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文学中人物采写的鲜活之笔
2011-02-19文丨张红雨
文丨张红雨
画家米芾说,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艺术各门类之间是相通的,绘画如此,写作亦然。作为广播文学的编辑,我们经常采访一些作家、诗人,并通过文学专题的形式播送给听众。在节目中,我们会以各种方式介绍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创作风格、性情爱好等。面对同一个人物,由于编辑对作家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专题的构思和切入的角度不同,就会形成极大的个性差异。个性就取决于编辑的匠心独运,往往寥寥数笔便使人物鲜活灵动,呼之欲出,也使整个专题熠熠生辉。
做了多年的文学编辑,采访过众多知名人物,这里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真诚地与大家交流。
以“我”着笔,恣意泼墨
通常写人物专题,人们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入手,给人一种真实、客观、大气的感受。但有时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用第一人称——“我”,则显得亲切自然,具有亲和力。以“我”的角度和采访对象交谈,以“我”的目光观察他的举止言行、一颦一笑,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灵活机动。
1998年,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逝世后,我编辑了文学专题《向着太阳歌唱》。在这个专题中,我以一名编辑、文学爱好者和学生的多重身份出现。开头写道:“公木先生是我十分敬慕的一位老人。至今,我还珍藏着他送给我的诗集《我爱》。每当捧读他的作品,倾听着他的谈话录音,我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受到震撼和洗礼。”越是知名的学者、大人物,就越要走近他。走近了,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先生的平易近人、慈爱谦和的一面。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在介绍公木先生的诗作时,我始终以自身的感受为线索,将其作品融会贯通,将客观与主观统一起来。“我的心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循着历史的脚步,感受着时代的强音,我觉得先生慢慢地从诗中站起来,操着浓重的河北口音,用充满诗情的话语和我交谈。当有人颠倒是非,掩盖真相时,我听见他高喊《真实万岁》(附诗)。当他遭遇磨难、挫折时,我看到他心中《痛苦的燃烧》(附诗)。公木先生在古稀之年完成的组诗《人类万岁》更让我领略到一位达观的从容和智者风范(附诗)。”这样,不仅以巧妙的手段介绍了公木的诗作,还突出了专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避免了生硬的灌输,听者也从被动的收听变为积极的感受。
以“我”着笔,思绪可以纵情驰骋,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以“我”着笔,拉近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和人情味,如一位知心朋友,与你倾心交谈,娓娓道来。
抓住细节,深入开掘
一个高明的编辑不会对事物、人物熟视无睹,更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珍贵的细节,这是媒体报道中经常忽略而又能展示人物个性的地方。抓住了这些细微之处,你笔下的人物就不再呆板,它们就如同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花絮,是听众渴望知道又难以得知的信息。
长春女作家金叶因她的《都市少年》三部曲在文学界引起轰动。采访她时正赶上她刚做完大手术,后来我才知道她得了癌症。报纸、电视关于她的作品介绍了很多,但我捕捉到了她在病床上的一个举动,于是我在专题中写道:“她小说中的语言流动着一种音乐美,我想这不仅因为她是学音乐的,更因为她骨子里就有一种纯美的气质。有一次我去看她,她刚刚动过手术。一推门,我的眼睛一亮,她的头发上扎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这哪是得了重病的人,那股劲儿,简直像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谈话间,她冲她的丈夫一笑,那笑容里有着初恋少女的甜蜜和娇嗔。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如果不是心中怀着诗情,还装着梦,怎会有如此动人的笑容。我在结尾处写道:“她像低头弄莲的女子,那么专注投入地爱着她的所爱,俨然幻化成一处绝妙的风景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金叶看到我写的专题,非常高兴,她说写得很美,我懂她的心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想要发现美,心中必怀着美的情感,实现这种美的体验有赖于心的陶冶、修养、锻炼,说到底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薄发成充满力量的文字。
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
人物专题避免不了采访,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对编辑来说是一种考验。采访前你必须对采访对象及其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提问。否则,只能提些浅显或不痛不痒的问题,导致节目缺乏深度,听众听后觉得不解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播过一篇文学专题《生命的追问》,采访的是女作家张海迪。从年轻人的楷模到如今的作家,编辑小雪一连串的提问使我们了解张海迪这些年的变化,以及我们不了解的她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问一环扣一环,恰似生命的追问。其中的一个问题问得好:“十几年前我们通过文学作品和新闻媒体认识的张海迪,特别开朗,像一团火一样,不仅燃烧自己,也带动她周围的人一起燃烧。但读了你的散文集,作品中的张海迪好像流露出更多忧伤的调子,我不知道是这么长的岁月使你的内心世界更丰富了,还是过去的你本来就有这样的东西,只是你把它隐藏得很深?”
由于媒体大量的人物程式化宣传,在大家的印象中,张海迪就是乐观开朗、的,而编辑却把笔锋一转,问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一次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张海迪。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专著《艺境》中阐释了一种人生态度:“在伟大处发现它的狭小,在渺小里却也看到了它的深厚,在圆满里发现它的缺憾,但在缺憾里也能找到它的意义。”这段话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面对一位有成就的人物,当他被赞誉之声包围时,我们反而应关照其脆弱卑微的一面。既避免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更从“人”的角度去尊重生命的个体,从而使你塑造的人物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文采来自思想而绝不是词藻的堆砌。点题之笔犹如画龙点睛,非常关键。
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完全客观地记录他的音容笑貌、作品成绩,那么我们的人物专题不过是一台复录机,而且是一台拙劣的复录机,因为我们在重复的过程中就把有些内容忽略和削减了。
而文学的意义远不在此。文学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加以评论。我们只有抓住了人物的精神实质,才能使主题得以升华。要善于拓展思路,大胆联想,海阔天空,任意翱翔。灵感的迸发不仅让你自己惊喜,也会令听众为之一震。
在采访公木先生的夫人吴翔时,她说:“公木很宽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文革时造反派怎么迫害他,文革后,他依然把人家当做好同志。”
通常放完采访录音都有编辑的一段评述,如何表现公木先生的胸襟呢?我听说他去世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雪,于是,我将自然景观与人物精神揉合在一起。“在走过了88载风雨人生之后,老人在1998年10月30日的夜晚悄悄的走了。那时,天空飘过一场清雪,天地间一片洁净,我觉得这境界就像他的人生,纯粹而澄明。”
采访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诗人曲有源时正值盛夏,他骑了辆破旧的自行车,汗流浃背的来到电台做节目,他把他最近在旅游途中写的几首诗拿给我看。一位花甲老人,仍然携笔行吟,实在令人敬佩。猛然间,我想到了《阿甘正传》的主人公奔跑的姿态。
我在专题的结尾写道:“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将自己的生命和诗歌密切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他携笔行吟的写作状态让我联想到《阿甘正传》里那个永不知疲倦、执着地向前奔跑的阿甘。跑,是一种状态,行吟也是一种状态。”
这个节目参加广播文艺奖评奖,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和赞赏,大家都说最后一段话不同凡响,将整件作品提升到了一定高度。
“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既然是邂逅,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是牵强附会,而是妙手偶得。它得益于编辑独到的见地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更取决于他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以上是我个人在创作中总结的几点体会,或许并不全面和准确,但它们是我对一段编辑历程的小结。
半个小时的人物专题不敢求字字珠玑,但只要有几处动人之笔,足以让人物鲜活生动。正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