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2011-02-21牟智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5期
关键词:创设学科情境

牟智佳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牟智佳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将信息技术艺术地整合到学校的教学中,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硬件设施大幅增长,应用大大落后于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分析和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能力素质,有助于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和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到现在已有近10年的时间,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误区。此时回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总结现有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构建整合的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所言:“硬件设施和校园网的建设投入了很大的资金,80%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其余的20%一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一部分用于辅助教学,真正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育深化改革的不足5%,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并未体现高效益。”[1]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并未落到实处,整合仍处在一种浅层次上。

当然,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开设,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但是校园网工程的大量投资若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门课的效益上,那样的效益与投入比就极不相称了。如果只是为了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每所学校就不必在校园网的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了。

因此,能否将技术艺术地整合到学校的教学中,从而促进教育深化改革,提高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益需要在提升各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两方面下大力气。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1.整合认识上的误区

(1)对“信息技术”、“整合”等概念的误解

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等概念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通常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幻灯片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仪器设备就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课堂电子化”、“教案电子化”、“教材电子化”。殊不知,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有关的技术,它不同于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它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方法和思想。

(2)对整合目的的“浅层次”认识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的简化为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改变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大多数教师的“共识”。这样的“共识”仅仅体现了整合初期的特征。在这段“浅层次”整合期内,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来应用于教学中。而“深层次”整合却需要将信息技术艺术地融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使之成为学科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外在结合变成一种内在整合,从而营造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

(3)过分推崇信息技术

根据人认识新事物的特点,对新事物认可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往往只会看到它的积极功效而忽视其消极作用。信息技术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还是新事物,因而,在肯定它的教学效果之后,容易导致只看到信息技术给学科课程带来的种种“优势”,从而会产生一些片面的看法。比如,认为信息技术对所有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一种“超越”,因而在思想上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排斥心理;认为在授课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比不用要“时髦”,“有”比“没有”要好等等。[2]但是,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2.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错误理解

(1)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阵营中的 “主力军”。而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意识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分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一些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理解不深的教师中普遍存在。

(2)“人灌”演变为“电灌”,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当前,在软、硬件设施有保障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已经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却多停留于“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给教与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实践中仍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常常只顾一路“点击”,展示课件中大量的教学内容,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大量的信息“轰击”下产生认知负荷,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被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1)创设教学情境时,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有效地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创设情境”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及作用,忽视了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分注重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以致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支持就感觉无法创设情境。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法:运用适当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情境,由教师讲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故事、案例,提出一个问题都可以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2)师生情感交流冷漠化

在加强对 “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下,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都能做到或有意识做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不能将其作为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这些精神层面的培养融于课堂教学中。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以“主体间”的思维范式作为指导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得到发挥和提升不仅是推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做客体,后者把学生当做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都是“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学生被作为一个客体对象来对待。[3]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

2.将混合式学习理论融入到整合中

混合式学习是混合了 “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和在线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技术形式的优势,混合使用多种学习环境,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混合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部分相加大于总体”的混合。[4]这些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各自有其特长,单独在教学中使用某一种,都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里实施混合式学习所得到的大于总体的结果就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实现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创新人才培养。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

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结构来进行。“学教并重”教学理论目前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理论根据。[1]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 “自主、探究、协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4.建立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做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5.改变考试评价方式,调整教育教学的系统规范

应试教育的教学系统规范是以高考升学率为价值导向的,这个背景下的整合实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作为整合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高考中属于边缘课程,广大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育更是不重视,导致学科教师缺乏整合的内在驱动力;再加上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整合效果存在一定的疑问,导致各科教师在整合实践过程中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因此,提高信息技术在高考中的权重,调整教育教学中的相关系统规范,成为整合走过“高原区”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今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更趋向于一种文化渗透,使教学中的整合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既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又要善于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深入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艺术地整合到课程中,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5-19.

[2]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66-69.

[3]张立国.从“教学结构”到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对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哲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6):19-21.

[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王天鹏)

G423

A

1673-8454(2011)10-0018-03

猜你喜欢

创设学科情境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