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题制作课程教学探究
2011-02-21查恒效
查恒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
一、专题制作内涵
专题制作是针对特定学科的理论及技术设定题目与目标,利用知识及技术并综合内化后进行创作和研究,最后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产品或报告,以达到学习具体化、知识实用化的效果。专题制作较专题研习在字面上更有动手完成作品的意涵。学生运用在校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以几位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具有创新或改良的专题作品。专题制作的性质属于整合性的课程规划,主要提供学生在诸多相关专业课程理论与实务技术学习之后,藉由专题制作课程进行组织、统整、应用、创新、研发能力的学习。对高职学生而言,专题制作课程是一个自我能力提升与训练的最好机会,它提供了让学生结合理论与实务、专业知识与技术交流的发展空间。学习内容包含如何选择指导教师、专题制作题目的选择、如何分组与团队合作、计划书如何撰写、相关资料如何收集、如何研读与分析资料、系统功能设计方法、制作原理的了解、设计方法的确定、软硬件设计与制作、专题系统整合、测试、修正、专题制作报告书撰写等技能。
学生运用本课程所学的专题制作方法与技能,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与同事能够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完成任务。本课程具有专题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专题制作教学意义与特征
廿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化及资讯化快速变迁的时代,面对当前职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目标更应趋向多元化的发展,才能符合产业界的人力需求。而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育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各级技术人才。目前我国推动产业科技化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其核心关键在于技术人才素质的提升,而技术人才素质的提升,必需着眼于有效地加强其应用科技的相关专业能力。在目前这个高度资讯化、科技化及国际化的时代,教育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才能适应这激烈竞争及瞬息万变的世界,因而解决问题型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教育趋势。过去高职教师在教导学生相关知识及技能时,多偏重于单一领域的传授,但是在整合性课程或解决问题的相关训练上,仍缺乏有系统的教学。因此,产业界建议应开设专题制作课程。专题制作课成为高职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训练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课程。然而过去高职学校与教师,对此类课程并未有具体概念,也缺乏教学经验,因此虽然各学科专业,已开展有与专题制作课程相关的研习活动,但学校的相关准备与任课教师指导经验仍显不足,需要加强。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应对职场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作及统整能力。学校也可以借此发展自我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应鼓励全国高职学生积极从事专题制作,培养创新思考模式,提升实作能力、科技知识整合及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发挥师生创意,展现绩优实务专题制作成果,提升高职教学成效,使产业界及民众对高职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缩短学生就业之落差,培育业界基层人力。引导高职教师重视专题制作课程教学,以逐级竞赛方式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习机会,体现课程纲要规划意旨,进而提升高职学生专题制作能力,增进学生技能,开创学习与研究风气,增强职场竞争力。
专题制作教与学的优点,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它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选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后,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知识更容易内化与综合化。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研究与创造的能力;引导学生验证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及发表成果的能力。二是表现在教师的指导方面。教师能与学生共同研究、学习,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柱。对学生的指导是以修正方向、评鉴为中心,在指导时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及技术方法指导。
三、专题制作课程实施
(一)学生的专作计划
做好专作计划、设定主题。计划为专题制作课程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促进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建构逻辑思考的主要方法。为了使所做工作有所遵循,学生在课程刚开始时,应制定计划,并为具体实验制订出详尽方案。不论是团队进行的专题制作,还是独立工作的学生,都应该记下预计要试验的想法与安排,列出具体工作事项,并不断进行修正。
(二)专题制作题目的选定
目前大致可以区分为下列二种方式:一是学生自行选定专题制作题目,选择有兴趣的题目进行专题研究,这可以增强其成功的信念。设定的题目最好选择能够达成的,且不要超出其能力范围;再找研究领域适合的专题制作教师指导。二是专题制作指导教师自行设计许多专题制作题目,学生从其中选择一个题目作为该小组的专题制作题目,设计该题目的教师即为此组专题制作指导教师。学生以构筑的先备知识进行专业问题的研究,专题制作的分组模式可以个人或团队进行。
(三)教师的指导计划
指导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扮演协助与启发的角色。教师的协助,对学生自发性的学习及支援是相当重要的。学生进行专题制作的每一阶段均需有测试点,以了解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成效。所以教师的指导计划非常重要。
(四)教学要点
专题制作课程实施时,授课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校不同性质的专业,应规划好专题制作课程的内容范围及实施方式,使学生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并能积极地投入到课程的情境当中。总之,专题制作课程的实施应具弹性,体现学科属性、学生的特质、学校的发展方向、地区与产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资源等因素,来为专题制作课程做适当的设计,使专题制作课程能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
1.教材编选
(1)教材选择应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相适应,使课程内容尽量与生活相结合,以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不但能应用所学知识技能于实际生活中,而且能洞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思考解决之道。
(2)教材选择应顾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并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一方面要基于以前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须考虑与今后课程的衔接。
(3)教材选择须注意纵向衔接,同一科目各单元间及相关科目彼此间须加以适当的组织,使其内容与活动能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使新的学习经验均能建立于旧经验之上,逐渐拓展加深,以减少困扰,提高学习的效率。
(4)教材选择须重视横向联系,同科目各单元间及相关科目彼此间须加以适当的组织,使其内容与活动统一或联贯,使学生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将来的自我发展。
(5)教材选择须具启发性与创造性,课程内容及活动须能提供学生观察、探索、讨论与创作的学习机会,使其具有创造思考、独立判断、适应变化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本科目为实验科目。
(2)本实验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
(3)教师教学时,应以学生的旧经验为基础,引发其学习动机,导出若干有关问题,然后采取解决问题的步骤。
(4)教师教学时,应以和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作为教材内容。
(5)教学完毕后,应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修订教学计划,以期改进教学方法。
3.教学资源
(1)学校应力求充实教学设备及教学媒体,教师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教具及其他教学资源。
(2)教学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产业界学徒式、合作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4.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1)学校应经常与有关机构保持联系,以了解业界用人趋势,简化企业界甄选人才的手续,并辅导学生早作就业准备。
(2)教学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时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有关工厂、机构设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3)学校应配合国家技能鉴定政策,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成效,强化技术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专题制作课程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指标
专题制作是职场能力的培养基,也是科学研究的试金石。科学的训练,具有按步就班的顺序,包括构思并认清问题、建构假设、收集资料、完成假设、进行验证、检验结论,最后实际应用。
1.学科整合。由于专题制作课程为知识综合化后的应用科目,有关各基本学科及学科核心科目等的横向联合、纵向整合是极其重要的。
2.批判能力。我国的教育方式多为填鸭式教学,学生习惯照本宣科,对课本所描述的理论或操作方法虽可倒背如流,却缺乏批判的能力。通过专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对于文献或课本主题的批判能力。
3.观察力。训练学生对于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因为人类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有细致的观察,研究题目的产生,往往就来源于对某个事物的观察。
4.文献搜集。专题制作的题目一旦拟定,接下来就是搜寻资料,以确定这方面是否有人已进行研究。除了各学校的图书馆之外,利用当地大学、单位图书馆或者网络进行资料的搜寻,是专题制作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方法的主要来源。
5.分析主题。当文献收集完成、整理并且弄清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开始分析研究主题,在确定题目的可行性后(这可能需要指导教师的协助),将一个题目分割成数个小课题,依顺序进行研究。
6.大胆假设。题目分成几个小部分后,将对这些小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测,并尽可能地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型的专题制作,假设是其中最主要的思想,主要作用是提出新的实验及新的观点。不符合逻辑的假设必须舍弃,并且服从事实,对自己的想法要进行评价,摒弃错误的观念。
7.小心求证。实验就是使研究事物在已控制的条件下发展变化,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尽量消除外界不相干因素的影响;然后通过密切的观察,探求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实验时,要密切注意细节,做出详细的笔记,给出实验结果的客观解释。
8.想象力。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引导我们发现事实,同样可以激发我们进行新的研究。想象力可以使我们看到可能产生的结果。把思想具体化,在脑海中构成影像,能激发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必须用批评的精神与判断来加以制衡。
9.好奇心。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在探索所注意到的事物、但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出现或相互关系的认识。认识到难题的存在,可以激励新想法的产生。最主要还是要训练学生善于问个为什么。
10.团队讨论。每个人所处环境不一,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会一样。团队讨论,除可以互补不足外,经由知识的连结而产生出新的想法,也可借此避免错误的产生。在思考阻塞、逻辑不通时,讨论与沟通往往会使人振作精神,得到激励与鼓舞。讨论可以快速做成决议,摒除无成效的思考结果。
11.第六感。直觉是突然涌入脑际,能解释问题的灵感,但直觉并非绝对正确,仍必须靠实验进行佐证。直觉的产生,可能是在持续进行思考、专注于研究问题、不受干扰或进行其他问题研究的时候或情形下。直觉常灵光一现,稍纵即逝,所以必须及时用笔记下。要避免体力透支、过度工作、工作时有噪音干扰的情形。
12.推理能力。推理并不能导致新的发现,只能就现象进行解释,但过度推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推理在研究工作当中不是做出事实性或理论性的发现,而是要证实、解释及发展发现,进而形成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13.看清错误。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使人认为是互有因果关系,若在没有对照标准的情况下作出此种解释,易导致严重的错误。产生错误的另一种原因,最主要是认为所得出的结果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但往往许多结果可能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根据代表性不足的样品进行观察,并加以推论,所得之结果亦可能产生严重的错误。
14.移植能力。有时决定一项基本思想,是来自应用或移植其他领域发现的新原理或新技术。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方法。大多数的发现都可用于本领域以外的范畴;运用于新领域时,往往可促成进一步的新发现。
15.展现成果。研究工作将近完成时,需要开始进行成果报告的撰写,这既可展现成果,还可作为供给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每年度的成果报告。高职阶段的专题报告虽不需类似博硕士论文形式,但最好以类似的结构和方式撰写,统一的格式让教师能够顺利地进行评价。成果报告的撰写必须依据笔记,所以实验记录非常重要;若等到研究结束时才靠记忆撰写,届时记忆淡薄,撰写工作会异常困难。
四、专题制作的评价重点
充分掌握学生在认知、情意及技能三个方面的能力。本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学习效力而非结果,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假设、推理、求证及解答,提升专注力及专业技能,调适心灵及缓解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评价重点着重于过程,结果评价只是其中一部分。若太过注重结果造成比重失衡,结果可能会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主题,所采用的评价的标准也会不同,教师最好采取有明确标准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给予学生以反思的能力上面。教学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须作客观的评价,可辅导学生作自我评价,以明了学习的成就与困难,作为继续教学或补救教学的依据,并使学生从成绩进步中获得鼓励。
(2)教育的方针在于五育并重,评价内容亦应兼顾认知(知识)、技能、情意(行为、习惯、态度、理想、兴趣、职业道德)等方面,不可偏废,以利学生全面发展。
(3)评价的方法有观察、作业评定、口试、笔试、测验等,教师可按单元内容和性质,针对学生的作业、演示、心得报告、实际操作、作品和其他表现,相机配合使用。
(4)学生资质有高低,学习速度有快慢,学习份量各不相同,因此评价应注意鼓励学生与标准比较和自我比较,力求努力上进,避免其因彼此间的相互比较,产生妒忌或自卑心理。
(5)除实施总结性评价外,教学中更应注意诊断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以便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进行及时辅导。
(6)对于未通过评价的学生,教师应分析、诊断其原因,实施补救教学;对于资赋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应在教学中对其进行知识拓展,激发其潜能,获致充分的发展。
五、结论
专题制作课程主要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发展学生在构思课题、撰写计划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慎思明辨的能力。此外,本课程亦注重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主要扮演为学生提供意见、启发思考能力及成果评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