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2011-02-21□姚利廖颖
□姚 利 廖 颖
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姚 利 廖 颖
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为研究对象,明确其特征和类型,并对其就业难的成因做具体分析,试图构建符合高校不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以便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与指导。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服务与指导
一、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其类型
所谓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一般是指在心理、综合素质、身体、性别、家庭经济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工作本来就是关系到高校自身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基础性工程,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更是关系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1]。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有如下特征:其一,具有被动的社会排斥性。例如身体残疾、民族、女生等客观因素导致无法顺利就业,是基于社会系统对他们的排斥,他们所面对的困境并非他们自身不够努力、自暴自弃的结果,而是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习惯有意无意地将之排斥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其二,就业可持续性不足。他们之所以由“天之骄子”转变为“天之焦子”,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就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不足。从硬实力来说,专业知识和求职知识储备不足,应聘技巧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从软实力来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认知自己的优劣势、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业可持续性不足,导致他们无法获得企业的青睐,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
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经济困难型。高校中存在着大约25%的贫困生,特困生大约3%~5%。虽然国家设立了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但只是满足了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找工作需要大笔费用,如服装费、交通食宿费、通讯费、制作简历费等,总共算起来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求职成本的增加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拮据的经济使他们不得不考虑降低就业成本,这样必然会减少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身心“不健康”型。衡量健康状况的标准是健全的肢体、正常的智力水平和良好的的心理品质。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健康的状态,当然有部分人除外,有些大学生是先天性或后天性肢体残缺,有些大学生是心理脆弱,心理调试能力差,这两部分群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胆怯、内向、孤僻的品格特征,他们因为过于担心自己品格、气质与形象,而不敢主动地去接触就业单位,造成不是招聘单位排斥他们,而是他们首先自我排斥。
(三)专业冷僻型。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需求总是存在着不协调的方面,教育效果具有相对滞后性,它总是跟不上人才市场的变化。例如前些年有的专业就业比较好如法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技术、会计等专业,多数高校把扩招的比例向这些专业倾斜,考生也把进入这些专业作为奋斗目标,导致人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很多毕业生被“剩”下来。另外,有的专业是传统冷僻性专业,如农林、食品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本身承担比较大的就业压力,如果其所读院校为二流学校的话,他们的就业压力更为巨大,根本不知道就业之路在何方。
(四)地域歧视型。企业招聘的是能持续为他们带来利润的员工,除了学历和职业技能证书外,他们更需要踏实肯干、成熟稳重、善于团结合作的人。因此,不少用人单位瞧不上城市生源的毕业生,嫌他们“太自我”“娇气和霸气并存”,认为农村生源的毕业生踏实、任劳任怨。在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中,企业更加青睐来自于湖北、四川等省份的毕业生,其一是因为这些地区高中教育水平较高,二来这些地方的人淳朴、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因此,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不会太理想了。
(五)性别歧视型。除了师范类和影视文化类女毕业生没有受到过多的社会排斥外,其他类型高校的女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招聘单位认为女生和男生在工作能力、工作思维上有一定差距,工作几年后又面临着婚育和抚养孩子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不愿意招聘女性毕业生。
(六)学业成绩歧视型。高校学分制的实行,客观上为招聘单位提供了衡量毕业生质量的标尺。根据笔者多年的就业经验,一般招聘单位要求学生的最低学分绩点为2.0,换算为平均成绩即是每门课程平均70分左右。然而,由于极少一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这部分人的就业就成了学校的心病,向招聘单位推荐的话,怕砸学校的牌子,不推荐就业,这些人又可能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安全稳定。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也随之攀升。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当前高校就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当然,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就是认清其产生的原因。
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成因
客观来说,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从学生自身来看
1.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它是实现就业的基础;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潜能,它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求职技巧和技能,它是实现就业的前提[2]。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可能缺乏就业能力的一项要素或几项要素而不能实现就业。
2.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以及怎样转化它。
3.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维的转变。他们不明白“大学能够为我提供什么,我在大学里能做什么”。换言之,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怎么规划,如何把自己的规划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和企业文化融合起来,规划好大学生活才能规划好未来。另外,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乡土意识浓厚的大学生要回老家找工作,丧失了在乡土之外就业的机会。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
1.重视就业整体指标,忽视就业特殊群体。一般来说,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会把教育任务即就业率分配给所管辖高校,高校就业职能部门又把就业指标层层分配给二级院系,只要总体上完成任务,就算就业率达标。这样的结果就忽视了包括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在内的未就业群体。
2.重视联系就业单位,忽视组织专人进行就业指导。招聘单位与毕业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就是高校的就业处,为了学生的就业,就业处可谓煞费苦心,每年10月份就开始到处联系招聘单位入校,每年寒暑假还要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结果是来的单位不少,和毕业生签约的不多。原因在于没有对毕业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小班化的就业指导,很少高校能为大学生做过职业倾向测验和就业创业教育,这使学生无法准确定位,适时调节就业期望值。
(三)从社会层面来看
1.社会排斥的惯性作用。其一就是以学历和证书为条件的社会排斥。很多企业招聘时都要求毕业证和学位证齐全、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专业技能认定证书等,使很多证书不全者被挡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其二就是以生理条件为由的社会排斥。招聘单位招聘者所考虑的生理条件主要有肢体是否健全、外貌和性别等。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转变为用人单位具有主动话语权的买方市场,居于市场优势的用人单位在生理条件方面要求苛刻,剥夺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例如招聘海报上往往都会注明要求五官端正,肢体健全,只限男生。
2.就业市场的地区分割。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对户口的迁入有严格的限制,不利于人才的正常流动和资源配置。同时,企业从企业稳定的角度考虑,也愿意招聘本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或其他地区本省籍的毕业生,从而减少了其他毕业生的机会。
三、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对策
首先,帮助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否获得收益,以及收益的多少,失业对于本来就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高校可以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体指导等方式讲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使就业困难学生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他们刻苦钻研专业基本知识、技能,重视实践环节,积极投身于社团联、学生会和班委的工作,增加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就业困难学生多向老师、学长、同学学习就业礼仪、就业技巧、应聘经验,多参加就业讲座,多了解就业法规,从而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以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为载体,教会他们分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勾勒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正确认知自我、认知职场、认知就业环境。
其次,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队伍。随着高校就业规模的扩大,高校就业部门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学校只能完成职业规划知识的普及,而不能做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辅导[3]。这就必须壮大就业指导队伍。笔者认为,应该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主干力量,适时选拔一些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去参加职业指导师和高级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学习,不断壮大职业生生涯规划指导师的专职队伍。同时,可以邀请资深就业指导专家来校定期为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培训,让职业指导队伍熟练掌握就业政策、职业与职业发展、职业指导的多元化服务,学会运用职业测评软件。总之,通过对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偏好、特长、优劣势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正确认知自我,规划职业。
第三,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实施大学生就业导师制计划。湖北武汉工程大学较早地实行了就业导师制(指一名教师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形式面对面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及就业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及帮扶),取得不错的成效。我们应该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就业导师制。具体做法是,在大一上学期,学生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就业导师,二级院系根据学生“选人”情况和学院师资情况配备就业导师,一般来说,就业导师带五六名学生为佳。就业导师可以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一大二,可以把思想教育工作与毕业流向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大三大四,指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就业“充电”,如果学生确定的专业与将来的职业取向有矛盾,可以通过双学位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课余时间,就业导师可以组织“模拟面试”和“职场挑战大赛”等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验。
第四,筹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数据库。高校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它不能只负责招生,更要负责大学生的就业。为适应就业信息化的需要,高校应该建立包括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类型、原因、个人状况、个人就业意向、困难等级、学校拟帮扶方式等内容的信息库,并通过学校、招聘单位和个人了解单位的反馈意见,帮助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实现学生低成本、低风险就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这项工作的科学化,从而减少人力成本[4]。如,对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就业难的同学,学校勤贷中心可以发放定额临时补贴,对于毕业后还未就业的贫困生提供延续性的就业服务;对于因心理障碍而就业难的同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通过心理疗法帮助其减少心理压力,使其正确面对职场压力;对于因性别或地域歧视而就业难的同学,可以在本专业同学就业时,实行捆绑式“推销”,对于因学业差或受过处分而就业困难的学生,鼓励其自主创业,以减少学业差或处分对其的不利影响。
最后,积极进行创业教育。200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为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又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所以,高校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适时进行创业失败教育,以避免重走老路;充分发挥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健康开展。据麦可思公司对我西南石油大学2007届毕业生创业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资金占31%、市场推广困难占25%,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占20%,技术水平不够高占8%项目论证不够占4%。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高校相关部门的支持,要增加创业指导、政策优惠和一定资金支持,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总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既是高校扩大就业策略的重要内容,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许再银,刘亮.校园文化自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111.
[2]汪东亚.大学生中创业最集中在零售业[N].中国青年报,2008-12-4.
[3]柯羽.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8):71-73.
[4]黄敬宝.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8):65.
姚利(1978-),男,黑龙江望奎县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廖颖(1978-),女,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及教学法,。
G715
A
1001-7518(2011)11-0084-03
责任编辑 何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