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变化对头位分娩的影响分析研究
2011-02-21曹鑫
曹鑫
(新疆和布克赛尔慈善医院 新疆和布克赛尔 834406)
既往研究表明,产妇肥胖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病率增加,但对分娩时宫口扩张和产程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早孕期肥胖还是分娩时肥胖的孕妇,阴道分娩时可导致总产程延长、宫口扩张速度减缓、产程异常的发生率升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孕13周前建卡、定期产检、临床资料完整的初产妇,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住院分娩者1898名,无明显骨盆狭窄,无内外科合并症,无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胎位异常等病理产科情况,均经阴道试产,除外社会因素行剖宫产者。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27.5岁。
1.2 方法
根据每位孕妇初诊时的身高、体重计算出孕前BMI(实际上是孕13周前的BMI)=体重(kg)/身高(m)2。
测量孕妇分娩前的体重,同理计算出分娩前的BMI,孕期增长的体重指数△BMI=分娩前BMI/孕前BMI。根据我国BMI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孕前BMI分为3组:(1)消瘦组:BMI<17;(2)正常组:BMI17~23;(3)超重组:BMI>23。将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分为3组:(1)A组:△BMI<5;(2)B组:△BMI=5~7;(3)C组:△BMI≥7。
随访其分娩结局,记录剖宫产(除外社会因素)、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4000g为巨大儿,<2500g为低体重儿,产后24h出血>500mL为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或评8分后仍转入儿科治疗者为新生儿窒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孕前BMI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消瘦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χ2=10.09,P<0.01),超重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4.58,P<0.05);超重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4.88,P<0.05);消瘦组的巨大儿发生率略小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5.99,P<0.05);3组产后出血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瘦组产程超过12h的发生率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05),超重组产程超过12h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χ2=22.69,P<0.001);超重组、正常组、消瘦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依次增高,但总例数太少,统计学意义不大。
2.2 孕期BMI增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A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组(χ2=20.58,P<0.001),C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B组(χ2=15.16,P<0.001);C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A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8.9,P<0.01),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9.71,P<0.01);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产程超过12h的发生率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C组产程超过12h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9.58,P<0.01)。
3 讨论
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相关性,这在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孕前超重的孕妇自身能量储备较多,加之遗传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孕期没有较消瘦和正常的孕妇进行更多的能量消耗,则孕育巨大儿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当胎儿体重>3500g时,持续性枕后(横) 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超重者体内脂肪堆积,骨盆内可利用空间缩小,胎头在骨盆内旋转困难,增加了头盆不称的可能,且脂肪堆积过多,腹肌、肛提肌等辅助产力多显无力,盆底组织过厚,造成软产道过紧,胎头下降及娩出的困难增加,艰难的分娩过程和过长的产程消耗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孕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适当范围有利于顺利阴道分娩。
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在分析分娩的难易程度时,还要考虑身高、骨盆大小等因素,该研究显示,无论孕前BMI如何,孕期体重指数增长>7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同时剖宫产率及产程过长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孕期BMI增长<5时巨大儿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减少,小样儿的发生率略高(例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其他不良分娩结局没有增加。
孕期BMI增加过多并未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且其对产程过长的影响(P<0.01)不如产前超重组显著(P<0.001),提示孕前超重较孕期BMI增长过多对分娩结局有着更多的不良影响,这也可能与当地女性普遍瘦小,孕前BMI低于国人平均水平,因而孕期有着更多增长空间有关。
[1]许吟,孙贵豫,张有成,等.足月孕妇与非孕妇凝血功能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402.
[2]王招秀.183例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6,7(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