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理学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效果
2011-02-20于建渤王洪伟李志强
于建渤,王洪伟,岳 辉,曹 永,李志强
牡丹江医学院病理教研室,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教学质量是确保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优秀的教师素质是实现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病理学专业内容广博,与多个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关系密切,导致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因此,如何加强病理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是病理专业资深教师的重要任务。
1 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1.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为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有较深的病理学造诣,不断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同时,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满足于“一桶水”的教人者变为终身学习者[1]。因此,教师不能仅依赖于指定的教材,还需要拓展病理学知识,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并阅读专业科研文献,充分利用病理网络资源。为了使这种学习不流于形式,教研室每月安排一至两次讲座和学习报告,既可以检查青年教师的学习情况,又能够互通有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1 拓展病理学专业书籍 国内外优秀的病理学教材种类较多,如研究生病理学教材和Robbins Basic Pathology 8th等,这些书籍在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前沿进展方面的讲解十分细致,可以弥补五年制病理学教材的不足;外科病理诊断书籍侧重于临床,加强这类书籍的学习可以促进青年教师临床病理联系的运用。为督促青年教师学习,教研室要求青年教师加强病理专业书籍的学习,尤其是七年制病理学教材,并定期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1.1.2 阅读科研文献 教研室订阅了中华病理学等十余种杂志,为青年教师阅读专业科研文献提供条件,并鼓励他们将科研进展带入课堂,既能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又能促使学生认识到医学是一门科研学科,使之早日形成科研意识。
1.1.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要求青年教师经常登录国内知名高校的国家级病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以及病理学专业网络论坛,学习他人的长处,获取典型的临床病理案例,从而达到对现有教材补充的作用。
1.2 鼓励从事科研工作
《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当前的教育理念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本科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并锻炼撰写研究论文,这对促进学生掌握并应用科学方法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2-3]。针对当前的形势,病理教师至少应该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并要从事固定方向的科研工作,既要带领优秀的学生开展科研实验,还要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牡丹江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均是有硕士以上学历,有着固定的研究方向,除了做自己的科研工作,还需要开展本科生创新实验[3]。近些年,教研室努力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包括安排资深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出几个月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等。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充分发挥了科研带动教学的作用。
1.3 加强临床实践
病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临床诊断学科,病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很多高校的病理学教研室有临床实践基地,教师能够参加外科病理诊断,既得到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实例。然而,国内有相当多的医学院校没有临床病理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病理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从事医疗鉴定尸体解剖对训练青年教师从整体水平看待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研室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尸体解剖,并独立阅片和撰写尸检报告的初稿。通过近五年的实践,青年教师的诊断能力显著提高,并为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案例。
2 精心备课
若要成为优秀教师,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是不够的,备课是教师课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4]。集体备课则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5]。在备课过程中,应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2.1 熟练掌握教材,查阅辅助教材和网络资源
首先,教师要完全掌握授课内容,为使授课内容更加全面、完整,还要参考国内外相关病理学教材。其次,为促进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和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教师要复习课堂内容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再次,在学科知识进展方面,可通过文献阅读和网络搜索获取相关信息,以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如肿瘤发生机制涉及端粒酶,授课时可简介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的科研事迹;在讲授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时,介绍澳大利亚病理学家沃伦和内科医师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并以身试菌的故事;在学习急性髓性白血病时,可以讲授王振义教授和陈竺教授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成功治疗白血病的事迹。通过精心的备课,难以记忆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科学家也不再是难记的名称,而成为一个个生动故事的主角,他们的事迹和科学精神将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动力。
2.2 提高课件制作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制作教学课件已经是教师必备的技能。对于病理学这一门形态学科来说,优质课件更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课件的核心内容要与教学大纲一致,要与学生使用的教材相对应;第二,高清晰度、经典的病理图片是优秀课件的重要元素,动画或Flash能够更好地说明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如血栓形成过程、炎症渗出,以及白细胞的作用机制等;第三,好的课件相当于电子教案,课件中的内容要精炼,对于了解内容仅需列出提纲,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则要重点说明。因此,要求青年教师学习课件制作,学习图片处理技术,并由资深教师点评,鼓励参加课件制作比赛,通过以上方式,青年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2.3 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好教师的教学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教授知识[6]。因此,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课之前,教师应根据所讲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如在各论教学时,比较适合使用设问解疑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在课前要安排好在何处设问,何处插入病例,要将整个授课过程安排好,然而,也要根据授课时学生的反应做出适当的调整[7]。此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过程也要有所差别:如影像诊断专业,可以减少对病理组织图片的讲解,多加入一些大体图片和影像资料;而对临床医学专业,应该多使用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师经常听本专业资深教师的理论课,或听其他专业教学名师的课,学习老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博采众家之长。
3 专心授课,把握每个教学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得体的仪表,展示给学生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形象,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教师要精炼语言,表达准确,语音和声调要根据授课内容的变化而抑扬顿挫,突出重点。这一方面,需要青年教师不断地总结分析和长期的锻炼。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沟通,加强掌控课堂秩序和教学气氛的能力,既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不沉闷,又不能放纵学生脱离讨论的主题。因此,教师一定要牢记课前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并根据现实情况加以调节,力图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4 加强人文教育
《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是“坚持德育为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我们所有教师的义务。当今教育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国内外医学教育界所重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8]。因此,病理学教师不能仅仅做一个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牢记“育人”的观念,在授课的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尤其是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病例的总结与分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观,激励学生奋发图强,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质才能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这种专业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往往比社会科学类思想教育课能取得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由于病理学专业在医学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较高的难度,每位病理学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非常艰辛的,作为教研室资深教师若能探索到好的培养方式,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无异于事半功倍。因此,牡丹江医学院通过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精心备课、专心授课和加强人文教育等措施,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学质量评价的成绩也得到显著提升。当然,我们的培养方式也存在着不足,有待于与国内同行的进一步交流学习。
[1]张若冰.高校教师素质的时代特征及自我提高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3):69-71
[2]危晓莉,姚根有.研究型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5):127-128
[3]于建渤,李志强,张晓莉,等.本科生病理学创新实验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82-184
[4]郭双平,李青,黄高昇,等.讲授一堂生动精彩的病理学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13-15
[5]付华,文继舫.病理学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和意义[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8-59
[6]李昱,叶秀峰,米粲.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5):501-503
[7]赵红刚,甘亚平,刘世杰.关于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6):554-557
[8]周利梅,郭苗莉.浅淡如何提高医学教师的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