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胜任力”的视角看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
2011-02-19岑延远
岑延远
(肇庆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从“教师胜任力”的视角看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
岑延远
(肇庆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教师胜任力是从事教师职业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既是评价教师的依据,也是教师培养的出发点。心理学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应该从优秀教师的胜任特征出发,进行心理学的双目标教学改革:学校要给予合理的科学定位,立足学以致用,改革教学内容;处理好多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针对教师胜任力的特点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增加形成性学业评价的比重。
教师胜任力;心理学;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avid C.McClelland于1973年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他认为组织在人员的选聘或考核中应该使用胜任特征测试而不是传统中经常使用的学校成绩、智力、能力倾向测验等,这些传统的方法并不能预测职业或生活成就。自此之后,人们对胜任力进行了持续不断地研究,其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如何并持久地胜任专业化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胜任力”自然成为教师职业研究的热点。教师胜任力的特征之一是区分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特征。如何发现在教育方面具有终身发展潜力的人才,怎样培养符合教师胜任特征的优秀高等师范学生,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高师学生需要学习的心理学公共课程,在培养教师胜任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来看,目前高师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全面地深入地进行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更多的符合新时期教师胜任特征要求的优秀人才。
一、教师胜任力及教师胜任模型
胜任力主要是指与工作中卓越表现有着因果关系的个人特质,如何发现这些特质并对其进行测量是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最终目标是对人员的选拔、培训及管理。David C.McClelland就认为,胜任力是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联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他所指的胜任力包含下面三个重要特征:一是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的,或者说这些特质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二是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的特点;三是能够把一般员工和优秀员工进行区分。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优秀者的特征与一般人员的不同点。也有的研究重在强调胜任相应工作岗位的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英国的研究者主要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胜任力是对既定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行描述,是对一个人在既定工作岗位上应该展示的成果、能力、行为的描述,强调职业胜任力的基本要求[2]。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上的研究大多认同David C.McClelland的研究成果,使用其理论模型和方法进行中国化的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倾向于英国的“胜任力”内涵,就是对工作岗位最基本的要求。
胜任力是由一系列胜任特质或特征所组成的,对胜任力模型内容和结构的看法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观点。针对教师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Danielson等人提出了教师胜任模型的四个维度,即计划与准备、环境监控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职业责任感[3]。Bisschoff等人在理论建构上把教师胜任特征分成学习环境、教师专业承诺、教学纪律、教学基础、反思精神、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力八个方面,经过因素分析之后得到了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和协作胜任力[4]。在实际应用中,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曾为新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师胜任力基本框架。提出新教师基本的教学胜任力应包括几个方面: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与价值、与学生及他人相互沟通共同工作、计划和管理教学过程、监控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学习成果、对连续性的进步做出反思评估和计划等,该模型反映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普遍性和整体性。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教师胜任力模型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教师素质、能力、人格特征和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李英武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包括情感道德特征、教学胜任力、动机与调节、管理胜任力四个方面[5]。通过对优秀中学教师的调查分析,李悦辉认为优秀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健康身体素质5个素质系统,共有12个层次,30个二级基本因素[6]。徐建平、张厚粲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其中包括11项鉴别性胜任特征和11项基准性胜任特征,前者具有鉴别优秀者的能力,可用于制定评优和奖惩标准;后者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入职的必备素质,可用于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这些特征可以分为服务特征、自我特征、成就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特质六大胜任特征群[7]。
二、教师胜任模型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和要求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教师胜任模型的结构和内容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其中原因既有理论出发点的差异,也有研究方法的不同,更有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在短时间内期待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是不现实的。但是,从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共同的特征,国内学者将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维度:专业知识方面的胜任力;教学方面的胜任力(教学方法和表现力、指导和建议技巧、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准备);自我发展的胜任力(自我提高及终身学习);动机与人格特征。其中有些是与传统的对教师基本要求不一样的内容。同时有些内容是可以将绩效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某些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测量或计数的个体特征。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研究成果出发,反思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重新确立教师职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对于选拔到更好的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是大有裨益的。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更应用长远的眼光审视教师胜任力模型对作为教师基本条件的要求,改革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培养模式。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是体现师范性质的核心课程之一,从教师胜任模型的基本要求出发,心理学课程所承担的培养教师素质的任务将比以往更重大,对心理学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更显得迫切和需要。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知识基础、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在心理素质上主要强调心理健康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能调节和控制情绪。教师不仅要掌握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己,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时刻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不断训练和提高应急行为能力[8]。这些论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但是缺乏针对性且重点不突出。当代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强调教师的人格特征,仅仅具备健康的心理是不够的,与教师职业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是教师取得优秀绩效的基础。在徐健平的研究模型中,教师的基准性胜任特征就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正直诚实、创造性、宽容性、团队协作、反思能力、热情、沟通技能、尊重他人、分析性思维、稳定的情绪。在鉴别性胜任特征中更是包括了自我提升的动力、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概念性思考、自我评估、效率感[7]。由此可见,个体的人格特征在教师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我国对教师的培养并没有在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前进行实质性的筛选或甑别。如何针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是高师心理学面临的任务之一。
当前心理学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其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自我表现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重视对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是对作为教师胜任教育工作是不够的。而且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心理健康这一最低要求上。许燕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职业性格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9]。虽然在校学生不能达到这些方面完整而成熟的要求,但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五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为今后成为合格教师打好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的双目标模型,目标之一是当前普遍进行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主要面向未来的教育对象掌握必要的知识和策略;目标之二是目前还没有得到重视的高师学生本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重点面向自身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教学内容的决定到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了完成心理学课程双目标的教学任务,必要改革当前不符合要求的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三、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提升高师学生的教师胜任力水平
即使是为实现传统的心理学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效果并没有令人满意,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教材体系和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科学等课程内部的原因,也有学校对该课程重视不够、师资水平不高等外在因素。为了实现心理学教学的双目标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心理学公共课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学课程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随着许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倾向,原来比较纯粹的、单一的师范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历史,非师范专业已占到很大的比例。为了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专业培养方案在不断的修订和补充。在这当中每个学院都在强调各自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学分,这本身是无可指责的。但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为了加强实践环节以及保证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大学最后一年的课程已被大大地压缩,更有甚者四年大学课程三年学完。如果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作为师范类公共课程的心理学在减少课时上自然首当其冲,而且目前高师院校存在一种向综合化发展、淡化师范性质的倾向。心理学作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其在教师胜任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前面已有论述。原有的心理学课时要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已经不容易,如果不但不增加,而且还要减少的话,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就会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各学院应该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它专业素质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学校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统筹心理学教学计划,重视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力量,使心理学课程的地位与其巨大作用相匹配。
(二)立足学以致用,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任务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媒介,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心理学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围绕两个教学目的进行: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科学知识和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从事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知道如何去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现行教材在内容的更新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编排的形式也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是还没有跳出内容繁杂的传统弊端,而且存在内容越写越多,教材越编越厚的趋势。摆脱不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我们应该大胆地改变传统上只强调内容的系统性、丰富性的原则,按照“科学、精练、实用、可操作”的原则对内容进行删减,不能把教材编成参考书,也不能当成本科学的百科全书。此外,对教材的选择应从不同院校的学生实际出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基础比较好、理解能力强、学习比较积极主动的重点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内容更丰富、学术性较强的教材,而一般地方院校的教材就不要盲目比高、比深。有些高深的教材可能更具有权威性,但并不见得就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深浅合适、内容恰当的教材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目前这样可供选择的心理学教材少之又少,还需要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共同努力。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一直是我们所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顾此失彼。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认识事物、提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原理,学生的“迁移”才有可能,“应用”才有效果。当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用在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实践机会自然得不到保证了。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双目标的教学任务,在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需要任课教师改变观念、大胆创新,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主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精讲与略讲的关系。学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心理学原理非常的丰富,教师全部讲授是不现实的。重点突出地精讲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是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对心理学知识纲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选好、选准关键的知识点,这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想、不敢略讲的原因是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够信任,总想大包大揽而面面俱到,其实,实践已经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时间关系不能细讲,但是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又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予以解决。比如 “心理健康”、“记忆与学习”、“人格成长”、“问题解决”“压力应对”等,这些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心理学内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面向大多数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二,自学与讨论的关系。自学与讨论是课堂讲授的有效补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水平等等。可是在教学中教师们反映较多的是自学无法进行、讨论没法展开。问题的出现既有客观方面的困难,也有教师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学一般都是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学生对公共课程的教学也不够重视,课后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其实,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自学和讨论,主要看教师的主持与引导是否得当。一是讨论或自学的面要广,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有针对性;二是让学生课前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不能临时地随意地在课堂上只准备几分钟就进行;三是布置的内容要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不要全班就几个题目,要让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主题;四是放手让学生主持一些主题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氛围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认真地组织和安排,课堂讨论的效果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讲授法的关系。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它所具有的高效、直观、生动、资源共享等优势发挥着传统讲授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心理学教学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展现人的认知特点、情绪特征、人际互动以及心理事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心理现象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其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多媒体教学本身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呈现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同样收获不大。另外一个缺点是容易加强学生的依赖性。由于各种信息都可以便捷、快速地获得并保存、重现,不少学生就认为课后有的是时间再学习,从而降低了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即使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要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还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要用讲授法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控制信息呈现的速度和节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有时间来理解和领悟相关的知识。
(三)针对教师胜任力的特点,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掌握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高师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对象有两个,一个是未来的教育对象——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高师生自己。前者有赖于学生到中小学校去见习或实习而实现,后者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师岗位对心理素质的要求这两方面出发,分三个层次来确定训练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出发,以掌握和体验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为主,如“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压力的应对方式”、“自我接纳”等;第二层次是针对班级多数学生存在的性格缺陷进行相应的训练,如有的学生不能分享自己的体验、在大家面前讲话不够自信、缺乏与同学相处的技巧和宽容的心态等;第三层就是从优秀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出发安排训练内容,“情绪觉察”、“自我提升”、“反思能力”、“创造思维”、“尊重他人”等。第一、二层是第三层的基础,第三层是最终目的。辅导或训练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第一、二层次的训练可以穿插在讲授的过程中,灵活机动、因人而异。而第三层次就要精心计划、统筹安排,有的学校甚至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进行主题式的训练。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增加形成性学业评价的比重
在现行的心理学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中,只注重对学习结束时的评价是大多数学校的共同做法。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直接导致学生对心理学教学过程不够重视,只等待期末突击复习,在总结性评价中拿高分就行。有的学校也想进行一些改进,由于心理学教学的学生班数多,任课教师也多的特点,担心削弱总结性的学业成绩评价会导致学生知识水平的下降。从心理学学科的特点看,注重过程性、形成性成绩评价更能反映心理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心理学学习的效果如何就直接体现在学生心理的改变上,他们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成绩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运用于现实的基本技能和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当然,形成性的评价也要考虑途径的多样化、标准的多维性以及个体的发展性。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到小组的学习讨论,从课程论文到专题心理训练都是学业评价的依据。
[1] 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2] ESP D.Competence for school managers[M].London:Kogan Page,1993:18-19.
[3] CHARLOTTE D.Enhancing professionalpractice:A framework for teaching[M].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6:67.
[4] BISSCHOFF B G.The management of the teacher competence[J].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1998,Vol:24.
[5] 李英武.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8-79.
[6] 李悦辉.当代优秀中学教师职业素质要素的调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0.
[7] 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1):57-61.
[8]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29.
[9] 许燕,王芳.21世纪优秀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C]//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2001.
Study of Public Psychology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Competence
CEN Yanyuan
(School of Education,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China)
Teachers’competence is a general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s.It is both an appraisal base and a starting point of training.Psychology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all non-psychology majors,so institutions should begin the reform from a reasonable orientation,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earning,to change monotonous teaching models and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teachers’competence;psychology;teaching
G420
A
1009-8445(2011)01-0065-05
(责任编辑:杜云南)
2010-11-25; 修改日期:2010-12-10
岑延远(1967-),男,广西百色人,肇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