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

2011-02-20李书伟刘绍娜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11期
关键词:工程能力教育

李书伟 刘绍娜

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

李书伟 刘绍娜

盐城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布点实施,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实践教育。根据社会现实和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状,探索提高实践教育水平的措施,进行实践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素质教育

Abstract: “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anding Engineers” of China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e the function and the state of practical education;research into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actical education; reform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to hav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to have higher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education of talents; practic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截至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缺乏,是当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批评之一,也是当今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之一,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2010年6月教育部批准61所高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

1 实践教育的作用

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实践教育,为突出应用,加强学生工程意识、背景和能力的培养,实践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更为举足轻重。

1.1 促进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点。实践教育的作用在于从问题开始训练研究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亲身感知、实践设想、突破创新的机会, 在探索发现、验证假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实践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使大学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条件。

1.2 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1.3 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关键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情况日趋严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的同时,引发了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裁员甚至破产,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出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层次和质量。在有一大批毕业生求职无门的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在感慨招不到理想的大学毕业生, 而近年的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率逐年赶超本科生,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突出地体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缺失,加强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举措。

2 实践教育的现状

当前工科教育不尽如人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系统化传授与验证为主线,工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零散,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特别是动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其中主要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术、重验证轻创新。多数学校安排的实验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手较少,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实际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各有其不同的规律。对创新型人才来说,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当然实践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但集中教育阶段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工作阶段中不可得的。

2.2 教师缺乏工程经历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中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重越来越小, 与教育要求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高校毕业生,他们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工程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人事制度的限制, 学校与企业间相互兼职难于操作。

2.3 学生缺乏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的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从小学到中学,接受的是长期、全面的应试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做题机器、考试机器,知识不全面,缺乏实际动手动脑能力, 缺乏自主思维,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也缺乏某些品德。

2.4 产学结合困难

从教育与外部的关系来看,经济与产业依靠教育不够,院校面向企业也不够,缺乏产学合作,影响了工程教育的发展。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实践教育,而实践需要条件,因此各国的工程教育中与产业结合都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20世纪60年代产学结合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量引进国外技术,企业对与学校和科研单位结合兴趣不大。由于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认为人才可以从市场上获取,没有必要与学校建立关系,因此产学结合逐渐陷入困境,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实习,大学生的生产实习越来越困难。当然,行业院校与所属的产业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联系。但在近期变化中,不少工科院校与产业部门的关系从行政上被切断,产学结合由此遇到了更加严重的困难。

从学校这方面来说,如何设计实践课程,使学生到企业去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而不是“添乱”,这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产业方面要理解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如果缺少产业合作,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企业也找不到可用的人才,这是全社会的损失,从这个角度讲,积极开展产学合作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3 提高实践教育水平的实践与构想

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1 更新观念,进行教学改革

应该按照面向工程、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改革思路进行院校工程教育改革。其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样化、高质量的院校工程教育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要坚持“面向工程”的办学方向。应根据现代工程师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等要求组织工程实践教育,要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从专业和教学两方面进行结构调整。其一,要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调整专业结构,逐步提高与技术产业相关的新兴专业的比重,适度加强与资源和人口特点密切相关的专业,又不可过于削弱基础产业所必需的传统专业。其二,要改革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教育;拓宽专业面,走大专业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道路;适度充实经济、管理、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2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工程教育的关键。学校要大力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打造一支素质、能力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知识应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特有的素质要求。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校内专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并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具备很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研发能力。企业兼职教师应聘请高水平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参加学校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等,联合指导学生的企业实习。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既鼓励有实践经验、有学术水平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任教,又鼓励工科教师到企业兼职,应建立工科类专业教师接受工程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另外,引导教师形成教学和科研团队,发挥知识技能互补、相互学习提高等团队作用。

3.3 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1)高校应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来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实验内容不能多是演示性、认识性实验,而应该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我们申请的国家财政部教学实验平台项目—“汽车类教学实验中心”已获批,项目将按汽车技术基础实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地方汽车产业急需人才实践等4个平台建设。引进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念, 特别是实验室开放机制和提高教师创新意识的措施, 使实验室和学校得以同步发展。

(2)高校应大力推进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是构建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高院校办学效益的一个战略性措施。建设一批生产实习与工程设计的实践基地,为院校提供实习基地,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我们建立了江苏悦达集团(乘用车、专用车和拖拉机等)、江苏江淮动力集团(汽油机和柴油机)、中大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内燃机及新能源客车)、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苏森风汽车集团等校外实习基地。

3.4 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结构,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训练为依托,以精练理论教学、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突破口,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形成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基础类实验课程、应用类实践课程外,还应增加创新、综合类课程,如创新设计实验、产品创意设计实践和综合实验等课程。学生主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设计制作, 主要训练学生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动手设计的能力。注重实践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鼓励、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延伸,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知识获取。

3.5 加强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让广大的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最新的技术成果, 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 丰富实践经验,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 通过企业走向社会, 及时得到社会需求信息, 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及时地将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中, 适时地调整和充实实践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切实做好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搭建好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43

[2] 黄值,郭见彩.实践教育与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2:63~65

[3] 许继安.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实践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0,1:217~218

[4] 朱高峰.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12:1~4

[5] 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4:3~7

[6] 王春.北欧国家创新体系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11: 8~9

[7] 朱威同.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11 : 10~12

[8] 宋景华,高珊.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96~99

A ref ection on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under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Li Shuwei, Liu Shaona
Yancheng institud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China

2011-01-11 稿件编号:1101047

李书伟,本科,高级工程师,实验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工程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