞争焦点在服务质量。

2 光进铜退给IT支撑带来的挑战

光进铜退标志着中国电信的基础接入网从铜缆时代进入光纤时代,所涉及的网络、产品、运营维护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革,对IT系统提出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与接入方式由一对一变成多对多

传统的产品与接入方式紧耦合的设计模式,已无法适应基础产品与接入方式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变化,直接影响业务受理、服务开通的质量及效率。由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变化如图1所示。

挑战1:产品间互斥依赖关系复杂,受理方式、套餐配置呈倍数增长,严重影响临柜效率和业务受理质量。

图1 产品与接入方式由一对一变成多对多

(1)FTTx引入后业务间互斥依赖关系变得复杂,仅依靠描述已不再有效(如电话和ADSL可不依赖),还需要考虑接入方式的维度,现有模型无法适应多接入方式并存的变化。

(2)CRM受理规则变得异常复杂(互斥依赖分析),与网络相关的互斥依赖关系靠营业人员人工选择接入方式后CRM后台处理,或者靠资源与CRM间复杂且紧耦合的多产品多接入方式资源确认接口实现,涉及到的接入方式问题也需要营业员配合处理,严重影响临柜处理效率和业务受理质量。

(3)在前端关心接入方式的产品设计模式下,产品与接入方式相互组合,使得套餐配置和分摊规则翻倍,对计费策略、经营分析等均产生影响。

挑战2:CRM和OSS耦合度过大,开通过程中异常增多,网络的变化传递到前端,影响客户感知。

(1)CRM与服务开通之间由原有单一产品的接口变为“产品+接入方式”接口,且需关心同一接入方式下的多产品协同关系,接口复杂且耦合度增大,业务异常增多。接入资源配置、局向地址错误、终端领取适配等业务异常都会导致开通过程异常,且需要前后端协同处理。

(2)网络接入方式的变化会直接传递到前端,影响产品/套餐设计、营业受理、客户服务等。网络割接需要资源和CRM交互进行产品变更,容易引发客户服务问题。

挑战3:服务开通流程依赖接入方式,装、拆、移、改流程复杂,影响开通质量和效率。

(1)服务开通装、拆流程呈倍数增长,且需进行复杂的流程协调控制;改、移流程呈几何级数增长,几乎无法清晰刻画所有改、移流程;在FTTH条件下,有业务需求时才进行工程建设,使开通流程更加复杂。

(2)既要解决服务开通一次上门问题,又需支撑共纤、共终端情况的多次原址业务变更需求。传统的流程工单关联协同的方案及产品、资源和终端三者间默认关联的建模方式均已无法支撑。

2.2 接入光纤化、专业融合、客户业务融合

光进铜退后,接入网的主要特点是有源无源一体化、网络专业融合化、组网模式复杂化,带来流程与数据融合、政企和公众业务融合、客户接入安全和网络接入安全融合等变化,给服务开通和资源管理的融合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光进铜退后的接入网如图2所示。

挑战1:接入网专业趋于融合,分专业建设的资源系统已无法支撑。

(1)光进铜退后,接入网专业趋于融合,并且具备设备综合化、大容量少局所向小容量多局所方向演变等特点,已无法按专业将资源划分至相应资源系统管理,按传统的管线、设备分离模式管理,边界数据维护量激增。

(2)现有分专业建设的资源系统,在光进铜退条件下会使资源数据维护效率低、业务开通速度慢、故障处理能力差、网络割接实现困难、前台资源确认效果差、资源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等问题更加凸显。

挑战2:流程和数据融合、只能正装机,对资源数据准确性要求高。

(1)传统网络把码号、端口之类的逻辑资源管理好就可以开通业务,线路资源可通过“倒装机”弥补。

(2)光进铜退条件下线路资源决定接入方式、接入方式决定终端,从而决定了如何自动激活和外线施工,只能正装机。

图2 光进铜退后的接入网

(3)正装机对资源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同时流程依赖资源数据,二者密不可分,传统的流程驱动模式已无法适应。

挑战3:政企和公众业务融合,客户接入安全和网络自身安全融合,隐患分析凸显重要性。

(1)传统网络下,公众业务接入以电缆网为主,政企业务接入以光缆网为主、电缆网为辅;光进铜退下,光接入网既可以接入公众业务,又可以接入政企业务。

(2)接入网的复杂和脆弱性使得政企业务的隐患分析凸显其重要性,而光接入网本身亦需要进行隐患分析,为后续网络优化、针对性建设、重点防障奠定基础,客户接入安全和网络自身安全相互融合。

挑战4:光进铜退与光进铜不退并存、薄覆盖与后覆盖并存,组网模式极其复杂,对资源模型提出挑战。

(1)光进铜退与光进铜不退并存,组网模式多种多样,如多级分光、交接设备级联、有源和无源混合、有源和无源一体、光缆和电缆混合、环/树/链、直连/汇聚、单边缘/多边缘等,需要资源管理系统灵活建模。

(2)传统网络下全部是厚覆盖(户线到位),可用“局向/局站-MDF-交接箱-分线盒”的逐级覆盖关系代替客户覆盖关系本身;光进铜退下,有厚、中、薄覆盖,需通过多级地址关联覆盖描述客户覆盖关系。

2.3 多业务统一承载的客户接入终端的引入

光进铜退后,引入综合的客户接入终端,统一承载客户的业务。终端的零接触配置、维护更换、数据的管理与维护,IT、网络、终端数据一致性的维护不但使运维难度和复杂度大大增加,亦给IT支撑系统及模型带来挑战。

挑战1:非标准化终端IT系统需管理终端实例,终端维护更换难,影响客户感知和装维效率。

(1)目前多种制式终端并存,终端标准化程度不够,部分终端业务能力需要关联具体的终端及端口实例 (如ONU),不能通过简单的终端规格进行管理。

(2)终端决定装维流程及网络、终端的施工参数。IT管理终端及其端口实例数据维护量大,终端更换需要重新走开通流程,更换慢、复杂且容易出现异常,严重影响客户感知,并极大地降低了装维效率。

挑战2:非智能终端业务参数不能自动下发,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高,影响客户感知和装维效率。

(1)智能终端可通过TR-069协议由ITMS和BBMS管理,实现自动适配和3层业务参数的统一下发,PON上行的终端二层网络参数由PON设备网管自动下发,基本实现终端零接触配置。

(2)非智能终端(FTTH/FTTO的 ONU)由 PON设备网管管理,二层网络参数可自动下发,3层业务参数需要人工配置,对外线装维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外线施工难度较大,业务异常增多,影响客户感知。

挑战3:IT和网络、终端边界模糊,IT管理参数多,极大地增加了数据维护成本,影响客户质量和装维效率。

(1)终端配置参数包括3层业务参数(如SIP账号密码)、二层网络参数(如 VLAN、EID:TID 等)。

(2)光进铜退规模发展后,终端参数数据量巨大,网络和终端均需配置,且网管/平台必须管理,IT对参数的管理需尽量避免数据多头管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挑战4:终端承载业务多,现有IT模型无法支撑产品的共终端,客户的临租、群租。

(1)传统模式下,终端和产品默认一对一,多是哑终端,不需要OSS系统管理,CRM通常也是从营销资源的角度进行管理。

(2)光进铜退模式下,客户开通产品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接入网络资源,也受制于客户接入终端,需要考虑简化终端的管理方式。另外,终端合租、临租对BSS/OSS的数据模型是革命性冲击。

3 光进铜退IT支撑的方案和思路

3.1 光进铜退IT支撑相关业务模式建议

建议1:改造传统产品设计方式,明确产品与网络接入方式无关。

(1)光进铜退后高带宽产品以带宽作为产品区隔的主要属性,即以带宽作为营销手段,不再以接入方式作为家庭与政企客户的区分手段。

(2)接入方式由资源系统管理,并与前端CRM系统中的产品分离,前台如需了解接入方式,可通过资源确认和开通报竣回填的方式获取。

建议2:终端(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实现智能化、虚拟化、标准化,进行统一定制,并逐步推进机卡分离。

(1)智能化:要支持TR-069协议,能被 ITMS或BBMS自动适配和统一管理。

(2)虚拟化:以终端逻辑ID实现业务、IT和网络的关联,并支撑未来机卡分离式的家庭网关。

(3)标准化:原则上优选家庭网关/商务领航的定制终端,有语音业务需求的家庭用户应优选E8-C终端,终端VLAN在出厂时进行预配置。

建议3:合理划分IT和网络边界,降低数据一致性维护所带来的服务质量和运维效率问题。

(1)客户能直接感知的业务参数由IT系统管理,如语音业务的电话号码等。

(2)客户感知不到且无法进行预置的业务参数,由IT系统管理,通过终端网管(ITMS/BBMS)下发。

(3)客户感知不到的业务/网络参数尽量预置,至少要保证在本地网范围内一致,避免后期繁琐的数据人工维护和一致性比对,如EID:TID、VLAN。

(4)终端和业务的关联参数,在终端上直接设置或者通过ITMS下发,如终端逻辑ID和物理序列号的绑定关系。

3.2 IT改造总体方案的核心设计原则

原则1:OSS系统对BSS系统屏蔽网络接入方式变化的复杂性。

(1)把光进铜退条件下网络接入方式的复杂性封装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开通系统中,不影响其他BSS/OSS系统,特别是CRM系统。

(2)根据新下发的MBOSS2.0规范,尽早实现 OSS对CRM客户订单的整体承接,避免业务异常、网络割接、接入方式调整等网络变化传递到CRM。

原则2:实现产品和接入方式松耦合管理。

(1)资源能完整呈现现实网络组网、承载关系、资源能力,各种接入方式的选择可根据现实接入资源情况、自动派配原则、优先级等自动或人工配置。

(2)对接入端的设备要进行设备和地址的完整覆盖关系管理。

原则3:实现开通与接入方式和网络组网松耦合管理。

(1)资源管理完整管理全专业的网络,根据产品的自动或人工方式选择不同的网络资源,与各种组网和连接方式松耦合。

(2)业务开通只要根据资源配置的数据触发不同的平台、局内、外线施工等,走不同的工单。

3.3 IT支撑改造总体方案

IT支撑改造总体方案如图3所示。IT系统在架构上要做到省集中、全专业、综合化、松耦合,与网络综合化、业务融合化的需求相匹配。

(1)重点做好服务开通和资源管理系统的改造,并完成CRM、自动激活、服务保障(含施工调度)系统、集中告警系统(或模块)、综合测试系统(或模块)和网络服务质量等系统的配套改造,形成对受理开通和投诉故障流程端到端的支撑,有效支撑资源确认、资源配置、故障定位、施工派单、割接支撑、网格支撑等资源应用,实现光宽带产品的受理、终端的自动开通零接触配置、施工协同以及故障的自动发现、群障拦截。

(2)重点做好集中、全专业的综合网络资源系统的建设,物理上实现一个数据库实例以及对网络接入方式的集中统一管理,将网络的复杂性封装在网络资源系统中;逻辑上资源核心模型不再区分专业,实现抽象融合分类建模。支撑FTTx模式下(特别是FTTH)资源的存量、关联、占用、配置、查询、确认、割接、网格等资源应用。

(3)重点做好省集中、全业务的综合服务开通系统的建设,并和CRM系统完全解耦,以应对光进铜退引发的业务融合化、流程复杂化的业务需求,并将其复杂性封装在服务开通系统中,逻辑上各类业务开通流程不再区分类型,共用核心流程引擎。有效支撑“流程+数据”混合驱动,支撑FTTx模式下(特别是FTTH)复

杂的业务开通流程;强化对接入方式错误的异常流程处理能力,支撑复杂场景的异常处理,避免将异常传递到前端;支撑模板、规则、业务逻辑的集中配置;支撑单个或捆绑业务的融合开通及光进铜退模式下的首次放装。

图3 IT支撑改造总体方案

3.4 IT支撑改造方案要点

(1)要点 1:核心模型改造

光进铜退业务能力承载模型如图4所示。将承载客户产品的网络抽象为业务能力、核心网设备、网络接入方式、终端4类实体。其中,业务能力为客户可感知的通信功能,如语音、宽带、来电显示、上网速率等,由核心网设备、网络接入方式和终端共同承载;接入方式为接入网组网模式的抽象,如FTTB、FTTH等;终端为客户可感知的入户终端,包括入户级联的终端,如ONU、E8-C等。

图4 光进铜退业务能力承载模型

在模型上,将产品面向客户的特性和面向OSS的特性解耦,屏蔽前后端产品设计的差异;将业务能力、网络接入方式、终端解耦和规格化管理,并管理业务能力与接入方式、终端间的依赖关系;将组网模式的变化封装在业务资源内,新型接入网的实际组网模式千变万化,必须抽象归纳成可枚举的接入方式目录,将复杂的接入网组网模式通过各种策略映射成简单的接入方式。

(2)要点2:接入方式管理方案

结合全网IT支撑的现状及目标改造方案,接入方式的管理可以梳理为两大类共5种方案,见表1。

从业务视角看,第二类方案在业务模式上以带宽作为营销手段,以速率或高带宽产品(如高清iTV)作为区隔,不在新的套餐设计中显性地体现网络接入方式,可以简化前端市场营销、稳定后端开通效率、方便网络优化调整、利于网络发展演进等;从IT视角看,方案4、5,虽然IT系统的改造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但是在临柜5 min影响、受理开通质量、流程数量/配置难度、业务部门使用便捷性、技术架构先进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推荐方案4和5。

(3)要点3:多产品资源配置、资源确认引擎改造

多产品资源配置引擎如图5所示。采用服务开通与资源管理间的大资源配置接口 (多个产品/产品服务粒度),资源配置在服务开通仅为一个环节,具体工作由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完成,资源管理系统一次性将所配置的所有资源结果传递给服务开通。

但采用大资源配置并不等于资源系统需要采用低阶流程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否则只会让问题更多更复杂。多个流程引擎间配合,工单差错情况大增、异常处理困难;单个系统的流程协同,变成两个系统分别协同,本质没变,采用服务开通进行资源配置已有多年,较为成熟,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资源配置不一定更佳;原有资源的共纤、共终端等的关联关系,依然需要流程间的协同或者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流程实现。

从大激活的实施经验看,采用母单、子单的实施经验即可,母单和子单之间通过规则数据建立业务关联及处理逻辑,不一定使用小流程。以数据规则驱动,进行母单和子单的拆分,控制串并行关系,并辅以工单和职能角色(资源不准许人工配置时),采用向导的方式/串并行自动配置,进行资源配置引擎的打造。

表1 接入方式管理方案

图5 多产品资源配置引擎(语音、宽带、IPTV基于非智能终端的配置示例)

要点4:标准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终端管理方案

标准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终端提供的电话、宽带、iTV、WLAN等业务能力及下联端口数是固定且成系列的,与业务相关的二次网络参数及下联端口对应的业务 (如ITMS/VOIP/iTV/上网的VLAN等),可在出厂时预置。资源系统只需管理终端规格,不需要管理终端实例。该类终端能够被ITMS/BBMS自动发现、自动管理,动态下发业务参数。业务和终端松耦合(换终端,LOID不变则业务不变,无需重新激活),资源系统只需要管理LOID(类似移动码号管理中的UIM卡管理),终端实例及各类参数由ITMS/BBMS负责。

4 结束语

光进铜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压力将迅速传递到运维和IT,IT必须快速部署,全面推进。中国电信对铜缆网研究自“97”系统开始到MBOSS2.0,长达10年,才吃准摸透,对光进铜退的认识及理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常抓不懈,但业务的高速发展要求尽可能缩短时间。

鉴于光进铜退过程中组网模式复杂、业务模式多种多样、IT支撑方案非常复杂,IT系统的建设需要从全局思考,充分认识到光进铜退给IT支撑带来的变革,根据其业务特性,从数据模型及系统架构的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补丁式的建设方式,从而避免大规模部署和推广后投诉IT系统的风险,无论是对运营商还是对OSS系统厂商,都要避免弯道超车的可能。

本文重点对光进铜退服务开通线的挑战和方案进行了阐述,解决光进铜退规模发展时的放号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对光进铜退业务受理开通线的支撑需求。但未对典型业务场景、核心业务模型、服务保障的支撑方案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后续还需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

1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市场推进及装维流程要点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10

2 中国电信加快光进铜退推进工作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10

3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2010年IT支撑工作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10

4 中国电信CTG-MBOSS/OSS2.5规范集中:服务开通系统规范2.5 ,资源管理系统规范2.5.2009

China Telecom's IT Support and Technical Framework Research on Optical Solutions for Copper

Su Gengshu1,Jiang Yijie2,Shi Yanbin3,Yang Zhiming3
(1.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Beijing 100140,China;2.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Anhui Co.,Ltd.,Hefei 230001,China;3.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Guangzhou 510630,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llenges of IT support for ‘optical solutions for copper’,proposals the suggestions on the IT support related business model,concludes the concept principles on the IT solution designing,proposals the transformation solution on the legacy IT systems,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and issues on IT support.

optical solutions for copper,access technology,terminal,metadata modeling,integration on the network inventory data,customer order divided into service order,process driven by both workflow and data,loosely coupled modeling

2011-05-11)

苏更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部应用开发处高级业务主管,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设计、OSS运营支撑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营;江义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企业信息化部运行保障部经理、中国电信OSS资深专家硕士,长期从事OSS系统规划、架构设计、系统研发及运行保障工作;石彦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中国电信BSS/OSS支撑中心通信工程师,长期从事中国电信OSS领域的规划、规范、咨询、建设、研发实施等工作;阳志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IT运营支撑部OSS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设计与分析、OSS运营支撑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

猜你喜欢

接入网中国电信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有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接入网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之我见
光接入网虚拟实验平台设计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中国电信载波聚合终端技术发展探讨
通过骨干网对接入网业务进行保护的探讨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