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基于对河南省的调查与思考

2011-02-21

中州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社工机构政府

闻 英

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
——基于对河南省的调查与思考

闻 英

社工机构在中国内地是新生事物,是近年来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营利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加强以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河南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认知度和公信力不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较低,资金不足和筹资渠道狭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足,社工待遇低、流失严重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需要解决发展路径、发展环境和机构自身的建设问题。

社会建设;社会资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社会建设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由此产生并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对社会和谐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国内外经验,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工机构)的发育与健康发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政部2009年10月颁发的《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指出:“促进社工机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把社工机构放在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和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社工机构的功能,并结合组织与环境理论,分析河南省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及培育发展策略。

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分析——以社会资本为分析视角

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是使人民有比较充足的社会资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人存在于与他人的联系中,人是社会资本的总和。从个人角度讲,一个社会资本存量比较丰富的社会会使人感到安全、满足和幸福,利于人的发展和人生目标的实现。从整个社会来讲,一个拥有丰富社会资本存量的社会意味着和谐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社会治理,社会资本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粘合剂”。所以,加强以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需要提升个人、群体及社会的社会资本,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社会资本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社工机构在帮助人们连接社会资源,提升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社会资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依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旨在为相关人群尤其是弱势人群提供一般或者特殊的关怀、保护、物质和支持服务,以提高或者维持他们的社会功能的非营利性组织。从社工机构的本质来看,它是在助人自助这一价值目标的引领下通过社会工作者帮助其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摆脱贫穷、克服困难来实现机构的目标,这一过程既是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个人、家庭的问题解决过程,又是对造成这种不公正后果的社会制度和环境进行调整的过程。在这样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支配下,社工机构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载体,对于提升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乃至国家等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国家、社会,以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终极理想和价值目标,通过社区工作、政策倡导、社会行政等影响社会的价值理念、社会道德、社会制度与社会环境等来提升整个社会、社会群体和社区的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工作发展载体的社工机构通过社区工作增强人们的社区参与、社区归属及社会信任;通过呼吁、倡导宏观社会政策的改变、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通过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向需要者提供服务。在微观层面,社工机构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中介和专业传递者,在“人在情境中”、“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挖掘潜能、获取资源、修正行为、改善认知以及恢复和加强社会功能,通过对服务对象和环境的介入以及改善人与环境的互动等,改善服务对象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帮助个人提升社会资本。

二、河南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社工机构的发展状况

中国内地专业社工机构发端于2003年2月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站的成立。在短短8年多时间里,社工机构在政府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可喜势头,河南省的社工机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05年7月,河南省首家社工机构郑州绿城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2007年6月,在鹤壁分别建立了金色阳光、淇县朝歌、淇滨绿源、浚县欣馨四家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2009年3月,阳光真爱社工服务站在郑州成立。2010年4月,爱心联盟社会工作站在郑州成立。这些机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但总体上来讲,河南省社工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从绿城社会工作服务站、金色阳光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等社工机构的发展运作模式中可见一斑。

(1)发端模式。河南省目前社工机构的发端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官办体制内的社工机构。如绿城社工站和爱心联盟社会工作站,这类社工机构在政府框架之内,受政府领导。二是政府组建的非政府性质的社工机构。如鹤壁的金色阳光、淇县朝歌、淇滨绿源、浚县欣馨四家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社工机构是政府推动的产物,依附于政治框架之下,自治性较弱。三是民间组建的社工机构。如阳光真爱社工站,这类社工机构由民间发起,有较大的自主性。

(2)运作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绿城社工站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机构运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了“职业社工引领、实习社工助阵、义工广泛参与”的运作格局以及“义工社工化”的特色道路。它提出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五化”方向,即专业化、职业化、网络化、社会化、本土化。金色阳光农村社工站是一家以“大学生村官”为依托,以政府支持、社工引领、义工协助、各界参与的非营利性服务组织,该机构以“立足农村、助人自助、服务农民、促进和谐”为宗旨,形成了“乡镇本土社工+高校专业社工+志愿者”的互补性社工服务模式。

(3)服务内容。绿城社工站依托于城市社区而成立,其服务内容大多与城市社区相关。近些年来,该机构主要开展了“青少年成长沙龙项目”、“城乡留守流动儿童关爱项目”、“社会救助项目”、“社工助残项目”等服务项目。金色阳光农村社工站主要服务农村,先后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救助贫困家庭、实用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2.河南省社工机构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社工机构因受自身能力不足与政策制度环境不健全的制约,其培育和发展面临着大量的具体问题与困难。

(1)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河南省社工机构为数不多,规模较小,服务领域比较狭窄,专业人员较少。如郑州绿城社工站只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骨干人员18人。金色阳光农村社工站目前的专职人员只有2名,兼职人员18名。这样的人力资源现状严重影响了其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社工机构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如绿城社工站通过“义工社工化”提高机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总体上社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绿城社工站和金色阳光农村社工站的工作以“外塑形象”的活动居多,内涵建设有待加强,运用社工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直接服务项目较少,服务呈现半专业化特点。

(3)资金不足,筹资渠道狭窄。绿城社工站的经费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街道办事处,二是企业赞助。无论是办事处还是企业赞助的经费都十分有限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金色阳光社工站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镇政府,而镇政府的财政紧张使得提供给社工站的经费也很有限。因而,资金紧张限制了社工站工作的开展。

(4)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足。就绿城社工站来看,其属于体制内社工机构,接受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和领导,专职员工属于事业单位体制内编制,机构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金色阳光社工服务站的资金来源于镇政府,镇政府提供的资金直接决定了社工站工作的项目。因而,这类社工机构对政府依赖性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足。

(5)社工待遇低,流失严重。以淇县金色阳光社工站为例,其工作人员是大学生村官,本科毕业的工资是800元,专业毕业的是600元。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工资待遇不相匹配,导致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以前社工站有6名专职人员,现在只剩下2名。

(6)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不高。河南省社工机构在专业教育领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同时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也得到了公众的一定认可,但是由于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社工机构的了解不足,其社会认知度低,信任度也较低。

三、河南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的相关思考

1.探索发展路径

组织与环境理论为社工机构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思路。组织与环境理论认为: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外在环境对组织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组织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整体;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给组织运行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组织要使用合适的方法形成与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降低组织运行的风险。按照组织与环境理论,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适合社会环境的社工机构才能生存下来。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大环境依然处于强政府的背景之下,政府给社会让渡出的空间不足。在这种状况下,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和资源优势来培育和发展社工机构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在这方面,深圳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深圳在社工机构初创过程中,政府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倾斜、财政补贴等方式,培育了40多家社工机构。

2.改善发展环境

(1)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财政政策。要切实推进社工机构的发展,需要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财政政策,即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根据特定的选择程序交给具有资质的社工组织来承担,并根据社工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费用。在这方面深圳和上海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深圳龙岗区将发展社会工作的经费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用于购买社工服务、扶持培育社工机构等。

(2)建立社工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孵化基地。针对社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社工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培训,提升社工机构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引导社工机构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建立几家民办社工机构的孵化基地,创建社会工作服务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

(3)建立政府与社工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基于强政府的社会背景,政府与社工机构之间关系的现实选择是政府主导的良性互动和有机合作。社工机构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应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各自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从政府来看,政府为了寻求新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式而支持社工机构的发展。为使社工机构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方式需要改变,要退出强势角色,给社工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社工机构来看,尽管目前由于体制和资源等因素影响,其自主性较弱的现状短时期难以改变,但从长远来看,社工机构应独立于政府之外自主运作。一方面,社工机构可通过专业化发展提高其服务功效,增强社工机构独立运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社工机构可通过多元化筹资渠道推动机构的独立运作。

(4)切实提高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声望和薪酬。在资格认证的前提下切实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资水平,以真正吸收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新的开拓性事业中去,使这项事业得以真正的发展和提升。

3.加强社工机构自身建设

(1)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专业运作。社工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专业价值、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和专业技巧,社工机构专业化是其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和立身之本。

(2)提高筹资能力,开发多元筹资渠道。资金不足、来源单一问题是社工机构发展的瓶颈,极大限制了社工机构的发展。因此,在把政府购买服务作为社工机构重要资金来源的同时,尚需开发更多的筹资渠道,诸如开展收费项目服务、与企业合作和单位购买等。

(3)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激励水平。社工机构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形成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社工机构要根据员工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减少其流失率。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宣传包括体制内宣传和体制外宣传,体制内宣传主要是为了取得政府的支持,体制外宣传主要是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并使更多的服务对象有效使用机构提供的服务。

[1]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费显政.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学派评述的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06,(3).

[3]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社会工作,2010,(1).

[4]闻英.官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状况及发展策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5).

[5]肖柯.社会资本视角下和谐社会的建设[J].理论月刊,2007,(1).

[6]庄爱玲,蒋亦凡.社会工作职业机构的发展[R]//中国社会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曾群.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的“伙伴关系”[J].复旦大学学报,2006,(5).

C916

A

1003—0751(2011)06—0133—03

2011—08—29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2007FSH013)和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城市社区保障体系研究》(072400450890)的阶段性成果。

闻英,女,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郑州 450002)。

责任编辑:随 园

猜你喜欢

社工机构政府
青春社工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社工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