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特殊学生“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11-02-20曹艳霞徐国富
曹艳霞, 徐国富
(1.榆林学院体育系, 陕西 榆林 71900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系, 陕西 西安 710071)
0 引 言
我国的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努力促进教育均衡、保障教育公平、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生理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在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形势下,经过自身的艰辛努力跨入了大学校门.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校园中伤、残、病、体弱及特殊体形等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诸多研究调查表明,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大多处于流于形式、“得过且过”的状态,身体的部分功能短时或长期残缺甚至丧失,加之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充分的照顾,从而使其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被剥夺,这是为数众多的特殊需要学生大学体育教育的真实写照[1].
现代社会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和谐统一,是全体国民德智体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是每个人接受基本教育的绝对平等与不同兴趣类型和能力水平的人接受不同层面教育的相对平等的结合[2].本文从生命关怀的角度出发,寻找现实存在的问题,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旨在为高校的特殊学生群体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
1 普通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规律以及教学条件而设计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教学程序[3].目前我国高校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单设保健班、随班就读和免修体育3种.以单设保健班形式的最普遍,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少应该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学生时常被排除在特殊学生群体之外,只能在普通班级与正常学生一样勉为其难地接受对他们来说力不从心的体育教育;二是“标签”的存在和与普通学生之间交互活动较少对某些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随班就读是一种高期望值的教育;它必须源于全社会对特殊人群的理解和关怀,另外它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考评办法的调整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免修体育更是一种最为不负责任的逃避方式,把特殊需要学生拒绝在体育场域之外,有悖于大学体育的实质[4].
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构建了普通高校特殊学生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特殊学生“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体系
该教学模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一体化层面,是指在教育观念和目标定位上的一致性,在各体育过程上的统一协调性.高校的各个部门对体育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以及高校体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形成一致的认识,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这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基本保证.其次是活动体系层面,摈弃僵化的学科、课程观,代之以开放、发展的活动观,把作为课程的体育过程和作为活动的体育过程融为一体,从而创造一种全新、充满活力的高校体育活动网络体系.其特点在于将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看成是一个整体,强调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广泛结合;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通过体育“课内外一 体”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加深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认识,也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意识,从而有助于强化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
2 普通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特殊学生群体的确定
教育的过程是形成人的过程,确定教育的对象,是确定教育学研究方法和建构教育学方法的根本前提、客观依据、逻辑支点及其评价的最高尺度和检验的终极标准,因此对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确定是进行特殊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殊体育教育对象的范围,一般以特殊教育的对象划分为准.特殊教育需要的概念是“如果一个人有学习困难而需要特殊教育设施,那么,这个人就有特殊教育需要”,这里既包括了感觉、运动器官缺陷和心理发展、智力缺陷的残疾人,又包括有某些暂时的、经过环境和教育条件改变就可克服困难的人.这种分类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改革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其宗旨在于把生理的、心理的、智能的、长期的和暂短的问题,全面纳入视野,既要消除障碍,又要避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按照这种分类,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对象不仅包括有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如有残障或通过医学检查有各种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和手术后或病愈恢复期学生,还包括个别因肥胖或瘦弱运动困难的学生、高龄学生以及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图2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学三级管理图
2.2 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
如何对高校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是人员分散且个体差异显著.他们人数少,零星地分散在各个院系,又因身体条件各异,存在着不同的运动障碍,全校统一时间组织教学有一定难度.二是独立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弱,教学风险高.一方面由于我国特殊教育的落后,导致大多数特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没有得到较系统的体育教育,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欠缺,对体育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又由于学校经费不足,不能给特殊学生提供更优越的环境和更多的帮助,使本身就具有较高风险的体育教学安全更难保障.第三,高校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高校特殊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发生焦虑、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大学生.这就需要管理者倾注更高的热情和关心.
针对高校特殊学生的这些特征,我们设计出三级管理机构,如图2所示.第一级为校级,承担特殊学生健康教育的规划、协调和指导职能,为教学提供保障,由指定的一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第二级为体育系(部)和校医院,在两个单位的配合下成立特殊学生体育与健康中心,主体成员为体育教师和校医,负责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另外吸收一些志愿者、体育特长生以及学生干部等组成的辅助人员,帮助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第三级为教育的对象即特殊体育需求的学生.
2.3 人力资源库建设
特殊学生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校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学识、能力以及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作为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能力:对不同运动障碍有所了解;能够选择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残疾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修改;对特殊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及良好的态度.作为校医,除了做好学生的病情鉴定、医疗监测、急性运动损伤处理等工作外,还要协助体育教师做好运动处方的制定与调整以及个别学生的康复治疗工作.出台志愿者服务条例,引导、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对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在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形成“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援助活动,不但可以促进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而且给广大普通学生提供了滋养心灵实践的机会,有利于人人学会关心、学会接受爱心的健康人际关系环境的塑造.另外,动员体育特长生、社会指导员、学生干部以及同宿舍人员和好友等加入到帮助特殊学生的行列中来,使特殊学生无论在课内课外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大家的支持和关爱,从而提高自信心和进取心.
2.4 运动处方教学与医疗监测
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制订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教师将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及自评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6].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负荷与强度的制定都要以严格的医学检查为基准,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也要加以医务监督,定期做好学生的身体检查工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学生的身体反应情况,进而调整运动处方的内容.对特殊学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以针对每个特殊学生的身体条件进行因材施教;二是教学过程的动态性.通过定期对学生的身体检查、运动能力测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从而调整处方内容;三是安全与实效性.运动处方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保障残疾学生运动的安全和教学的实效;四是发挥教学团队作用.所有教师参与运动处方的制定,发挥其团队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对学生多人的教学局面.
2.5 课余体育活动与训练竞赛
通过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和训练竞赛,不但对高校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机体康复与改善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完善人格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要真正从特殊学生需要的角度考虑,在组织普通大学生的群体活动时,通过改变规则、拓展项目等方法,尽可能地让特殊学生也加入进来.比如在学校运动会上为肢体残缺者增设适宜的残疾人运动项目,为肥胖者设立一些体现体重优势的项目等;开展特殊学生课余竞赛训练,组织参加各种特殊体育运动比赛等;开展一些塑造和谐校园健身活动等.与此同时,可成立特殊学生体育组织、协会,承担起特殊学生群体群众体育活动的规划、协调和指导职能,为特殊学生提供切实而有效的服务.
2.6 心理卫生教育与健康咨询
心理卫生教育与健康咨询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在其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还尚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水平,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并迅速向成人过渡的急剧变化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问题.另外,作为身体运动有障碍的人,由于在行动和生活上与健全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社会上个别人对残疾人的误解和歧视,造成了他们与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隔离,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相比其他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咨询,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学的锻炼与调控方法,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2.7 考核评价
针对特殊学生的身心情况,体育考核评价应从健身角度出发,注重体育能力的测评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体育能力测评包括创造能力、自我锻炼与评价能力、适应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多方面.学习过程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以及进一步的努力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锻炼习惯.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有效的自我锻炼,就应该是一名体育合格的学生,而不应该简单地在毕业成绩一栏中填写一个“保健”的标志.
3 结束语
体育教育的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护与培育.加强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在倡导塑造和谐校园的今天,关注校园弱势群体的需要更具有时代意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普通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参考.在此,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加大学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学的监管力度,在投资建设上应对特殊学生健身设施方面有所倾斜.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医疗保健工作者应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体质的测评与监控,研制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73.
[2] 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25-29.
[3] 田继宗.运动处方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1.
[4] 吴燕丹,黄汉升.我国高校特殊需要学生体育教育三种模式的分析与审视——基于生命关怀的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16-20.
[5] 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56.
[6] 田继宗,石 雷.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学刊,200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