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种手段
2011-02-21高静
■高静
加强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种手段
■高静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教师的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知识沉淀为前提的。审美是理解基础上的深刻感觉,如果缺乏理解,就难以获得深刻感觉。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中,为避免走入文学化、美术化、绝对化、程式化的理解与解释误区,教师应针对音乐意义的特殊性和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遵循一定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审美世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1 教师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教师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解释,如乐理知识、创作背景等。此方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用不好就成为最不受欢迎的办法。运用这一方法,一定要组织好语言的内容和节奏,要简洁、诙谐,千万不能照搬教材中的文字。因为大家知道教材中的讲解文字是非常概括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阐述的是具有共性的东西,所以在讲授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运用、策略的运用,应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及认知的发展水平来决定讲授的内容和深度,在教授法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 小组讨论法
在群体性的音乐审美活动中,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不平衡(有的人侧重形象感知,有的人侧重逻辑思维)以及个人偏爱的心理因素(有的人喜欢贝多芬的粗犷豪放,有人喜欢肖邦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调音乐)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首乐曲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讨论、分享与交流自己的审美体验,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同时也可能避免出现“瞎子摸象”的误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例如,为让学生理解一领众合的表现形式与即兴填词的“号子”特点,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让每组从不同角度为一首号子旋律即兴填词。数分钟后,让各个小组边表演边演唱自己即兴创编的歌词,然后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互动、创作,使音乐作品转眼间变成几段内容生动、新颖别致的新号子。通过小组讨论,不仅加深对劳动号子的理解,而且又有愉悦的创造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情景体悟法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周围教学环境创设一定情景,为学生提供倾听、欣赏、体验不同类型音乐美的机会,如雄壮美、崇高美、悲剧美等。通过鼓励学生对自己体验到的东西进行反思,他们就能理解和把握音乐中所展示出来的审美意义,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用以指导下一次的审美体验。
情景营造可运用吟诵诗歌、讲故事、放影片(照片、图片)等很多种形式。通过情景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很快进入审美境界,引起共鸣,这种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审美的过程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例如一位音乐教师,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室里黑板一面的墙都用纸裱糊起来,画上远山、森林、小溪、草地、河流、花朵和他们美丽的校园。教师讲课时,根据需要将画上的情景信手拈来,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往往产生新奇的艺术效果,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解释。
如今,多媒体设备比较普及,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也是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法与过去的幻灯机、VCD、录像机、电影辅助教学法有所类似,但又有比较大的区别,它综合了幻灯机、VCD、录像机、电影辅助教学的所有功能,具有知识信息的大容量性、交互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灵活性、不受时空限制性、直观性、先进科学技术性和容易引起学生兴奋性等特点,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辅助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与音乐相吻合的生活场景、动物画面等制成音画资料,并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可以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感受。
总之,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走进音乐,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距,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和纯粹技能方面,而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遵循学生审美理解的层次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正确的理解与解释原则指导下,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与解释,以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深刻感觉。■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4.103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