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可生花细细凿

2011-02-23田野

市场周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瓷器艺术

田野

初见昃秀花是在今年夏天山东的一个活动上,当时的她穿着合身的白底碎花的旗袍,轻妆淡抹,在人群中间并不起眼。当她把她的作品拿上台的时候,现场无人不震惊,这样复杂优秀的作品是出自这个看似年轻的“小姑娘”手下的。后来才知道昃秀花已过不惑之年,从事刻瓷工艺也近三十年之久。

昃秀花的格调是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平民化的心态并坚守着一颗慈善之心。作为一位成功的创业女性,昃秀花将这三者融于一身,难得而可贵。

昃秀花1963年生于山东淄博一个农家里。从小酷爱美术的她,1981年考入青岛美术学校,从农家院昃家庄来到大都市青岛,昃秀花没有陶醉。每天晚上,艺术学校的学生们唱歌、跳舞的时候,昃秀花却在灯下学绘画,练刻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触到了刻瓷艺术,此后三十余年的人生里,她在刻瓷领域里潜心研究。

1982年秋天,一位家住青岛的同学父亲过生日,邀昃秀花去热闹一下。昃秀花想给老人带上点礼物。当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下班后,她去商店来回转,价格贵的买不起,便宜的又看不上也拿不出手。

为难之际,她突发奇想,决定送老人一份别样的礼物。她来到陶瓷市场,花一毛七分钱,买回一个12寸的黑色瓷盘。她在盘子上设计了一幅“百寿”图。中间一个大寿字,周围九十九个小寿字,百个不同字形的篆书。她用刻刀、小锤“叮叮、当当”刻了好几天,最后涂上金色。当她送上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时,老人家非常喜欢,问她从哪儿买的。得知是她自己刻制的后,老人惊讶地说:“作出这么精美的工艺品,你真了不起!”

这是她的第一件作品,也就是这一次一毛七分钱的花费,改变了她的生活。

刻瓷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

现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但是早在清代中期刻瓷艺术就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相传,康熙皇帝喜欢收集全国各地的瓷器来欣赏,并且对他特别喜欢的瓷器题字或者盖印章作记。为使御迹长期保存,宫中御师就用刀子把皇上的题字或印章仿刻在瓷器上,这就是早期的刻瓷工艺。但当时受刀具材料的限制,只局限于宫廷艺人在名贵瓷器上刻御笔字迹和简单的绘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镌瓷科,专门培训刻瓷人才,这一举措为日后刻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的刻瓷,多是文人墨客用来玩赏自娱,表现形式也以文字或简单的白描单线画面为主。后来,出现了钻石刻线刀、尖刻刀和扁刻刀等刻瓷工具。而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行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

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鲜有人掌握。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提倡解放思想、推动生产力的时期,人们开始释放出沉积已久的热情和能量,一时间,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艺术又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使刻瓷获得重生,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等地又重现刻瓷的身影。各地陆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刻瓷艺术家,其中数淄博的刻瓷艺术最为成熟,刻瓷产业最为发达。

当第一件作品给予昃秀花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之后,她又去买了一堆大小不一的盘子,在上面大做文章。画了刻,刻了画,反反复复。下班后,她把心思全部用在刻瓷上,一发不可收拾。在博山电影院工作只有3个月的昃秀花毅然辞职。

不到20岁的昃秀花,就这样踏上商途。

她帶上盘子到张店、济南让人代销。一个盘子可以收入70元,她兴奋了。70元,是父亲养一家6口的一个月的工资啊!她带3个徒弟接第一张订单时,不知行情,价格定得很低。但一个月下来居然挣了近千元。她欣喜若狂。

1984年,昃秀花就是万元户了。

昃秀花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力,自己设计花样自己刻,作品在博山刻瓷界属上乘,在工艺品商店代销,刻多少卖多少。于是她在博山“陶琉大观园”中成立了“云轩艺术苑”,招收了徒弟,自己设计,和徒弟共同刻,是“陶琉大观园”中经营最好的店铺。

昃秀花虽然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绘画艺术水平和刻瓷艺术水平,却不满足,又先后到山东轻工美术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进修。从而对陶瓷美术从理论到技艺大有提高,进一步明确刻瓷不能单单是工艺,是制作技艺,同时必须是艺术创作。创作是一种不可重复的有生命意义的形式创造,重复是制作,是工艺,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她的刻瓷不是工艺品,是艺术作品,是鲜活的、新颖的、具有独特意义的语言符号,是体现作者才华、修养,性格、思想、感情的艺术载体。她完全摆脱了工匠的局限,其作品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改进了传统技艺,标新立异,形成了寄托自我心灵的个性化的独特艺术风格。

刻瓷艺术创作的方式特别,以刀为笔,在上好釉的瓷器上作画,主要靠手的力量,以纤细的笔触,运用点刻、线刻、面刻几十种刀法,深入细致的刻划,刻出浓、淡、强、弱不同的线条,刻出丰富的明暗层次和空间深度。昃秀花有扎实的素描功力,善于表现物体的结构、形体、比例、透视,光影、虚实等,其作品不仅独具一种雕琢感、金石味,而且以点、线、明、暗、色彩等为词汇,塑造人物、景物,意境等艺术形象,并且从中抒发思想感情,创作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

同时刻瓷所用的特制刀具用高碳钢和金刚钻石制成,顶端呈锥状,便于在坚硬的瓷器表面刻、凿。刻瓷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

一、在白瓷器上用墨书写或绘画。

二、依据瓷器上的墨稿用钻刀刻划、凿镌。

传统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钻刀法是用小木锤均匀地敲打高碳钢钻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的排列,构成所需要的画面或字体。双勾法是用锐利的金刚钻石刀沿字体或画面的外轮廓刻划,用双线表现字体和画面。刮刀法是先用双勾法刻出字画轮廓,然后再将双线间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

三、填色,一般填着黑色。

刻瓷的品种有文具、茶具、瓶、盘、瓷板等。刻瓷风格素雅,讲究刻凿,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形成独特的效果。

昃秀花的作品尤其是肖像作品尤为精绝。昃秀花的肖像刻瓷,主要是用点刻的方式,一点一点凿出来的,所以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形象逼真,形神兼备,享誉海内外。彩像刻瓷着色淡雅。黑盘刻瓷分层留釉,巧妙过渡,结合影象明暗虚实,突出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的立体层次,显示出真实的黑白摄影效果。她为了提高肖像刻瓷的艺术水平,曾在写生上下过一翻工夫,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体察所见到的社会上各类人物的形体、结构特征,以及各类人物在各种境遇下的容颜神态,撷取客观事物中最精粹最感人的情节,捕捉审美意向的瞬间细节,加以认真描绘。任何一位画家如果没有写生能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她通过写生练就了对人物面貌特征神情气质入木三分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艺术,加

之对对象深刻的研究,在认识、理解和感受上达到相当的深度,所以才做到在表现上达到相当的高度,才能巧妙地描绘明暗和色彩,真实地再现肖像所富有的生命力、所富有的感情形态,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她的肖像刻瓷在熟练地运用素描功力的同时,也吸纳了西画的写实方法,更多的考虑接近客观对象,提高了肖像的表现力。

昃秀花的刻瓷,不仅花乌画涉猎范围广泛,如梅兰菊竹莲、牡丹、石榴、葡萄、桃、松、鸡、兔、鱼、鸳鸯等,还有山水画。她的花乌画和山水画刻瓷作品,有的工笔和写意并用,体现了朴素的浪漫主义审美和美学思想,不仅给人以视觉美,而且给人以感觉上的意境美,表达出作者对现实对生活发自胸臆之美的创作思想。草木本无情,作者倾注于情。昃秀花的花鸟画和山水画刻瓷艺术作品,给人以新鲜愉悦的美的享受。

昃秀花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聊斋的故事用刻瓷表现出來。她用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把它们全部反映在瓷盘上。昃秀花的《聊斋》系列刻瓷,共计36件,每件都是《聊斋志异》每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最精彩的情节,既突出主人公形象,又有精美的背景画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背景画面华丽鲜明,又紧密配合人物故事内容,烘托故事情节。整个画面既是一件独立的美术作品,更具有鲜明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可见昃秀花对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之细,研究之深。这套刻瓷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这是刻瓷艺术作品在历届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获得的唯一的最高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刻瓷艺术的知名度,奠定了刻瓷艺术在工艺美术行业的专业地位,使昃秀花无可争议地成为刻瓷行业的学术带头人,推进刻瓷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昃秀花寓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刻瓷艺术中,又无一不渗透着她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索,创造了名扬世界的名作佳品。同时,她也承继着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仁爱美德,将“做人”完善完美起来。

这十多年来,昃秀花为社会各种慈善事业捐助数十万元,捐助的项目主要在教育事业上。博山区池上镇甘泉村的鹿丰进,因父亲是伤残军人,母亲双目失明,经济困难,曾一度失学在家,秀花得知后资助他读完了中学。每逢节假日小丰进就被接到城里欢度节日。临走时,秀花再给他买上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有的学生因贫困上不了大学,昃秀花也极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这样的事例,博山人数不过来,都知道昃秀花是个好人。

如今,昃秀花也排在富人之列了。可是她出差却仍然只住在普通的标间,吃得也比较简单。昃秀花自己平日里能省就省。她的精力百分之百投入到刻瓷艺术中了,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在艺术中求新,就是她的最爱。

猜你喜欢

瓷器艺术
千年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瓷器之歌(组诗)
中国的名牌瓷器
纸的艺术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