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破解“三化”协调难题

2011-02-21张占仓

中州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三化宅基地工业化

张占仓

如何破解“三化”协调难题

张占仓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这些定位给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就是要努力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可行之路,真正为全国同类地区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一、吃透内涵

“三化”协调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相互掣肘,制约发展的状态。在一般意义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有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关系,也有相互推动,互为支撑的协调关系。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也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种战略需求。

事实上,这些年来,河南省一直沿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路子在探索。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全省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开展了以农村空心村、黏土砖瓦窑、工矿废弃地为重点的“三项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08年,全省共整治土地129万亩,新增耕地78万亩。其中,全省共拆除黏土砖瓦窑厂7760多个,复垦土地21.6万亩。通过“三项整治”,不仅有效保护了耕地,而且提高了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有效的土地资源支撑。在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思路,被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而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更是把“三化”协调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目前,河南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的特点是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这种基本情况非常不利于“三化”之间的协调,“三化”之间不够协调已成为河南和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针对河南的实际情况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际需求,在河南“三化”协调发展问题上,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写入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又要根据本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情况,在认真总结我们自己创造的经验的同时,辩证地学习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是探索全面破解“三化”协调发展难题的关键。

二、澄清背景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论文是有关“三化”协调发展的最早研究成果,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三化”协调发展的经典框架。在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就非常复杂。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都要大量占用土地资源,而维持当地粮食安全,又要保持农业应有的生产规模,特别是要保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相互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

我们系统研究这个问题,提出了资源总量平衡理论,即从一个区域资源总量平衡情况分析,同样数量的人,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时,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多,而在城市生产和生活时,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少。因此,当一个地区完成城镇化以后,土地资源的总量应该是节约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这是真理。而发展中国家,一般情况下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少,能否在城镇化过程中,也能够减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呢?我们认为结果是肯定的。

据我们初步分析,河南省在盘活土地资源方面潜力还是非常大的。第一,如新乡已经进行的探索与试验,在条件适宜的县市搞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可以快速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而且一般可以节约农民住宅建设用地1/3。那么,在一个100万人的县,如果按最低户均0.6亩宅基地(包括农村道路、公共基础设施等)计算,25万户的宅基地就可以节约占地5万亩,潜力之大可见一斑。第二,河南省现有城镇居民约4000万人,其中大约3000万人是第一代城市居民。这些居民很多尽管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但是由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原因,现在很多人仍然在农村占有宅基地,而且这些宅基地多数都处在低效利用或者未利用状态。如果也平均按照每户4口人,每户占有0.6亩宅基地的话,大约合计就要占450万亩宅基地。如何盘活这部分资源,也大有文章可做。第三,未来10年,河南省大约可以转移农村人口进城1000万人,如果能够使这些居民在城镇安居乐业以后,我们在制度层面大胆创新,通过利益机制保障其生产和生活,使他们顺利转换在农村的宅基地为城镇建设或工业用地的话,也能够腾出城镇或者工业发展用地约150万亩。第四,按照国土资源部门这些年行之有效的土地资源整理的经验,在投入有保障的情况下,未来10年整治复垦工矿废弃地、废旧砖瓦窑等大约可以提供可用土地资源100万亩。这几项相加,大约可以有1000万亩的可利用土地资源。而如果用这些土地资源进行城镇建设的话,按照人均占有10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就可以容纳6000万人以上,基本上可以解决河南省现有全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用地。所以,我们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保住现有的耕地规模,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可能性是有的。

三、探索路子

在以上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的难点是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第一,改革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议尽快开放农村土地市场,让农村土地能够顺利上市交易,把农村土地资源交易与城镇土地资源交易并轨,通过正常的利益机制,彻底盘活农村低效利用或者没有利用的宅基地,为城镇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市发展提供应有的土地资源,也为国家土地法的修改完善探索具体的路子。第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全面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在总结新乡、义马、舞钢、新密等地经验的基础上,以农民自愿为前提,通过科学的规划,在地方财政资金允许的县、乡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既改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提高农村住宅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农村居民点占用土地资源数量,为工业化、城镇化筹备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居民就地转移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三,建立健全土地整理补偿机制,促进耕地后备资源复耕。尽管我们制定有非常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仍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为了真正做到占补平衡,必须每年不断地整理出一部分耕地。这是长远大计,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增加投入,保障新增耕地者的利益。第四,探索开辟新的土地利用模式,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参考国内外土地利用模式,像美国康奈尔大学、台湾文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完全建在山上,欧洲有不少著名城镇也都建在山上,均节约了大量建设用地;济源市、焦作市利用临近山区的特殊优势,已经探索而且富有成效的“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一些荒山未利用土地上巧做文章,建设工业集聚区和大型工业项目,大量节约了常规的工业用地;商丘市在修建商丘至周口、商丘至亳州等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采取合理选址、降低路基、增加涵洞和从河滩取土等方法,创造了大型建设项目节地1万余亩的佳绩;各地已经初步推广应用的建设多层工业标准厂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模式;等等。

张占仓,男,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郑州450002)。

猜你喜欢

三化宅基地工业化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