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普及教育

2011-02-21阮学永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课程

阮学永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濒亡的境地,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特别强调抢救式保护。在肯定并要继续加强、深化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事实上,保护,除了对项目本身重视之外,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也不应忽视。这里的宣传教育,当然包括媒体和公共文化部门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方式,是学校教育。这一点,只要上过学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读书时学过的东西,当我们能够亲见时,会有特别的感受。如果发现其中一些确实非常有价值,我们会更加珍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学校教育的这种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作为专门学习,学校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对大量相关知识的系统了解和把握。因此,更有利于这些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大批有志者的培养和塑造,以及全民文化认同的形成。

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纯理论学校普及教育。在他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一种活态文化,离开特定生长场域,就不再是这种文化本身了。当然,就原汁原味说,确实如此。但这种观点也不能说没有偏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则第三条说:“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紧接着的第四条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除了文化多样性的“地方价值”外,还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重要动力源泉。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中华文化优秀元素和活力基因,通过宣传教育,使之更好融入到当代社会生活中,从而发挥它们在当前和未来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既会从整体上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力,同时,也符合当前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普及教育,不仅是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生活智慧和聪明才智呈示的最重要载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其最精华的部分引入课堂。通过理论升华,使更多人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它们,喜爱它们。使之得到更好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从文化繁荣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决定》也明确要求国民教育体系,要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责任。“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以此看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领地,高校当然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曾在教育中长期缺位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工作。只有具有一定研究积累、人才资源丰富,因而具有明显教学优势的高校做好了这一工作,才能提供充足的人才队伍,最终完成国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这一紧迫的宏观任务。以此,我们才能不愧对前辈和后人,承继好中华文化的一脉活水,从而让她有发扬光大的可能。

事实上,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而言,一些高校从教者,从很早开始,就进行了认真探索。2001年,昆曲成功申报、并首批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成功,极大刺激和吸引了国人,特别是高校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非常重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方面的作用。于2002年10月,在世界五个城市,同时召开了“大学教育与历史遗产主题会议”。在中国北京,就有了由联合国教科文亚太组织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此次研讨会吸引了不少高校学者参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自觉意识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交流的最早努力。在这之后,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开始出现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的文章。由于刚刚起步,这些文章大多是从某个学科立场出发,来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2006年以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质的提高,从濒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角度,进行行业或局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讨的文章,开始多起来;并出现了多种概论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类专著。而热心者和研究人员的不断增多,也使高校在参与保护、研究、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在高校的有效深入展开,依然存在着重重困难。就拿河南师范大学来说,2006年初,自日本访学归来的丁永祥老师,就组织相关学院的教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并号召学生成立了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怀梆为起始,以豫北为主要区域,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期间,在校内外成功举办了多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传活动;以所开展的保护、研究工作为基础,还与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等媒体合作,拍摄了多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目的专题片,如《巨鞭起舞》、《乡村非遗秀》、《糖人奇缘》等,广受媒体关注。在学校的积极支持下,研究人员成立了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保护中心。并于2010年10月,成功承办了河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牧野论坛”。因宣传教育、保护工作和学生活动有声有色,2008年,学校被河南省文化厅确认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是当时河南唯一一个在高校的传承基地。应该说,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高校。但在多种活动的组织中,我们也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或者说普通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依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巨大价值,难以形成正面对应。通过宣传教育,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或了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也知道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但真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生,却非常有限,想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就更加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遇到了显而易见的困难。如何能让高校学子,真正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珍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是高等教育必须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高校普遍还缺乏比较正式的课程,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由于通识类课程在高校已经广泛开设,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要想开设,应该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一个课程,有了好的教学内容,不愁学生不来听,不来学。高校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充满活力,求知欲旺盛。能吸引他们的课程,应该是既能增长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深度的探究性提高课程。所学内容应该是该领域的精华部分。因为,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现代化的传媒,已给他们提供了太多高水平的文化娱乐产品。与这些高水平的文化娱乐产品相比,很多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要显得粗糙和不完美地多。而这些项目,之所以在过去有广阔的存在场域,是因为它们是传统上,生存曾处于较强封闭状态社会下的人们,茶余饭后的最重要娱乐。而对有一定文化艺术素养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很多就显得没什么吸引力。而这也就是普通的、地方特征过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所以不太为他们关注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要想吸引学生,进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具有普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作为课程内容,来展开教育、教学。

之所以强调以精品项目,是因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应区别于以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理论深度探究、技艺深度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二者,一个强调保护理论学习,着眼于保护人才的培养;一个强调技能学习,着眼于传承人才的培养。而我们则强调普及教育,着眼于欣赏和了解。就普通学生而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能够让他们充分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鲜活生命力,并感受凝聚其中的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及智慧闪光,使他们能从古人的生活和人生实践中,汲取服务于他们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从而增强他们文化上的认同,进而使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新时代文化的创造者。精品,意味着更高的发展水平,意味着更多前人智慧。以此为内容,既能让学生有极高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包含其中的精深知识、学问、技艺和方法,从而更好发挥普及教育的引导作用。

那么,具体该如何选择课程资源呢?在笔者看来,所选项目应遵循四条原则:第一,具有广泛影响;第二,具有普及价值;第三,是千锤百炼的精品;第四,适合课堂教学。按照第一个原则,只具有地方、区域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应排除。按照第二个原则,已经失去生存土壤,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生活不再具有价值或价值意义不大的项目应该排除。按照第三个原则,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不是文化精华结晶的项目应排除。按照第四个原则,不适合课堂教学的项目应排除。依此,就了解所及,笔者试着罗列了一些可供选择的项目:传说故事;昆曲;古琴艺术;京剧;中国桑蚕丝织技艺;中国陶瓷技艺;书法、篆刻;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太极拳、少林功夫等。事实上,这些项目,大多都可以专题开课。例如,从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就借助自己优越的人文资源和便利条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昆曲课程。这一课程以昆曲表演名家的现身说法、昆曲研究者的精彩讲解为主要形式,广受学生欢迎。应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笔者所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课堂普及教育的最成功范例。在为这种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形式的课程,就目前的师资力量和专业设置,以及相应条件的具备度而言,在高校普遍开设的可能性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近几十年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挤压,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严重缺乏;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出现的专业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积累明显不足;同时,由于保护濒亡遗产的紧迫性,该领域的学者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如何“救亡”上,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身展开的思考非常有限。因而,缺乏必备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积累。再者,就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不需要所有学生,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专才。对很多正受着其它专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学好本专业依然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客观上说,属于博的范畴。学生对之有相当了解就足够了。当然,有条件的高校,一定要充分珍惜,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因此,就高校来说,作为普及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其关键任务,不在于培养学生对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兴趣。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所来自的文化对生命的认识,生活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它的丰富、博大和神奇,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当他们需要时,他们能很容易进入其中,并能有效享用、利用这些资源。因而,从广和博,有一定深度这些要求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选讲,应该是其理想形式。

当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丰富性、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在我们还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的情况下,要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工作,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想要做到对相关内容的精深把握,就更非易事。但是,从实际看,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不断累积从而结晶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不例外。通过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深入探究新的学科对象,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选讲这一课程,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开发教育这个大视野的烛照下,一定会成功开设并取得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课程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