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2011-02-20黄裕华
黄裕华
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黄裕华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的主要探索者与创造者,实践者与示范者,传承者与传播者,监督者与保障者,但当前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为此提出提高认识、主动参与,率先垂范、榜样引导,结合教学、寻求路径,持之以恒,不断提升是实现途径。
高职文化;专任教师;功能;途径
目前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重增加规模、扩张数量阶段进入到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阶段。高职院校软实力建设是新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动力源泉。而高职文化则是软实力的核心。在先进的高职文化建构中,主体力量的专任教师作用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职文化建设的速度、水平和程度。因此,必须客观、准确分析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科学、全面把握其在高职文化建构中的功能,探索、制定其在高职文化建构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使高职文化建构具有坚实的实践力量。
一、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功能与作用
高职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的、为绝大多数教职工和学生认同和接受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风貌、文化气氛和行为举止。高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育人文化,其宗旨是培育人才。高职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有引导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取向;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追求卓越,形成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习惯,不断成长成才;同化功能,熏陶、影响学生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这些功能必须在专任教师的启迪、示范下能传递,并发生迁移作用。因而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导力量,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是学生教育的主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的主要探索者、创造者
教师是大学的灵魂。大楼、名师、高职精神是一流高职院校的三大要素。作为高职文化核心的高职精神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形成的高职文化的凝练。高职院校的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专任教师是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学习、探索、领会高职理念,根据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知识、技能,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乐业、敬业。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思想、观点、做法、经验,教育教学的风格、特点、作风构成了高职文化的基本元素,成为高职文化具体的内容。没有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就没有高职文化。
2.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的主要实践者、示范者
专任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实践证明在学风、教风、校风的辩证关系中,教风是核心和基础。教风带动学风,教风促成校风。高职文化在形成、巩固、提高的过程中,专任教师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专任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技能上育人,更要在品德上育人、人格上育人,在文化育人。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工作、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勤奋态度、不懈追求,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和帮助,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执着、钻研和领悟,不断演绎、铨释、丰富着高职文化,并以具体、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高职文化的氛围中被塑造、熏陶和培养。
3.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传播者
教师的稳定性强,学生的流动性大是中国高校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制以三年为主,只有个别专业为二年学制。传承和传播高职文化的繁重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专任教师身上。高职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任教师所营造的文化环境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悟逐渐实现“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学生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进行校内实训和实践、校外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在这一过程和环节中接受专任教师传递的高职文化熏陶,职业精神和思想方法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智慧、技能,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情操品德得到陶冶,职业技能得到强化,并把它们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专任教师是高职文化建设的主要监督者、保障者
高职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长期、持续的过程,尤其是学生使认同、接受、同化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训练要达到职业人的素质和要求,其转变是巨大的。入学时的他们对高职教育了解不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存在好高骛远的梦想,其行为举止与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相距甚远。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有体现高职文化精神的教学、教育目标和要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教育具体措施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现学生出现与高职文化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时,专任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制止、教育和引导,以维护高职文化的传播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当前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作用发挥的不足与局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育发展、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当前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的主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
1.对高职文化认识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2]由此“决定了中国高职文化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多样性、使命意识的品性特征。”[3]但因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尽合理,造成高职文化积淀不够深厚,特色与校风尚在形成之中。专任教师较少对高职文化这一隐性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较为普遍的有认为高职文化就是大学文化,主张自由、民主、开放,强调顺其自然,少加干预;认为高职院主要任务还是硬件建设,文化建设可缓一步进行;认为高职文化就是校园文化,主要是开展文体活动;认为高职文化的建构是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教师的责任,与专任教师关系不大。
2.高职文化践行者角色体现不明显
铁打的教师,流水的学生。学校文化营造,校风、学风的形成主要依靠教师言传身教。教风带学风,带校风。在高职文化建设中专任教师示范、身教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高职文化示范作用难以全面承担起来。存在着自身对高职教育的理念、定位理解不够全面、深刻,教学教育过程中把握不准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存在着自身治学不严谨,对本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不全面,对所教课程在现实生产和社会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没有切身的体验,在教学教育中不能很好地将高职文化的应用性、开放性特征展示出来;存在着自身对事业追求、对职业操守、对岗位敬畏或缺,对教育事业、教师职业缺少热诚,对学生缺少真诚关爱,不能在言行举止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高职文化的使命、意识和特征。
3.较少主动参与高职文化建设
在高职教育办学中,文化育人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文化育人是一切教学的应有之义,是一切教学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学的精髓。办好高校教师是根本。专任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职工中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最多的群体,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而是高职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主导力量。但现实中由于专任教师对高职教育和自身功能定位认识上的偏差和模糊,普遍存在不愿意、不参加高职文化建设的情况。有的专任教师对学院的文化建设漠不关心,对高职文化不求甚解,不清楚自身在其中的作用;有的专任教师将自己定位在教书匠的角色上,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只教学,不履行育人的职责;有的专任教师对学院下达的学生教育管理任务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工作推诿,不愿意承担班主任、专业导师等任务。
4.参与高职文化建设的途径尚未找到
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中具有各自的途径和方法,只有根据岗位特点,结合自身的长处,选用适当的参与方式,才能有效推进高职文化建设。目前专任教师在参与高职文化建设途径上还处在探索阶段。有的专任教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只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没有将高职文化的培育、传播和渗透作为本职工作的主要任务,使教学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缺乏灵魂和精神,显得苍白;有的专任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所授课程与高职文化具体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高职文化附加在教学中,缺乏有机结合,显得生硬、机械;有的专任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就是高职文化的缩影和示范,说做不一致,缺乏可信度和感染力,显得空洞、虚化。
三、专任教师在高职文化建构作用实现的主要途径
高职文化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师生员工围绕共同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形式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方能实现。作为教师主体的专任教师必须在高职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性质和特点,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不断探索在高职文化构建中的具体现实途径。专任教师在探索高职文化实现路径中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提高认识,主动参与
这是专任教师发挥在高职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前提和先导。“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4]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切实负起传道授业的光荣职责,注重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类型的高职教育,目前最或缺的是高职文化底蕴。高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如何,将决定着其发展的前程。高职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专任教师,因此专任教师必须承担起塑造高职文化的责任。正如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的:“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师必须是高职文化的培育者、缔造者。专任教师的教学是有灵魂的,它为知识灌注了独特的生命。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道德水平、人文精神、思维方法、心理素质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职业的定位与选择、毕业后的发展路径。这要求专任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做到学业、技能育人,更要在品德上、人格上,文化育人。只有专任教师真正意识到自身在高职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责任,自觉、主动地将高职文化培育和传承融入自己的教学教育过程,富有特色的、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高职文化才能在高职院校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2.率先垂范,榜样引导
专任教师应该是高职文化的实践者、示范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5]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教师要像一盏明灯,给学生以温暖和希望,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这就要求专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本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给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把传播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同实施文化素养教育、把教书工作与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育人目的。专任教师只有自身思想境界提升了,业务素质提高了,职业素养过硬了,在潜意识中注重对高职学生进行高职文化教育,才能在情感上侧重文化教育,在授课、实训上注重文化教育,在专业能力培养上渗透文化教育,使教师寓文于教、学生寓文于学,形成适应当代高职学生特点的全方位的高职文化育人机制。就业教育是高职文化的重要特征,必须将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内化于高职文化之中,让高职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的企业文化熏陶,实现两种文化内涵的对接与融合。因此专任教师就应该是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的专业人才,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及时诊断和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师德,责任心强,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使学生在专业教师身上感受到高职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结合教学,寻求路径
高职文化建设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是高职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并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专任教师在讲授知识、指导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总结出将知识、技能相关的文化内容和职业操守渗透在其中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克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观点和方法,克服知识、技能传授中的狭隘性,拓展知识、技能的广度,揭示知识与智慧、技能与操守之间的联系,引导、培养学生实现对于知识、技能在文化视野的吸收和重组。专任教师在指导课外活动时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的梳理,挖掘各种文化活动的激励和引导功能,使课外文化活动成规模、成体系,达到寓教于乐,融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努力增强课外文化活动育人的效果。这要求专任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材、实训和课外文化活动中的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注重挖掘课程、职业技能实践和课外活动中文化内涵,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方法,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方法、道德品格的培养融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掌握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其知、得其技、悟其道。
4.持之以恒,不断提升
高职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有较长时间的培育、巩固和提高过程。作为高职文化核心的高职精神培育,和作为高职文化基础的学风建设需要多种因素,多方努力共同促进,但专任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性、关键性的作用。培育高职精神和良好的学风需要专任教师领会、掌握高职精神和良好学风的内涵,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切入点,设计适宜的表现形式;需要专任教师从高处着眼,从底处着手,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引导、训练、检查和督促。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高职文化总体上还处在建设期、构建期,专任教师必须有紧迫感和责任感,长期投身于建设的之中,只有这样高职文化构建的任务才能完成。高职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提升过程。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科技执着,敬业精神,严谨作风,教学风范都丰富和演绎着高职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感染和陶冶学生的精神和行为。专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娴熟的职业技能,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转化为高职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完善、提高,使其更具有了一般性和普遍性。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Z].2006-11-16.
[3] 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56.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Z].2004-8-26.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 [Z].2005-1-13.
The Functions and Approaches for Full-time Teachers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UANG Yu-hua
(Fujian Polytechnic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Fu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at full-time teachers fac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claims that full-time teachers are the main explorers and creators, participants and fuglemen, inheritors and transmitters, supervisors and protectors. So it proposes various approaches to realize the goal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participating actively, setting an example, and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learning, seeking paths, persisting and improving constantly.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ull-time Teachers; Function; Approach
(责任编辑:马圳炜)
2011-01-22
黄裕华(1960—),女,山东莱芜人,副研究员。
G718.5
A
1673-1417(2011)01-00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