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意义

2011-02-21吴友石赵宝新赵丽新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想信念实效性

吴友石,赵宝新,赵丽新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他们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应对挑战和抵御风险的信心和能力,是当前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修养的重要环节。对“思政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探索,在当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客观现实的紧迫要求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民族精神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今后国家和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教育更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当前,“思政课”大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客观现实的紧迫要求。党中共和国务院极其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旨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和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的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大力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运用高校“思政课”这个主阵地,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乃当务之急。

二、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树立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一个人也不会有奋斗的精神和支撑。

在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更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契机,通过各种平台,特别是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各种方式加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排除大学生民族怀疑、民族自卑等情绪,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坚定理想和信念。通过“思政课”富有实效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克服狭隘视野的限制,在比较思考和实践土壤中形成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灵魂树起来,核心价值观才能牢固确立。从这一意义上说,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引导他们坚定共同理想和信念,就成为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迫切要求和重中之重。

三、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培育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校的一切工作均以育人为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所面临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意志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不仅是理论启迪的阵地,更是文化熏陶、心灵净化、思想升华的渠道和环节。通过“思政课”教学,讲授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不断塑造学生的心灵,促使其健康成长、成才、成功。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去探索实现理想的新途径;通过人文社科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新的人文精神并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拓展眼界,培育理想信念的崇高感和自信心。以培养有理想、有作为、懂知识、有修养的育人标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培植和发展其知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搭建稳固的基础和导航的平台。只有教育大学生具有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所拥有的能力和素质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祖国的实践中得以实现,并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四、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期待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教师,动力在改革。而当前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和新期待。基于此,“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意识到如何体现和强化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要从党的事业的高度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教育,通过对理论的科学解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理想信念。其次,要勇于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手段。这是增强“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多年来,高校在“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手段上缺乏创新,没有突破,学生对课程单一模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手段也很厌倦,于是出现了“思政课”成为“信息发送课”、“睡觉课”、“聊天课”等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厌烦现象:如认为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不高、教学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认识不够、教学中理论和现实脱节等,这也是长期困扰“思政课”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变一成不变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对此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感,这是当今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期待,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形势发展所需,任务所迫,社会所求。首先,高校“思政课”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方面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活动的主导,注意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声形兼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达到多角度的综合教育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具生机和活力。其次,教师要提升人格魅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榜样。再次,要充分利用国内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消除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模糊或错误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最后,要利用“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强化理论认知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学生应对心理挫折和情感危机教育等实践性教育,积极探索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Z].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

[4]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稿)》的说明[N]. 2011-10-27(03).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想信念实效性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