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周诒春与清华学校早期的职业指导

2011-02-21谢德新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选科职业指导清华

谢德新(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周诒春与清华学校早期的职业指导

谢德新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在主持清华学校校务期间,周诒春开始关注学生赴美留学的选科与择校问题。他运用观察、调查、访谈及“职业演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周诒春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成为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周诒春;清华学校;职业指导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从1913年10月到1918年1月,周诒春担任清华学校校长。在这4年零5个月的时间里,他围绕着保持办学独立性、提高办学程度、扩充学校规模、完善教学设备,贯彻“三育并进”的办学方针,倡导爱国精神,注重学生艰苦朴素、勤劳实干精神的养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方面建设清华学校,奠定了清华日后发展的基础。关于他对清华学校的贡献,时论誉为“历任校长无出其右”。1916年,周诒春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成为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学术界对周诒春与清华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介绍周诒春在清华学校早期开展职业指导方面的文章更是匮乏。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薄,拟尝试对周诒春在清华学校早期开展的职业指导进行一些探索。

在清华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背景

1908年,近代职业指导发端于美国,其创始人是 “近代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兴起与西方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留学生的相继回国,西方的职业指导理论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周诒春便是其中的最早代表之一。1910年,周诒春在美国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12年任清华学校副校长兼教务长,后经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推荐,于1913年10 月27日接任清华学校校长。

清华学校作为“庚款兴学”的“赔款学校”,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校,曾一度成为美国招收中国留学生的代理机构。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国家科学、实业和社会领导人才,这是中美双方的共识。在学生出国所习的学科上,清华学校在成立之初便有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在《派遣美国留学生的章程草案》中,曾规定 “派出的留学生中有百分之八十将专修工业技术,农学,机械工程,采矿,物理及化学,铁路工程,建筑,银行,铁路管理,以及类似学科。另外百分之二十将专修法律及政治学”。清华学校成立之初,大体上是根据相关科目规定的比例选派留学生的。由此可见,清华学校在留学生的选派上尚无暇顾及学生的兴趣,相关的指导更谈不上。

历经欧风美雨浸润的周诒春深切体会到自己早年求学时和很多学生都有的同样的困惑,他们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志愿,加上对社会的职业缺乏认识,导致在选科与择校方面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难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在美国留学时,他了解到美国职业指导的相关情况,深感职业指导在择业与就业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合理的帮助,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周诒春在执掌清华学校后,便开始重视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在选科与择校上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的指导。

指导清华赴美留学生的选科与择校

对传统教育和新式教育,周诒春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教育是没有活力、违背民主、脱离生产的教育,既不利于公民独立性的培养,又缺乏生产技能的传授。他说:“职业教育、民主教育与国民教育应取代传统古典的、反民主的、非生产的和缺乏活力的绅士教育,新的国民教育目标应在培养聪明的、具有谋生技能的与独立自主的公民。”

清华学校成立之初,选派留学生出国所习科目的概况大体是:学理工的占41.2%(其中学工程的占31.3%,学理科的占9.9%),学商科的占11%,学农医的占10.5%,学文史哲的占7.2%,学政法的占24.5%(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新闻等,其中以学经济的比例最大,占9.6%),学军事的占2.2%。可见,清华学校留美生所习科目以理、工、农、医、商居多,这与清政府和美国公使共同商定的遣派游美学生的意图大体相符。至于专科生和女生在考选时即已规定了科目范围,只限于采矿、电机、土木、化工及农林等科。清华学校在留学生的选派上,尽管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规定执行,但是从清华学校留美学生所习的科目来看,大致不离这个方向。虽然当时清华学校学生选派、专业选择及科目学习基本上按计划进行,但并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志向,这就限制了学生选科的自由与意愿。在这些选派的留学生当中,不少人当初都是“迫不得已”,所选的科目与院校实属“情非所愿”,到美国学习后,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改换了学校和专业。

面对这一状况,周诒春担任清华学校校长后,在选派留学生方面开始进行一些选科与择校的指导。他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及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在清华学校毕业生赴美留学的选派上,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出洋留学的志趣,周诒春对这些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让学生“说明个人志趣,选修专业学科的性质及理由。到美后拟入何校?为何作此选择?”等等。在此基础上,他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指导学生选择更适合他们学习的专业学科和院校。

仅以吴宓为例,早年他就读于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时,他曾自选化学工程为留学美国的专业。周贻春校长根据平时对吴宓的观察,深知他的天赋才能和文学修养,便劝吴宓改学文学,并指导他选读英国文学专业。1917年,吴宓入弗吉尼亚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转入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吴宓在文史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证了周诒春当年的预见和判断。吴宓晚年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时,内心无比感激校长周诒春当年对他选科与择校的指导,并发出“校长实是宓之知己”这样的感言。

由此可见,在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周诒春注意运用观察、调查和访谈等科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即将毕业赴美的留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在选科与择校上能够选择更符合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的专业和院校以进一步学习深造,从而为他们日后从事的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组织开展相关的“职业演讲”

周诒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科与择业问题,不仅函征实业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名人对于清华学校学生择业的意见,而且还邀请这些名人作“职业演讲”,如董显光的《新闻学》、伍朝枢的《法政谈》、王正廷的《职业教育论》、王健的《制革说》等等。1916年上半年,清华学校的“职业演讲”正式拉开帷幕。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的精英才俊、名流显贵陆续出现在清华学校的讲坛上。到1918年1月,周诒春被诬“糜费巨款”而愤然辞职。尽管斯人已去,但该年清华学校的“职业演讲”依然在进行。

据金兵博士统计,从1916年到1918年上半年,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职业演讲”的基本情况如下:

1916年3~5月,清华学校开展了9场讲演,演讲人和讲题分别是:雷先生的《建筑学》、雍剑秋的《中国之实业》、张伯苓的《教育之大纲》、伍连德的《高等教育与卫生学》、王景春的《工程学》、王启常的《银行组织对于国家财政商务之关系》、胡文甫的《法律》、格林的《社会事业》、王文显的《新闻纸对于国家之效用》等。

1917年2~3月,清华学校开展了11场讲演,演讲人和讲题分别是:周诒春的《择业问题》和《教育事业》、王儒堂的《工商业》、萨福西的《森林业》、格林的《医学》、孙多钰的《土木工程学》、吴乃琛的《理财及银行学》、王弼的《机械工程学》、伍梯云的《法律》、王健的《应用化学》、董显光的《新闻业》等。

1918年2~5月,清华学校开展了7场讲演,演讲人和讲题分别是:华尔科的《择业》、梅月涵的《工程事业》、马绍良的《政治学》、雷恩的《土木工程学》、李松涛的《教育》、虞振鏞的《农业》、赖福斯的《医学》。

应该指出的是,从1916年开始,清华学校的“职业演讲”安排在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上半年,主要是帮助即将毕业赴美的留学生更好地认识相关学科,为他们的选科与择校提供一些指导,使他们能够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和院校。因此,当时清华学校将这种演讲称为“高四演讲”,尚未正式冠以“职业演讲”之名,只是在一次“高四演讲”预告中,使用了“职业演讲”的概念。

到1917年,这些演讲不再称为“高四演讲”,而是直接命名为“职业演讲”。1918年,随着演讲类别的增多,除了为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进行“职业演讲”外,其他高等科的演讲也开始涉及职业问题,如高等科的伦理演说和科学研究会,分别由外籍教员朴底爱德演讲《规定人生择业之宗旨》,由本校教员白雅礼先生演说《机械人员之责任》,并介绍职业的选择,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同时,“职业演讲”的范围逐渐扩大,“向例仅高四有职业演讲,现因其对于个人择业极有禆益,故推行在高等科各级”。

清华学校每年的“职业演讲”尽管都是为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开设的,但大多数演讲题目不同,即使演讲的题目相同,演讲的内容也大相径庭,虽然有人演讲了两次,但演讲的题目是不同的。此外,没有同一个人演讲三次以上的。其中,题目相同的演讲只有三次,分别是胡文甫和伍梯云演讲的《法律》、孙多钰和雷恩演讲的 《土木工程学》、格林和赖福斯演讲的《医学》。同一个人演讲两次的只有格林和周诒春,但格林在1916年演讲的题目是《社会事业》,在1917年演讲的题目是《医学》;周诒春在1917年两次演讲的题目分别是《择业问题》和《教育事业》。

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演讲”,试图从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讲座的方式,用教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加深他们对学科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择业意识,从而使他们在留学美国时能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和院校进一步深造。

周诒春开展职业指导的历史地位

职业指导在中国最早是由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于1916年提倡的。他对即将赴美留学的清华学校毕业生进行选科与择校的指导,运用了观察、调查和访谈及“职业演讲”等先进而科学的方法,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实属首创。同时,周诒春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指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期的清华学校只按计划与学科间的比例选派留美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的状况,使学生避免了选科与择校的盲目性,更好地促进了这些留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最早涉及职业指导实践或理论的,分别是1916年周诒春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和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出版的“职业指导专号”。我们知道,清华学校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地位:“清华学校之设,系预备学生赴美入大学及大学院求各种专门学识,俾回国后投身各界为领袖人物,……故其学生择业之当否,实异常重要。”因此,作为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周诒春运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指导方法,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对赴美留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周诒春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比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职业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早一年多,比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部的成立早将近四年,比上海职业指导所的创办早将近十年。民国时期职业界的专家刘湛恩、潘文安曾经特别指出:“在国内最先创行的,要算清华学校,……可算是国内学校推行职业指导的鼻祖”。毋庸置疑,清华学校不仅是在国内学校中最早推行职业指导的,也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最早推行职业指导的,这一点在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史学界是没有争议的。周诒春在清华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活动,不仅对留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为1923年庄则宣在清华学校成立的职业与统计委员会下设的职业指导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而论,周诒春在清华学校早期开展的职业指导,实为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特撰此文,以作纪念。

[1]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K].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495.

[2]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35,62,14.

[3]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07.

[4]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70.

[5]金富军.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92.

[6]吴宓.吴宓自编年谱:1894~1925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49.

[7]谢长法.庄泽宣与近代职业指导运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1):74.

[8]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41,42,43,46.

[9]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91.

[10]齐艳英.庄泽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35.

[11]庄泽宣.职业指导实验(第一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12]刘湛恩,潘文安.中国职业指导的近况[J].教育杂志,1928,(3):5.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G718

A

1672-5727(2011)10-0179-02

谢德新(1984—),男,广东化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

猜你喜欢

选科职业指导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孙清华作品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