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拓展教学的“原点”
2011-02-20崔国明
崔国明
拓展教学因其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新宠,颇为时尚和流行,很多语文教师也都能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拓展教学。合理组织一些拓展教学,会使学生受益良多。但是,拓展不是野马脱缰,不是天马行空,它应该始终为一条“线”所牵,这条“线”应该是教学的内容和思维。因此,内容和思维应该是拓展教学的两个“原点”。
拓展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围绕课堂所学内容,扩展教学内容,以加深对课内所学内容的掌握。因此,从拓展教学的内容来说,其“原点”应该是课内所学。只有沿着这个“点”适当向外辐射,这样的拓展才可能是有效的。
内容的“原点”强调“以外养内”。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泛滥着一种“超链接”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在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语言文字的品味上的投入不够,甚至有的还是走马观花,但却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消耗在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花样繁多的活动上。教学拓展是开展了,但未必是有效的。为此,语文教学方面的拓展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是“重与轻”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内所学应该是“本”,延伸迁移应该是“末”,这中间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轻课内重课外。如果过分拓展教学内容,注意课外内容的补充、迁移,就会有舍本逐末之嫌,事倍功半。尽管语文教学确实需要“内外兼修”,但在拓展教学的初始阶段,似乎还是要走“以外养内”之路为好。
二是“远与近”的关系。拓展教学不能“扯”得离教学内容太远,一味地向“高”“远”方向迁移延伸,则有可能会淡忘甚至忽视教学的本体而将主要精力用于课外。如果本来基础就不牢固,再一味地拔高,就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靠船下篙”更为实际一些,因为拓展教学并不因距离“原点”越远效果越好。
三是“多与少”的关系。拓展教学不能冲淡主题。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用时的“量”上来看,课内教学的内容是我们着力要完成的任务,理应占“多”的一面,而牵进的课外内容以及教学用时只能是那“少”的一面,两者的关系绝不能颠倒。并且,这“少”的一面也要尽可能地为“多”的一面服务,而不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张皮。
一位教师在教朱自清的《春》时,用了20多分钟带领学生匆匆归纳出了课文“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几大块内容之后,接下来运用多媒体手段,轻点鼠标,向学生展示了十几幅描绘春天的画面和描写的文字。画面一幅接一幅,真可谓扑面而来,的确很美,课堂气氛也热热闹闹。但是在这里,教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似乎不够明确,而这些拓展出来的内容,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课文,也丝毫谈不上有思维的跃动。这似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因为我觉得拓展的“原点”意识没有体现,轻重、远近、多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理清,等于是半节课的“美图欣赏”。
拓展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二是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因此,拓展教学的另一个“原点”应该是思维。
思维的“原点”要求“以内养外”。延伸性和创造性是思维的两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思维的方式,最终养成一种思维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需要拓展,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本身。所以,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拓展教学要由内而外,要运用课内所学,解决课堂以外遇到的问题。
拓展教学中思维的“以内养外”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体现出一种思维的跨度。拓展教学强调由此及彼,从“此”到“彼”的过程就要留有思维的空间,这其间的跨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甚至没有空间。跨度太大易让学生受挫,跨度太小易让学生没有成就感。所以在拓展时,需要合理设计思维的跨度,以便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是要尽可能增进思维的深度。“思维对某一特定对象所反映出来的准确程度和深刻程度表明了思维的深度”。语文教学应在立足文本、领悟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将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比文本更广阔的空间。这无疑会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也会对文本的解读产生积极的意义。而注重学生思维深度的拓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要着力于锻造思维的强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正确处理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于其中的思维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其次还要适当迁移,变单向为多向,瞄准学生思维的“就近发展区”,加大思维训练的密度,从而锻造思维的强度。
“接受美学”的教育方法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发。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补白”,既能增强学生的想象,更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精巧的构思,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让人惊叹不已,它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小说那“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的悬念式结尾一直为人所称道,小说至此也就戛然而止了。但我们知道,这仅仅是艺术创作上的结尾,而远不是生活的结束。在小说中,在教育部的那场舞会上,玛蒂尔德为她的“一夜风流”付出了“十年辛酸”的昂贵代价——她丢失了好友珍妮的那串项链!尽管从小说创作的层面来看,玛蒂尔德不可能不丢失那串项链,但怎么就凭白无故地是让玛蒂尔德而不是其他人丢失呢?又是怎么丢失的?这是小说的一个悬念,从教学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进行深究,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暂时中断故事原有的情节,引导学生作这样几个方面的思考:
①假如在教育部的舞会上,玛蒂尔德并没有丢失那串项链,那她后半生的生活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②假如在教育部的舞会上,玛蒂尔德的确是丢失了那串项链,但如果她能够鼓起勇气把真相告诉好友珍妮,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结局呢?
在教学中,如果以上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下得到了切实而有效的解决,那我们所进行的拓展教学也就有了收获。因为它既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反过来又会帮助读者对文本特别是玛蒂尔德的人物性格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所以,内容和思维,既是拓展教学的“原点”,也应该是拓展教学的归宿点;拓展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拓宽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