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1-02-21康淑平
■康淑平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康淑平
1 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创造意识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要创造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树立“第一流意识”,应使用促进向上的语言,鼓励学生以锐意进取、拼搏竞争的精神去对待学习中的问题。如在设计实验时,教师给出许多同类仪器及化学试剂药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合理、科学地设计出最好的实验途径,并给所有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可以激发学生树立争当第一的意识,从而进行创造。同时,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凡是创造性强的人总是一心想着自己的事业,一切为了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创造理想看得高于一切。诺贝尔因实验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居里夫人把一生奉献给了放射性元素的研究,终于发现镭元素。如有机实验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去操作,激发求知欲,并富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
1)直观演示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须将物质生成过程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奠定感性认识基础。直观演示法有3种方式: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和声像演示。语言描述和实物演示是常用的方法。声像演示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电影、录像、多媒体进行演示。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教学中,制作借助三维动画模拟立式隔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生产过程的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工厂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设备结构。因为立式隔膜电解槽为立体多层次结构,教材上的平面示意图不易看清。现制作三维动画,先由外至内一层层地“剥开”,可看清其结构,以及生产过程中各原料产品的进出。另外,在课件图的旁边再摄入几幅氯碱工厂中电解食盐水的设备及流程图片,以此增强真实感。配上必要的画外音、文字说明、背景音乐,使其真正产生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2)实验操作法。实验操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以观察事物变化发展,探求事物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验证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实的精神。
3)实践体验法。实践体验法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科研院校、科技馆去参观、访问、调查、操作。例如,学校常年与县化肥厂、纸厂、热电厂有联系,让学生亲自去操作,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见识,培养科技意识。
4)模拟创造法。模拟创造法是教师在讲授科学原理、方法操作后,提供一定材料和工具,由学生制作模型或作品,学生在模拟的基础上,对其作品进行加工、完善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要求,而且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每学期开展1~2次自制科技小制作活动,并进行讲评,评优秀的给予鼓励。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及求实、求佳精神,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5)发现法。发现法是教师提出一定问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教师、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假设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从理论上进行指导、实验上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基本原理或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独立探究和创造能力,发现和捕捉学生的“敏感区”,抓住部分学生那些“一闪念”,及时分析和总结,否则就无所谓创新教育。
6)量变、质变方法。创造性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美国的发明大师爱迪生一生能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不同程度。在众多的学生实验中给学生创设诸多技能学习的机会,这都为学生提供了积累知识和技能的条件,关键在实验教师依托教材努力去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量的积累后促其形成质的飞跃,培养创新能力。
7)类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或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如高中化学中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讲述都是先讲解某族代表性元素及化合物性质,而后依据类推法学习同族中其他元素及化合物性质,从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内在规律性,这就形成学生的类推方法,并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小结
总之,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占有知识和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就可能把一些天才扼杀在摇篮之中。教师本身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