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文化对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作用

2011-02-26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实力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草原,是草原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承载传承的核心地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因为,草原文化不但内涵极为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还充分“概括了内蒙古地区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充分涵盖了内蒙古地区文化历史和现实,及其多民族性、多经济类型性等诸多特征”。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草原文化的现实价值,着力发掘草原文化的宝贵资源,使之转化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草原文化对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意义在于:

一、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基础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同时,文化的发展只能在它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固然要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精华,学习和借鉴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出发,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的沃土,充分吸收本土文化的天运地气,并赋予其时代精神和现代内涵,这就是文化继承和创新永恒的规律。任何企图用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或脱离传统文化背景而创构新文化体系的想法,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不切实际。今天,我们在思考和讨论文化软实力问题的时候,同样也不能够脱离草原文化而谈抽象的文化概念。草原文化就是内蒙古文化创新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厚礼。

草原文化历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狩猎、游牧、农业、现代工业等多种经济为基础,汇集历代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劳动和智慧而传承至今,不论在物质层面上还是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上,都有着许多唯我独具的鲜明特色和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草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为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增添了许多熠熠生辉的文化内涵。从匈奴到蒙古,北方游牧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从不妄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征服大自然,而是寻求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总结出许多既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又无损于自然生态的生产生活经验;北方民族建构的制度文化,从游牧民族流动分散的实际出发,既强调法令如山,更注重个人自律,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在人类的社会控制实践中独树一帜,迄今仍不失其诸多启迪意义;历代草原民族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魅力无穷,不但至今葆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更是我们现在和将来进行文化生产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藏。

草原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无疑为今天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草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产生过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且不说为中原文化注入的无数活性元素,就是对俄罗斯、印度等亚欧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建构所产生的影响,也早已令世人惊叹。特别是草原文化如今已经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和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发展的精神性、物质性的基础资源,是文化生产、文化创新所必须借鉴的内容、形式的天然蓝本。大力开发、整合草原文化资源,发掘草原文化的潜在价值,把草原文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基础,树立草原文化的现代品格,张扬草原文化的时代风貌,这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所必须着力坚持和推进的。

二、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导向

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通过区域文化、公众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等无形力量的总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定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必须遵循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导向。而文化积淀不是文化内容的机械累计,而是文化内在精神沉积和无数次锤炼的过程。能够成为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的也不是文化系统中的一般特质,而是具有深远、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因为,只有这些特质才蕴涵足以影响文化自身发展进程和其他文化的巨大能量。比如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这种在整个文化体系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精神理念。它是草原民族对于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反映,是在草原民族生产生活、对外交往、治理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精神理念伴随着草原民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历史过程,对草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以致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对于草原文化的精神理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作了不同的概括,诸如开拓进取、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英雄崇拜、天人相谐等等。后来,研究者从文化自身的调节功能入手,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等领域概括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一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是对草原文化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概括,也是对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概括,体现了草原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普遍意义。崇尚自然,是草原民族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践行开放,是草原民族胸襟开阔、包容并蓄、性格豪放和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境界。恪守信义,是草原民族以诚配天、以义为本、大道诚信的思想和人格境界。“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作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草原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历史上,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引领草原民族投身于文化创新与变革的实践,历经无数次文化整合而始终使草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保持鲜明特色。今天,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现代价值取向相结合,成为内蒙古人民应对生存和环境资源问题、正确面对全球化问题、妥善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类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平等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局面,实现和平发展,建立和谐世界,这是符合人类主流价值观的正确选择。这些基本的价值取向,必将成为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也必将成为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内蒙古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的重要精神依托。

三、弘扬草原文化优秀传统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

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事业。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只有深探植根于本土和民族沃土的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确立以下几点清醒的认识:首先,清醒认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以发展繁荣本土文化为目标。丧失文化的“自我”,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然要把草原文化作为着力发展的目标。任何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都要借鉴、吸纳不同文化的成果,但是所有引进必须是为我所用,在保持本土文化底蕴、灵魂和特色前提下的引进,必须以发展、创新本土文化为目标。我们今天探讨地区文化软实力问题的时候,决不能忽略本土文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机制建设。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一种文化如果没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势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也就无从形成其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其次,要对本土文化的长处和短处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扬长补短,后来居上。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发展的根基,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中,曾经明确提出要建设“民族特色浓郁、地区特点突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蒙古文化。作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既是内蒙古文化的个性,也是内蒙古文化的优势。但是,由于植根于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社会的土壤,草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毕竟有限,特别是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形成的元素刚刚开始融入,草原文化的现代化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积极引进、消化当今世界一切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以丰富、发展自己,这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所决定的。再次,必须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发展。文化建设是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是衡量文化实力与活力的尺度,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文化创新就是要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用创造性思维生产出全新的文化产品,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功能、从体制到机制,实现全方位的创新。特别是要在理论创新和理念创新上下功夫。这是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链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内蒙古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面对的问题和挑战还很多。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精神支撑、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弘扬草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内蒙古的全面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执笔:毅松)

责任编辑:张燕翎

猜你喜欢

实力内蒙古草原
讲解《草原图》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爱在内蒙古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