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机理分析

2011-02-19王千红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6期
关键词:信贷供应链商业银行

王千红

(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上海市 200051)

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机理分析

王千红

(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上海市 200051)

金融产品是沟通银行和小企业的关键桥梁。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无论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还是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金融危机后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提升市场拓展与经营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围绕突破传统信贷配给技术、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文章提出,银行和企业或产业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结合的产物——金融供应链,在交易成本节约、信息共享、监督机制及市场效率等方面,与传统供应链融资相比有了重大改进,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探索商业化模式创新的新领域。

供应链融资;信贷配给;金融供应链;商业银行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群体的冲击,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重点,着力推进大中型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门,引导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专业支行。这是危机压力下的政策冲动,还是银行商业化运营的战略机遇?本文从考察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改进着手,立足商业银行对原有服务小企业功能性缺陷认识的转变,分析从供应链融资到金融供应链所提示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拓展和深化的路径。

一、相关文献综述

供应链融资有别于传统贷款,主要是面向供应链各环节,通过对物流中的货权进行动态监管来实现资金提供方的风险控制,满足急需资金而又难以贷到款的企业的资金需求。从国外实践看,面向供应链的融资服务的提供有两种方式,即以物流为主走向金融的模式,或以金融为主结合物流的模式,而国内的实践与研究则主要是为物流服务向金融服务进行延伸与创新提供选择模式。

供应链融资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源于我国物资经营实践的需求以及生产资料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沿着物资储贷—物资银行—物流银行或物流金融的思路进行讨论。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关于物资银行、物流银行或物流金融的内涵及业务性质。针对1985年四川省内江市物资储贷所的建立和生产资料调剂业务的实践,唐保忠等、[1]陈淮[2]提出了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即通过货币融通的方法调剂物资的流通。这是对我国物资流通最初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物资银行概念的内涵不断深化,并逐渐提出了物流银行乃至物流金融的概念。赵明慎[3]提出物资流通行业创办物资银行,以促进流通社会化。于洋等[4]认为,物资银行业务的实质是存货质押。

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深入,逐步强调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供应链融资问题的探索拓展了物流银行或物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如李毅学等[5]指出,物流金融的实质是物流企业接受银行的委托现场管理质物,银行向借方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的一种业务。任文超[6]、[7]逐步深化了物资银行的内涵,提出物资银行的实质就是对企业所使用的资本支付工具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与结算效率。杨绍辉、[8]储雪俭等、[9]唐少艺[10]认为,物流金融指物流供应商在物流业务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魏文静[11]认为,物流金融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那些既涉及物流企业与货币,又涉及信用关系,企业、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随着资金流对供应链竞争约束力的增强,国内学者开始强调金融服务在促进供应链服务延伸与效率提高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闫琨、[12]闫俊宏[13]等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银行将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多个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张方立[14]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根据具体的交易条件,为供应链上交易层次和交易地位不同的交易主体量身定制的专业金融解决方案。

2.关于供应链管理中融资的具体提供模式选择。罗齐等[15]将融通仓作为一种跨行业的第三方产业高级业态提出。陈祥锋等[16]将融通仓定义拓展为一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系统,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风险管理服务以及这些服务间的组合与互动。于洋等[17]研究了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的两种物资融资运作模式。郑绍庆[18]分析了质押担保融资和信用担保融资两种可供选择的运作模式。储雪俭等[19]总结了代客结算、仓单质押、保兑仓三种模式。李娟等[20]研究了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买方信贷)两种操作方式。

综上,国内学者对供应链融资进行了大量研究,从着眼于物资流动的研究转向对物流与货币流配合中存在问题、方式和管理创新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提炼和把握供应链管理中金融增值服务,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和多样化的操作模式。上述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围绕具体行业中某一类物流的程序和特征展开资金流提供模式的研究较多,而结合供应链集成的特征,运用供应链整合协调的原理,将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综合协调,推进供应链融资一体化的研究较少。

第二,现有研究方案设计大多针对物流企业融资过程中如何通过抵押物的监控服务来获取增值,使得供应链融资现有产品提供局限于传统银行自偿性融资的信用业务,对供应链集成管理中物流、信息流整合下再造的融资方式与机会研究较少。

第三,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着眼于国际贸易、大型物流公司等物流、商流资信较好,投资周期较短的价值流,进行普遍推广的意义不大。特别是对于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过程中将资金流嵌入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的融资机会和创新产品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

二、供应链融资提示了突破传统信贷配给的机会

传统的信贷配给理论是银行筛选信贷客户的依据。银行为实现其配给性均衡而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会因竞争的存在而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整个信贷市场出清。而配给性均衡的出现,表明市场是未出清的。市场之所以未出清,是由于在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处于“弱者”地位。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信贷处于弱者地位的直接原因。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使得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也可以作为信贷市场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因此,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导致信贷市场均衡由初始均衡移动至配给性均衡的内在原因。这也是一直以来银行业信贷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存在功能性缺陷的重要原因。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信贷配给原因的分析为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霍德曼(Hodgman)[21]将违约风险作为信贷配给的原因。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 Weiss)[22]提出了信贷配给产生机制的S-W模型。威廉姆森(Williamson)[23]的研究得出,只要信息不对称且贷款人监控借款人需要成本,信贷配给现象就会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差异对不同国家银行行为的制约,同时也暗含了对借款人风险确定相对静态的假定。在金融竞争加剧、银行不断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服务时,该理论显得不够适用。百斯特(Bester)[24]、[25]和摩(Mohr)[26]的研究提出,银行如果能把抵押品和利率作为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的筛选机制,就可以实现无配给的均衡。这一理论以抵押品要求为中心,关注信贷配给下借款人筛选方式的改良,提示了突破信贷配给约束条件的研究路径。然而,该理论只关注银行对借款人抵押品要求的差异,并没有对借款人及其关系结构改变问题作进一步考察。豪斯曼(Hausman)[27]认为,供应链资金流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成本节约和价值创造的机会。莱奥拉·克拉佩尔(Leora Klapper)[28]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激励及功能进行了分析。贡萨罗·吉伦(Gonzalo Guillen)[29]等人研究了集生产与企业融资计划于一体的短期供应链管理。这些研究以供应链企业为中心,关注了嵌入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强调借助供应链成本流程的优化,企业可以减少营运资本,保证银行贷款的自偿性。

这些研究提示了供应链关系结构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改进的机会。尽管没有凸显银行在供应链平台中资金流管理的专业性,却提示了我国商业银行转变观念、拓展市场的机会。

机会一:近年来,随着生产协调和成本相关的信息与运输技术的进步,产业组织主流模式向供应链方式转变,大量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供应链中流动性的充分性与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日益增强,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中系统性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强烈。

机会二:商业银行依托自己的大客户,通过把握与这些大客户(核心企业)集成链状关系的各类中小企业的特征,进一步创新融资工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具竞争力的专业优势。依托链状关系结构的融资模式,通过信用捆绑,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发展不再可望而不可即。

机会三:政府致力于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微观基础改善工作,倡导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生存方面问题的全面动员,提供了商业银行深化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战略机遇。在国际市场,中小企业对银行来讲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在我国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主渠道。长期以来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不足,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国家产业经济发展与战略结构调整。为此,国家持续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和征信制度建设两项基础工作,专业化信用担保机构出现,降低了信贷市场的交易成本,为商业银行信贷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三、金融供应链及其市场改进功能

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活动不乏实践案例。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根据其“自偿性贸易融资”理念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被视为行业标杆。[30]浦发、民生、招商银行等也争相推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2006年末,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就供应链融资展开合作。中信银行尝试在汽车、家电、钢铁等核心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中开展金融供应链服务创新。[31]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类大银行、基层银行及成长发展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针对供应链企业和延伸性链状结构企业的信贷产品,显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潜在能力。我们注意到,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传统的优质信贷市场日渐萎缩,商业银行日益感受到高端客户脱媒而去的危机。在供应链融资中,观望与犹豫将错失战略机遇,因此商业银行积极主动拓展市场,加入供应链融资活动,成为链状融资活动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金融供应链正是由此提出的。

如何推动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与信贷模式创新[32]成为我国银行业今后拓展市场和提升经营能力的主题。银行和企业或产业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结合的产物——金融供应链,①、[33]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探索商业化模式创新的新领域。金融供应链商业银行从整个企业或产业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位于物料流、供应链管理、各企业协作与金融的交叉口,将银行资金流嵌入供应链管理,通过商业银行的电子交易平台把核心企业作为其授信主体,把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监管主体,通过对资金流的计划、操纵、控制来共同创造价值,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34]我们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部进行访谈式调研,了解到针对小企业担保难问题,中国工商银行依托自身大企业、大项目客户多的优势,抓住大客户的“龙头”,沿着供应链或产业链,大力向上下游小企业推介订单融资、发票融资、商品融资、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并借助工商银行全国性的网上银行设施,拓展网上供应链,使小企业融资成为中国工商银行战略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10年10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4368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1260亿元,增幅比同期该行公司贷款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35]随着小企业客户数量和贷款余额的快速增长,该行于2009年开始组建小企业专营机构,引导分支机构针对不同专业市场、产业集群等集群式客户,开发探索中小企业市场新的授信技术和赢利模式。

金融产品是沟通银行和小企业的关键桥梁。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无论对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还是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供应链融资相比,金融供应链的市场改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易成本节约改进。供应链融资往往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核心企业往往关注自身财务和资金策略,忽视上下游的财务利益,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融资成本高企,进而对核心企业持续运营和供应链高效、健康发展带来一定隐患。事实上,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融资往往存在对上下游企业的歧视,表现为核心企业对下游销售商要求提前付款,尽快转移库存,对上游供应商却存在延迟付款的情况。而金融供应链以银行为主导,替代了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方式,这样银行以核心企业信用及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将资金流整合至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优惠的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可借助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经营降低整个商业生态链的融资成本。

第二,信息共享与监督机制的改进。在供应链融资合作机制中,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流贯穿整个商业环流过程,建成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核心企业,往往在运用信息流整合物料流方面有较大进展。这样,整合在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通过供应链交易管理平台改善了单个企业信息分散化、模糊化的情况,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企业或产业供应链集成链条上的信用回流,但就其监督机制实质而言,不过是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外部向链内的位移而已。而在供应链融资转化为金融供应链的合作机制下,商业银行的加入将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双方委托代理关系转化为多方关系,并通过评价整条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创新信贷产品与多元化融资服务,完成了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换,改善了链状环节中融资风险的监督机制。

第三,市场效率的改进。供应链融资向金融供应链的转化,是商业银行顺应产业结构大规模转换的现实,在市场需求约束下研究和挖掘自身供给力的结果,是商业银行融资服务重心向中小企业群体位移的结果。但同时我们注意到,融资并不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全部内容。例如,中国工商银行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外,还为小企业提供结算、电子银行、现金管理、投资银行、银行卡等服务。金融供应链业务拓展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业银行综合化运营的能力。

同时,金融供应链通过产融结合改善了金融生态环境。对核心企业而言,通过银行提供的增值服务,利用专业融资管理平台,增进了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吸引力,稳定了供应链条上的客户关系,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协同效率。这样,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设计可以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单位,设计统一授信门槛和价格标准,一方面有助于减少零调式的市场搜寻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此外,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创新金融服务的市场改进,其深远意义还在于,随着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管理平台,基于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基础要求,将提升中小企业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与社会协同运作能力。这将通过解决其生存资金瓶颈,让中小企业脱胎换骨,进一步为其步入发展转型轨道、提升社会融资能力提供“孵化器”的功能。

注释:

①豪斯曼(Hausman)在《VISA商业白皮书研究报告》中,从需求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将金融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通过创新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集成供应链中的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链管理。

[1]唐保忠,李明柱.开办物资银行开展储贷业务——关于四川省内江市金属材料储贷工作的调查[J].物资经济研究,1986(7):13-14.

[2]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1987(3):75-76.

[3]赵明慎.由融资经营到物资银行[J].中国物资流通,1993(3):31-33.

[4]、[17]于洋,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究[J].管理评论,2003(9):45-50.

[5]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演化过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2-26.

[6]任文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谈物资“银行”的运作[J].中国储运,2005(4):26-28.

[7]任文超.从物资银行到物流银行[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9):18.

[8]杨绍辉.从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服务[J].物流技术,2005(10):179-182.

[9]、[19]储雪俭,詹定国.物流金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物流技术,2005(3):96-98.

[10]唐少艺.物流金融实务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18-21.

[11]魏文静.信用关系下的物流金融结合模式[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240-242.

[12]闫琨.供应链金融: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经营模式[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5):52-54.

[13]闫俊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14-16.

[14]张方立.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7(20):30-32.

[15]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11-14.

[16]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融通仓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J].科技导报,2005(9):30-33.

[18]郑绍庆.融通仓——第三方物流架设银企桥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1):43-45.

[20]李娟,徐渝,冯耕中,李毅学.基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阶段贷款最优决策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7(1):9-13.

[21]Donald R.Hodgman.Credit Risk and Credit Rationing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1960,T4(2):258-278.

[22]Joseph E.Stiglitz,Andrew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1981,71(3):393-410.

[23]Stephen D.Williamson.Costly Monitoring,Financial Intermediation,and 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September,1986,18(2):159-179.

[24]HelmutBester.Screeningvs.Rationingin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1985,75(4):850-855.

[25]Helmut Bester.The Role of Collateral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une,1987,31(4):887-899.

[26]Udo Schmidt-Mohr.Rationing Versus Collateralization in Competitive and Monopolistic Credit Market 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uly,1997,41(7):1321-1342.

[27]Warren H.Hausman.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s[A]//Corey Billington,Terry Harrison,Hau Lee and John Neale.The Practi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C].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hshers,2003(8):781-799.

[28]Leora Klapper.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November,2006,30(11):3111-3130.

[29]Gonzalo Guillen.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Decisions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Planning/Scheduling of Chemical Supply Chains[J].Computers &Chemical Engineering,January,2006,30(3):421-436.

[30]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6.

[31]伊志宏,宋华,于亢亢.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以中信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54-60.

[32]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193号)[EB/OL].www.pbc.gov.cn,2010-06-21.

[33]Warren H.Hausman.Financial Flows and Supply Chain Efficiency[EB/OL].www.visa-asia.com,2010-12-20.

[34]樊新民,王千红.金融供应链中融资企业违约风险的成因[J].财会月刊,2010(27):38-40.

[35]戴磊.工行:挖掘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拓展广阔空间[EB/OL].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yh/txt/2010-11-17/content_324498.htm,2010-11-17.

Principle Analysis on Banks Exploring Financial Market for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WANGQian-hong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200051,China)

Financial product is the important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nks and small enterprises.Meeting the financial demand of SMEs and making innovation in product and serv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mmercial banks,SM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Eco-environment.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pattern in the post-financialcrisis era,promote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product and pattern of credit suitabl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Es and improve the commercial banks'capacity for market exploring and operation,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ve made so many valuable exploration in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credit ratio and making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 for SM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financial supply chain,the produc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banks and enterprises or industrial supply chain,is much more advanced than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n terms of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information sharing,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market efficiency;and it should become a new field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explore making innovation in commercial patterns.

supply-chain financing;credit ratio;financial supply chain;commercial banks

F830.33

A

1007-8266(2011)06-0110-0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银行和中小企业共生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1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千红(1967-),女,山西省祁县人,经济学博士,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银行管理、金融宏观调控。

陈静

猜你喜欢

信贷供应链商业银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