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联通多层次实现固移网络融合全面提升网络“健壮性”

2011-03-07吉林联通运维部刘守东孙大平

通信世界 2011年31期
关键词:干线联通光缆

吉林联通运维部 | 刘守东 孙大平

吉林联通白山分公司 | 张道清

原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组成新联通已经两年多,现中国联通公司拥有了两张光缆线路和中继节点物理分离的传输网络,这是我国通信史上任何通信运营企业都没有过的先例。为充分发挥网络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网络健壮性,有效控制运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吉林省联通公司(以下简称吉林联通)全力推进网络融合工作,把提升网络健壮性作为一项重要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网络发展角度和客户保障角度(市场、客户细分相对应的“钻石级”网络保护)来看,两张光缆线路和中继节点物理分离的传输网络是非常珍贵和稀缺的网络资源,充分开展网络融合,将高危老旧系统退网,打通核心机房间光缆通路,可以实现移动、固网干线传输系统相互保护,提高网络健壮性,从而为企业建立优质高效网络、保障通信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化省际、省内重要干线

新联通组建完成后,确立利用网络融合优势提升网络健壮性战略,首先对传输网资源核查和优化方案提出具体五大要求。

这五大要求具体为:一是要求核心网专业提出优化电路清单和优化需求;二是由传输专业组织完成电路资源核查、确认,找出存在的单节点、单板卡、单路由等隐患,进行电路优化调度;三是同样完成平台和系统干线电路的核查和优化;以此类推:完成干线固网信令、大客户电路、china169IP电路等资源核查和优化工作;四是完成移动网的信令,IP承载网等一二级干线传输链路的3路由优化,避免单节点、双节点障碍造成的出省、省内和本地网移动业务全阻;五是为避免城域光缆中断造成增值业务全阻障碍,优化平台与系统传输链路,通过增开电路、多路优化由等方式确保计费、增值业务运行安全。

为充分发挥网络协同效应,增强网络健壮性,吉林联通全力推进网络融合工作,组织了干线和本地网移动传输系统的网络和通路组织优化活动。第一阶段核查清理移动网91个局向2400多条二级干线电路和本地核心汇聚网2万多条电路,第二阶段将二级干线各个局向的部分电路(约三分之一)由移动网割接到固网的传输网络上,实现了每个局向都有第三路由,极大地提高了移动网络的安全性。

充分利用固定移动网络融合优势,中国联通3G业务推广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吉林联通利用融合后的干线网络资源,在集团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辽宁、黑龙江和内蒙等省公司一起对一级干线波分系统启动OLP系统安装工程项目。

省内重要传输线路加装保护装置

利用网络融合优势在承载移动业务的二干波分系统光缆线路上加装OLP系统,提高我省二级干线移动光网络的网络健壮性。鉴于省内部分环网节点多,业务量大,一旦发生双节点传输障碍,将使一个或多个地市的GSM和WCDMA业务全阻,因此需要利用网络融合优势,在承载移动业务的二干波分系统的光缆线路上加装OLP系统。通过利用我省二级干线光缆线路的冗余路由,提高移动业务传输系统的网络安全性,以减少我省移网二级干线传输系统的中断次数,保证我省移动业务的安全畅通。

由于吉林省联通公司GSM和WCDMA业务的MSC SERVER为全省集中放置的结构方式(集中在长春、吉林两地),9地市通过二干传输系统和MSC SERVER上联,一旦二干传输系统出现双节点障碍,就会使一个或多个地市的GSM和WCDMA业务的全阻,造成重大障碍。因此提高二干传输网网络健壮性非常紧迫和重要。

根据我省多年的干线传输障碍的统计分析,由于外力施工或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造成的光缆线路障碍是干线传输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保证干线传输系统的安全,有效减少由于干线传输环网节点多、距离长、易出现双节点障碍而造成的二级干线业务阻断的严重障碍,新联通组建后,吉林联通充分利用网络融合优势,在一二级干线加载光线路自动保护开关(OLP)系统,以减少干线光缆障碍,提高干线光网络的网络健壮性。

目前吉林联通通过干线光缆线路的网络融合,在东部、西部和中部级干线光缆线路上具备了主/备用双物理光缆路由,达到了加装光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OLP系统的要求。我省 OLP系统设备采用波分系统原厂OLP板卡,采用复用段保护方式,网管系统在原传输网管上加装即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推广使用,能够在主用光缆或中继站设备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光缆路由及其上的中继设备上传送,保证二干传输系统不中断。

结合移动网建设进行固网设备更新

吉林省二级干线传输系统部分为1996~1998年建设的,设备供应商分别是朗讯、西门子和NEC公司,设备故障率高、能耗大、厂家无支撑服务,为此我省结合移网配套传输系统建设,逐步将上述高危老旧系统共计124端实现退网下电,节省了电费,腾出机房空间,减少了设备类型,提高了网络健壮性。同时,我省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实现全省省干、地市核心层至少由两个主流厂家的两套波分系统覆盖,从而实现干线和城域网的大颗粒对接,减少了跳接点,提高了维护效率。

针对吉林联通西环SDH2.5G/L-1系统在光纤上承载,中继站设备无法进行监控,并且厂家不提供支撑服务,我们利用融合后的网络资源将该SDH系统割接到波分系统上承载,将8端中继站进行退网下电,既节省了电费,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有力地支撑了移动业务的发展。

我省充分利用互联中继光缆,实现移网、固网干线传输系统之间的相互保护。我省移网MSC Server集中设在两个核心节点——长春市和吉林市,所有二干移动网中继电路由2.5G颗粒的波分和SDH系统承载。针对这一特点,我省组织各地市对移网、固网传输机房间的互联中继光缆进行测试,指定固定纤芯做为备用,以保证在移网SDH系统故障或光缆中断时,将移网承载SDH系统的波长倒接至固网的波分系统的备波上,从而保证移网业务不中断,提高了网络健壮性。

实现本地网基站传输成环

对于组建后的新联通而言,移动业务是全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公司成立后,吉林省联通公司首先要求各分公司核查各本地网基站接入层组网情况,排查基站接入存在的单链(包括同缆成环即假环)运行等安全隐患,准确统计基站入环率,为进一步完成基站传输成环,不断改善基站断站时长和断站次数这一考核指标,做好前期准备。

以联通白山市公司为例,自两网融合以来,无论从日常维护管理还是工程建设,都把基站传输成环问题当成了重点工作。由于白山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山区覆盖广而且长,传输网络长链较多、无保护情况严重。为解决以上问题,白山市公司从2009年即着手研究部署,组织制定多种成环改造方案,坚持网络建设与网络优化相结合原则,实现投资少、施工方便、见效快的改造目标,通过改造实现了VIP基站及重点基站的传输成环工作。

为更好地实现基站传输成环,减少传输原因引起的基站断站,白山分公司成立了由主管总经理为组长的基站传输成环领导小组,由传输专业、线路专业、基站维护等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工作小组,参与基站传输成环的方案制定及工程实施工作,定期召开传输基站成环分析会议,研究、部署传输网络整合及改造方案,通过有序、有效组织,使基站传输成环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白山分公司充分分析和利用现有资源,挖掘现网潜力,分析网络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造成网络故障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解决;充分分析业务发展与基站分布,完善和优化传输网络结构、通路组织,达到网络的高效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全网的高度进行传输网络优化,确保传输网络发展的连续性,以网络优化及结构调整为契机,实现传输网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在基站传输成环改造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光缆等基础资源,实现业务的双路由保护。除了自建外,白山分公司还采用租用、置换等方式建设,节约工程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固移融合工作效果显著

几年来,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吉林联通传输网的资源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既整合了现有网络、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吉林省联通公司在利用网络融合优势,提升网络健壮性工作中,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省际、省内重要干线传输链路进行优化方案,对省内重要传输线路加装了保护装置,结合移动网配套传输系统建设,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对本地网基站传输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成环。深入开展两网融合工作,使网络结构更清晰,实现重要节点的保护,提高了传输网的冗灾能力,保证了全网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中国联通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最直接好处是提高网络的“健壮性”。

两张光缆线路和中继节点都物理分离的干线传输网络是联通公司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开展网络融合,结合OTN 、PTN等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并发挥这一优势将是提供钻石级业务保证,赢得市场的的制胜法宝。吉林省联通将深入开展网络融合,加大两张传输网络的整治和维护力度,为移动和宽带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干线联通光缆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气吹法光缆敷设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
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模糊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