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2011-02-21毛玉美

东岳论丛 2011年4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工农大众化

毛玉美

(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毛玉美

(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以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本,注重在变革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表现在:把保障大众利益与教育引导大众相结合,以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把满足大众的感情需要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相结合,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把知识分子的工农化与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相结合,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嫁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大众;实践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使马克思主义走进人民大众的实践,成为他们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能够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①。也就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于人民大众,就必须使这一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联系,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需要相联系,使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毛泽东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意识到这一问题,上世纪 20年代,他在家乡调查研究农民运动时,就发现农民在对待“洋文化”和“土文化”的态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心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记叙了他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变化:“‘洋学堂’,农民是一向看不惯的。我从前做学生时,回乡看见农民反对‘洋学堂’,也和一般‘洋学生’、‘洋教习’一鼻孔出气,站在洋学堂的利益上面,总觉得农民未免有些不对。民国十四年在乡下住了半年,这时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才明白我是错了,农民的道理是对的。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小学教师对待农民的态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农民的帮助者,反而变成了农民所讨厌的人。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宁欢迎私塾老师,不欢迎小学教员。如今他们却大办其夜校,名之曰农民学校。……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②。

在这里,毛泽东揭示了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从逻辑理性的角度看,当时的“洋文化”代表着“科学”与“民主”,而“土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农民为了求得解放,应该欢迎“洋”的东西而反对“土”的东西。但从农民实际的文化认同来看,他们又排斥“洋文化”,欢迎“土文化”。为什么农民对先进的“洋文化”不予认同,反而排斥呢?毛泽东讲了两点原因:一是教育的内容与农民的需要不相适应,教材说的都是城里的东西,和农民的所思、所想、愿望、所求无法对接;二是教育者在教育的形式上态度生硬、感情冷漠,不是以帮助者的姿态,而是轻蔑的态度对待农民,结果成了农民所讨厌的人。所以,毛泽东从农村教育的实践得到启示:如果洋的东西不能进入农民自己的生活,不能成为农民意识到的需要的东西,而且在形式上,洋的东西如果以冷冰冰的态度甚至是轻蔑的态度对待农民,农民从感情上和心理上就不会欢迎它,即使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文化对农民是有益的。

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外来的“洋文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广泛传播,也存在着“洋”与“土”的结合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和人民大众的实践需要相联系,如果不是通过社会的变革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百分八十的农民意识到它确实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就不会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因为人民大众往往从他们关切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毛泽东十分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思考知识传播与文化认同的整合问题,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与农村的革命变革、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农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和文化水平的结合问题。这正是毛泽东能够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之大众化的原因所在。在这里,毛泽东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精英们把文化革命作为中国社会唯一出路的片面看法。他认为,纯粹的文化启蒙教育不能抓住中国民众的心理和需求,只有在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革命的实践中,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新的文化理论才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由此可见,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民众的直接灌输方式,也不是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到中国革命实践的教条主义方式,而是从中国民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改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实践出发,在不断实现人民大众利益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

二、把保障大众利益与教育引导大众相结合,以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毛泽东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他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③。民主革命中,毛泽东把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作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基础,把土地制度的改革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他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农民通过土地革命的形式获得土地的权利。1931年 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解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在土地制度改革中,毛泽东没有照搬苏俄土地国有的土地政策,而是从中国农民的切身需要出发,不仅给予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而且给予农民以土地所有权,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从而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对党的政策的认同。除了满足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对土地的需要外,毛泽东还注重改善农民生活,尽可能满足农民的当前利益。他要求党员干部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丝毫不能疏忽,不能看轻。要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他批评了有些人只知向人民要东西,而不知道给人民以东西的官僚主义做法,认为只要我们做好了“给人民以东西”的工作,帮助人民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物质福利,提高了文化,再去做“向人民要东西”的工作时,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毛泽东还注重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通过农村调查,毛泽东认识到,“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④。1930年 5月,在《寻乌调查》中发现,寻乌县不识字的人约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六十。高小学生大部分是小地主子弟,中学生全部都是地主子弟,大学生中大多数出于大中地主阶级⑤。毛泽东认为,农民只所以没有文化,是因为地主霸占着农村的文化教育阵地。农民要在文化教育方面翻身,必须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建立工农政权,并取消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所以,毛泽东在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胜利后,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创办了各种小学、夜校、半日学校等。在寻乌南半县,“学校及学生数比旧时国民学校增多一倍。小孩子们说:‘若不是土地革命我们没有书读’”⑥。在长冈乡,有列宁小学四个,夜校九个,“全乡十六至四十五的青年壮年共四百一十三人,大多数进了夜校,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同志’也有少数来读的。群众非常欢迎,说‘夜校顶好’”⑦。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唤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为工农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保障人民大众需要和利益的同时,毛泽东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引导。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长沙泥木业工人的大罢工和韶山的农民运动等。在斗争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和命运,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启蒙教育。当工农群众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压迫时,毛泽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他们讲述世界上为什么存在着贫富差距,启发农民的阶级意识。毛泽东非常重视在党内、军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比如,在井冈山时期着重解决边界各县党内存在的严重的地方主义和土客籍之间的矛盾,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认识社会,分清革命的敌我友。在古田会议的决议中,毛泽东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的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等八种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提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红四军的党内教育。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创立到四十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始终注重对党和军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克服小农意识的影响和危害。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土地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实践中,从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把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组织动员民众、教育引导民众相结合,从而赢得了民心,动员了民众,把人民大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获得解放的人民大众,积极支持革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三、把满足大众的感情需要与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相结合,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首先,从“冷冰冰”到“与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接受理论认为,情感是接受调控系统的基本要素。情感可以激活接受主体,并使接受主体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如果一种理论的宣传者、传播者以冷冰冰的态度对待接受主体,那么这种理论很难得到接受主体在心理上的认同。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改变了“洋文化”的传播者以冷冰冰的态度对待农民的做法,提出要尊重大众的感情需要,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所谓“打成一片”,就是要使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了解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语言习惯,研究他们关心的问题,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只有走进他们,了解和熟悉他们,才能对他们产生感情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人民大众中产生亲和力、吸引力。因此,毛泽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兴趣,要把百姓视为可敬的先生,自己甘当小学生。这样就很容易与群众的思想产生共鸣,群众也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

其次,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必须学会群众的语言。这是与群众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的有效方法。毛泽东认为,学会群众的语言,一是要听懂群众的语言,二是要学会使用群众的语言。他说,和群众讲话,要有人情味,要以“拉家常”、开座谈会的方式,关心、了解群众,摸透、摸清群众的想法和需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绪和心境。我们所讲出来的话,要能够反映群众的心声,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能够真正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去,这才是为群众所欢迎的群众语言。他强调:“言语必须接近民众”,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

再次,根据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创办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针对根据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创办了工农夜校、学校、识字班、俱乐部、列宁室、墙报等教育形式,对工农群众进行文化扫盲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根据群众的接受能力,毛泽东还倡导运用歌曲、戏曲、口号、书画、秧歌等形式,对工农群众进行更广泛的文化教育及马克思主义教育。他认为,不识字的士兵和群众,他们看不懂书报,但是却能看得懂戏曲、秧歌,听得懂歌曲、口号,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抗战时期,建立了抗大、陕公、党校、马列学院、鲁艺、青训班、女大、工人学校、卫生学校、通讯学校、组织部训练 <班 >、行政人员训练班、边区党校,鲁迅师范、边区中学、鲁迅小学、儿童保育院等 17所学校,系统地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运用的教育。除此以外,毛泽东还特别重视报纸、刊物等传播媒体的作用。他说:“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⑧。要打破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井里虾蟆井里跳的现象”,举办《时事简报》是一种好的办法⑨。他强调办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内容要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由国内到国外;方法要通俗化、本土化、民族化。他要求地方的《时事简报》要完全用本地的土话,不会写本地土话,也要用十分浅白的普通话。

总之,毛泽东通过把满足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需要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思想统一,情感交融,语言相通,再加之传播方式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大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的亲和力、吸引力。

四、把知识分子的工农化与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相结合,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嫁接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理论掌握于群众。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中国人民大众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变成物质的东西,才能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那么,被中国人民大众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呢?毛泽东认为,我们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假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科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和个别原理;是能够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被中国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理论,而不是僵化的教条。所以,人民大众要掌握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实现途径,就是培养一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桥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嫁接。这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⑩。毛泽东依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党内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和从事实际工作的人,认为他们都存在着缺陷。从事理论工作的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又缺乏理论知识。于是,毛泽东给党内的这两种人开出了诊断的“药方”:必须实现二者的结合,即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有工作经验的人向理论方面学习。这就是后来毛泽东倡导的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化。

毛泽东要求有书本知识的干部要放下知识的架子,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中去,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他说:“我们如果把教条主义克服了,就可以使有书本知识的干部,愿意和有经验的干部相结合,愿意从事实际事物的研究,可以产生许多理论和经验结合的良好的工作者,可以产生一些真正的理论家。”有实际经验的工农干部要学理论,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才可以不把局部的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我们现在着重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没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毛泽东把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化,作为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嫁接的有效途径。

抗战时期,毛泽东再次提出了二者的结合。1939年 12月,毛泽东针对当时根据地一部分军队干部对知识分子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为中央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他提出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强调吸收他们的同时,毛泽东提出要教育他们,带领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克服弱点,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使他们同老党员老干部、同工农党员融洽起来。同时,切实地鼓励工农干部加紧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

毛泽东努力促使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化,其目的就是使党员干部摆脱主观主义的束缚,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使他们真正担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嫁接。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化,就从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大众的关系上,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总之,以大众的需要为本位,在变革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9页。

②④《毛泽东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39-40页,第 3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467页。

⑤⑥⑦⑧⑨《毛泽东文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224-225页,第 227页,第 307页,第 260页,第 260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814页。

[责任编辑:韩肖奉]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11)04-0133-04

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178)。

毛玉美,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工农大众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设计为人民服务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
先进性别文化的凝练与大众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