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透析
2011-02-19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木林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木林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透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木林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就业道德问题成为当前就业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就业观念,有效推进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道德环境,使家庭教育与高校德育培养形成合力,在不断完善劳动政策法规,消除就业歧视和障碍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良性就业。
道德教育;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障碍。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社会各界和高等学校都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正确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道德问题,要通过深入开展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道德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和障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道德素质,使高校毕业生实现良性就业。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道德问题
1.就业诚信问题
不少高校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等,可以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他们中的多数是凭借自身的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到相关证书的。然而,也有少数不刻苦学习的大学生,则试图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的办法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却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实践表明,用人单位大多看重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表现。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获得有利的位置,有的大学生采取了一些有失诚信的手段来迎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伪造各类资格证书和获奖证书、简历掺假、篡改学习成绩、虚报个人经历等,其目的就是通过造假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和在求职中的竞争力。此外,大学生失信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随意违约。有的大学生心理不稳定,跳槽频率较高,甚至有的大学生临时选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单位的培训,学到必要的职业技能,或者获取到个人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而一旦培训完成后便辞职了。这些行为,无疑会给单位带来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也容易给大学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自身定位偏颇
毕业生都希望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或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致使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强。同时,有的大学生自身“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也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就业。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好高骛远,青睐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生活条件好的工作,而对中小城市态度冷淡,对边远地区更是不屑一顾。一些东部地区的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也不愿意在本地区就业,而是向往去沿海发达地区。在与用人单位商谈时,一些大学生要求过高,只试图挑选轻松舒适的岗位,追求安逸和享受,而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只想到自己的个人发展,不考虑单位的整体利益。这种自身定位的偏颇,无疑为求职带来了困难。
3.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以及采用大量投递简历“广泛撒网”的方法,不注重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没有针对自己的专长优势来选择,不善于“推销”自己,从而难于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毕业生还有“拉关系走后门”的思想,力图凭借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或通过“托关系”、“找门路”的方法捧上“金饭碗”,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一般都要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仅靠社会关系很难如愿以偿,最终会因贻误时机而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4.道德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和高职院校数量增加,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招生分数降低。目前,有的在校大学生学习不认真,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习惯于铺张浪费,追求奢糜,贪图享受,为人处事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了自身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旦毕业走向社会,往往缺乏团队意识,做事功利性强,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意志薄弱,甚至滥用单位资源,损坏单位名誉,泄露单位机密,使得人们对一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评价不高。
二、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就业道德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有责任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然而,一些高校并未将就业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而只是片面地重视面试等技巧性指导,尚未形成系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也未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有的高校甚至为了片面追求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学生的就业失信行为。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大量侵袭,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断层,主流道德观受到强烈的冲击,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极大地腐蚀着广大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追求高报酬和高享受,鄙视奉献、注重物质、轻视精神等不良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判断。加之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和就业歧视,尤其表现为过分注重文凭、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甚至出现生源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等。这种状况不但在有些企业单位存在,而且在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中也存在类似问题。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有的大学生就业道德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父母本人的一些非道德行为习惯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二是父母的高期望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只能选择不道德的行为来换取父母期望的工作;三是父母的溺爱造成了大学生当中存在不愿意吃苦、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求上进等消极思想和行为,进而出现就业时不愿意去艰苦的地区,不愿意选择竞争激烈、工作较累的岗位的现象。
4.自身道德修养不足
少数大学生对于道德修养在就业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片面认为学习成绩、考级考证是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而放松了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养成,甚至养成一些不良习气,导致自身综合素质下降,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处于劣势。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1.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就业观念
高校要把就业道德教育纳入德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诚信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要教育大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事实,不要盲目追求高薪水、大城市、稳定的工作,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就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以狭隘的心胸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反对求职造假等急功近利的行为。应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诚信观念,推动诚信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形成,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就业的观念。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材料真实性的审核,加强对学生签约、违约情况的监督,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来保证大学生的诚信就业。
高校要把正面引导作为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把就业道德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拓宽与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广播、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就业道德的宣传引导,使大学生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就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道德认识水平,丰富他们的就业道德情感标准,形成他们良好的就业道德行为。
2.有效推进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道德风气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道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净化社会道德环境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理论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大力弘扬明礼诚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将大大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也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道德水准,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开放式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成效,除高校自身努力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共同支持,为毕业生就业道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氛围。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绝不是孤立的学校教育,除高校要不断改造自身的小环境外,全社会也要形成积极倡导和鼓励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文明礼貌等优良风气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都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自强自立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努力营造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所遵循和倡导的伦理价值体系与高校就业道德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促进高校就业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3.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与高校德育形成合力
父母作为生育养育大学生的亲人,理应做出道德表率,用自己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染自己的子女,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从小使其树立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等好的道德理念,做到对子女不溺爱,不纵容,鼓励子女树立“志在四方”的就业观念,不给子女施加过高的就业期望,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同时,要建立家庭与高校的联系和沟通机制,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首先,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家庭的就业观教育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子女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来增强孩子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次,要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使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校状况,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父母与孩子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适时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从而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高校也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相互配合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道德教育,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家长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取得家庭对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4.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就业道德素质
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认识到道德素质在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校要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坚持做到诚实守信、以诚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断增强作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鼓励并倡导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单纯依靠外部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进行自我教育来达到就业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与专业、职业、就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发挥学生就业、创业社团的作用,将择业观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他们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培养大学生自我反省能力,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我行为习惯进行必要的评价与反思,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良性循环。
5.完善劳动政策法规,消除就业歧视和障碍
积淀已久的就业歧视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一股逆流,因此,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规。这是落实宪法保障人权和公民平等的劳动权利的当然要求,是我国人权平等事业进步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客观标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消除就业歧视政府部门要先行,并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在国家公务员招考及事业单位招聘录用过程中,不得设置歧视性报考和录用条件(特殊岗位除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拆除妨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国家有必要考虑针对大学生取消户籍政策壁垒,允许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户口能在各地区、各城市间自由流动,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当今,在社会具有一定的经济需求和人力资源需求时,也有可能因一些其它因素使得需求不能转化为就业岗位,或者使择业者不能走上空缺岗位。例如,指令性计划指标的下达数量不足、部分原材料或能源的短缺、政策的限制、就业需求信息不灵、人们不愿意或不具备条件到某些空缺岗位就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花大力气解决,以有效地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此外,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国家要制定相关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如可以办理免担保小额贷款、减免税收规费等,从而对大学生的创业予以大力扶持。
[1]王木林.谈我国就业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就业,2007(4).
[2]王木林.诚信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9(6).
[3]王木林.多元化价值观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探微[J].职教通讯,2010(11).
[4]康胜.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伦理规范的缺损与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6).
[5]海克军.当代大学生中道德缺失问题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
G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