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兼谈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路径

2011-02-19吕景春胡钧浪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城镇化消费

吕景春,胡钧浪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387)

一、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近几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企稳回升。然而,目前看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我们面临的外部需求依然不容乐观,就业困难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继续成为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和重要的战略举措。扩大内需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扩大农村广大的消费市场,而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是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

1.农村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半数以上。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7.2135亿,占总人口的54.3%。按目前农村人口计算,如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倍,即达到9522元(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那么,全国7亿多农村居民将增加2.5万亿元收入,也就是说,可以增加2.5万亿元的购买力。从消费总额看,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其中城镇136123亿元,乡村20875亿元,①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于城镇的15.33%,还不到城镇的1/5。如果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加到与城市基本持平的水平,就相当于目前五个多农村市场的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中任何家电的普及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农村消费规模提高的潜力巨大。

居民消费通常被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两种类型。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衣着和居住消费支出;享受型消费包括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医疗保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支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结构将逐步实现结构转型,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等消费支出占比将上升,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根据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就可以进行判断。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67%,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有近6个百分点的差距。同时,与世界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20%~30%的水平相比,也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村居民的消费转型是形成未来消费需求新的增长点,也是当前扩大内需新的动力源。

根据消费经济学原理,通常情况下,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即随着收入的增加,富人的消费支出会逐步递减,也就是说,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实践也证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90~2003年的平均0.71提升到2004~2007年的0.87,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2004年的0.71下滑到2007年的0.64,2008年进一步下降至0.61。只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1元,人均GDP就增加5.8元,而对于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而言,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其每增加1元,人均GDP的增加只有1.7元。在“家电下乡”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村消费快速增长。如2008年1~4月,城市消费增长14.1%,农村消费增长16.9%,农村消费增长高于城市消费2.8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4个月快于城市消费,说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未来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拉动效应。

目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4998元增加到9997元,增加了499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670元增加到3224元,仅增加了1554元。在此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倍数则从2000年的2.99倍扩大到2006年的3.07倍,进而扩大到2007年的3.1倍。从2007年各类消费项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支出均远高于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等项目上,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农村居民的2.61倍、5.39倍、1.71倍、4.04倍、2.13倍、4.44倍、6.32倍和4.82倍。如果农村居民能达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将扩大3倍。因而,当我们看到城乡之间的差距时,同时也就意味着,如果能够有新的动力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困境,缩小差距,将大大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消费有充足的空间和潜力需要去挖掘。

2.推进农村城镇化是特定时期的正确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1)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和投机炒房现象盛行。如果因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2)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多赢的选择。第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第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第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证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第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由此可见,城镇化可以为社会创造长期的巨大潜力需求,社会总需求的提高可以消化过剩的产能。所以长期的治本之策无疑是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这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然趋势,也是宏观调控应当强调的重点。

二、城镇化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分析

1.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生产性需求的创造与带动作用

生产性需求是对企业再生产来说的,主要是指满足社会化扩大再生产的原材料需求、劳动力需求、投资需求等。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拥有巨大的农业人口基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在农业生产上,土地的人均劳动产出率十分低下,劳动力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土地人均产出的增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满足了其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由于在城市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教育,每年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会不断增多。有数据显示,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为了适应城市对高质量劳动力的需求,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自身素质得以提高,给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由于这些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空间扩大,生产规模扩张,从而又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数量不断增多,必然会催生出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有额外的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供给水平与之相适应,有供给就有生产,生产又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城镇化过程中生活性需求的巨大拉动与提升作用

生活性需求针对的是居民的生活消费,主要包括生活必需品需求、精神需求、住房需求和其他享受型(奢侈品)需求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到1990年城镇化水平仅为26.4%,但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较高的,达到了54.2%,食品支出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项重要支出。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绝对数量不断加大,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食品支出在其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呈不断降低的趋势,旧的“三大件”如黑白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开始逐步普及。在这个时期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仍然是他们的主要需求。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城镇化水平为45.68%(2010年为47.5%),城镇居民已经突破了6亿,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所创造的消费需求是惊人的。②这种人口的转移可以称之为农民的市民化运动,农民市民化运动使农民与土地脱离了直接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消费完全实现了商品化,城市化为人口的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为农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生活必需品需求下降,消费重心由旧的“三大件”转为彩色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和高等教育、汽车、旅游、城市住房等高档品,生活性需求呈扩大趋势。但是,受投资渠道和各种理性预期因素的制约居民的储蓄率偏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的扩大。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演进又推动了收入的稳定增长,收入的持续增长又刺激了消费需求的高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社会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剩余产品以供消费,供求两旺的局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又推动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城镇化过程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匹配与互动作用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渐次调整。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产业结构与其适应,这就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与城镇化过程相匹配。三次产业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彼此协调发展,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并不协调,存在着农业比重偏高,工业尤其是服务业比重偏低的状况。

1978~1990年,一次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平均为29.1%,二次产业平均占比44.7%,而第三产业则一直徘徊在26.2%左右的较低水平。随着其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不断下降,直至2008年已经降到了11.3%(2010年为10.2%)。与此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至48.6%,第三产业上升至40.1%。但是农业产出的绝对数量是不断增长的,这说明了农业生产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农业进步为工业化加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1990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产品加工工厂。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在这个生产相对过剩的时代,第三产业最接近消费者,也最能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说,第三产业是生产过剩时代的主导产业,城镇化发展将为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动力与舞台。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资源一部分涌向了工业部门,但是更多的则集中在了服务业部门,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能够比第二产业容纳更多劳动力。目前来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依然不高,只有26.8%,而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0%左右,发达国家为60%,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会逐步提高这一比重,从而为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镇化会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不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产业。由于传统产业通常具有高耗材、高污染、低效益的特点,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城镇化会使其通过调整改进自身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无法改进的将遵循市场原则淘汰掉。而新兴产业通常是低耗材、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由于代表更高的生产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城镇化为其发展消除了一部分限制性因素,再通过产业政策的倾斜可以加快其发展速度。

4.城市化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对市场规模的拓展作用

城镇化是以城市为主体的生产要素的再分配过程。由于城镇相比农村往往具有资本、技术、交通运输、居住条件、人力资源、通信设施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这种再分配过程使得大量劳动力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第二和第三产业向城镇的转移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充分就业,这样他们就能在城市中获得更高的收入,而收入水平与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收入增加,消费就增加。

由于第二、三产业通常比第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高,大城市通常比中小城市具有更高的要素生产率,因而使得农村向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单一城市向城市群发展。城市群是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产业和人口在空间聚集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镇化的最高级形态。高密集的城市群又可以产生更大的聚集效应,进而产生连锁式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拉动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5.城市与农村的衔接带——郊区需求潜力的承载作用

城市郊区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类型,它位于大城市的周边,又临近乡村,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特征。这种特殊的农村地域的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和城市发展中的内部结构调整,构成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极为有利的动力条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中城市为了缓解不断增大的人口压力,郊区地带往往成为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载地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这样使得郊区地产价格上涨,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地产收入,同时也直接催生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城市与农村的衔接带——郊区,可以上承城市良好的资本、技术、信息,通信和人才优势,下启农村庞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由于处于生产链的中端,具有理想的区位条件。随着郊区功能的多元化发展,促使生产链条向城市和农村不断延伸:往上延伸是把与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放在城市,以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使农业加工业向城市扩张;向下延伸是在农村直接设厂,将一般的加工、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环节放在农村,以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样也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打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原有的城市市场规模得以扩张,也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进而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消除限制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明显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还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从市场属性看,资源要素总是自发地向高收益高回报的产业和区域配置,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更容易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流入城市,存在着推动城乡差距扩大的内在动因。从制度惯性看,城乡二元体制延续时间长、积弊程度深,多重矛盾交织、多方利益纠结,有些方面改不动,有些改革难落实,传统体制仍然在许多方面以多种方式顽固地发挥作用。从思维惯性看,长期形成的“城市中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根深蒂固,考核政绩过分看重GDP增长,衡量发展过分看重城市变化,招商引资过分看重二三产业,忽视“三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更要看到,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与二元体制的运行惯性同步共振,利益格局的刚性制约与传统观念的严重桎梏相互叠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不动摇,咬定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不放松,推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进程不停步,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农民的身份制度赋予了农民诸多“劣等性”待遇,如农民迁移和择业、税收负担上的城乡差别、财政分享上的城乡差别。农民身份制度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这是因为根据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吸引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转向城市获取收入。农民收入增加又会对生产资料产生巨大需求,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所以消费需求的增加是支撑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我国城乡割裂的户籍制度,使农民世世代代锁定在农村,即使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也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市场的培育遭遇瓶颈,从而制约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更多地获得迁移、就业、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及受教育及再教育权,这是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制度保障之一。从城市来看,如果农民工市民化了,必须有大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仅在房屋建设上每年所拉动的需求就将是惊人的,更不用说还需要满足更大量的社会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等服务的巨大需求。再从乡村来看,农民工市民化必将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充分释放土地的财富效应,充分释放转移农民的创造需求,为城镇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为农村的现代化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2010年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但是要改革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必然会触及到农村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宅基地制度,这方面的改革都涉及到了农村经济的根本,所以改革要遵照循序渐进和不损害广大农民利益的原则,以免引起社会动荡。要抓紧修订、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组织制定县域城镇体系指导原则,完善小城镇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2.培育内需导向型经济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FTD)一直居于60%~70%之间的高位,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经济外部风险加大,而且由于“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往往在市场上以价格优势取胜就更加大了这种风险,由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我国外贸加工型企业的大量破产倒闭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国内市场就能够将外部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我国抵御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长期存在的生产过剩的现状也能得以缓解。因而,只有积极培育内需导向型经济,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

3.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城市群往往可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早已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空间布局战略。随着大城市的辐射吸引力与扩散能力的增强,与周边地区城镇各种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大城市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密切结合的新型城市区域已在全国涌现出来。目前我国的城市群主要有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近40%的份额,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国正在规划中的城市群还有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十二五”时期,这些城市群的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资源再分配的过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城镇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生产性需求和居民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是当前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必然选择。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只有加快发展城镇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经济工作部署中城镇化是一项重要举措,因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等多方面入手,稳步扩大农村需求,这既是扩大内需的新抓手,也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新定位。

城镇化当然是好事,但牵扯的多方面问题需要综合考量。这里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是农民市民(居民)化后如何承担高企的房价;二是土地如何合法有效流转,农地产权如何还权赋能,这方面可能牵涉到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还有就是如何发展非农产业等等;三是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所产生的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资源与公共产品短缺、产业趋同等负效应的消解。由此可见,通过农民进城来实现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统筹各方,尤其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总体来看,城镇化建设应该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协调的原则,政府要从宏观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包括社会资本)投入与政策供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适时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努力创造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注释:

①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把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原来的“市”、“县”、“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

②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城镇化消费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家乡的城镇化
新消费ABC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