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0例分析
2011-02-19要静
要 静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仍居第1位。报告称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9.3万,死亡27.4万,83%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为13.15万,占总数的1/3。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侵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总称,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反映了宫颈侵润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到早期侵润癌再到侵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1]。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宫颈CIN),早期治疗,可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2]。随着妇女两癌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脱落细胞DNA倍体细胞分析等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阴道镜检查的广泛应用,CIN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逐渐增加,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而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刀经由环形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流,接触组织后,组织吸收电波后因本身阻抗产生瞬间高热,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因此,环形电刀切除术作为保留生育功能的一种宫颈手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效果满意。
我院从2008年7月-2008年12月,对90例CIN患者进行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12月,在开封市中医院妇科参加两癌筛查的宫颈疾病患者中,通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符合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同意用LEEP刀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68例,占75.5%,CINⅡ19例,占12.2%,CINⅢ 3例,占3.3.%。
1.2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宫颈淋球菌及衣原体检查。白带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控感四项(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结果正常,月经干净后3~7 d,经后没有性生活者施行手术。
1.3 手术方法
采用韩美联合医疗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频电波刀,型号UM-150A, 频率4.8 MHz,功率0~100 W。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暴露宫颈,垫好负极板,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作初步观察。继以3%醋酸溶液棉球湿敷宫颈1 min后,仔细观察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及转化区,特别是转化区的颜色、形态、血管变化,寻找异常阴道镜图像,最后涂复方碘液。确定病变范围,阴道镜下拟订手术范围。手术范围为病变组织外5 mm,分别于宫颈的3、6、9、12点处注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 共1支(1.7 ml),然后用LEEP刀自病变外环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深度1.5~2.5 cm,周围浅,颈管口组织深(深度指中央部分组织最大深度),对宫颈中央及宫颈管用相应小号电环切除术,创面边缘及基底球状电极止血并用络合典纱布填塞,切割电凝时产生大量烟雾影响手术视野,用负压吸烟机及时吸去烟雾。术后给予抗炎治疗3~5 d,切除组织定位后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
术中出血1~8 m 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0.5) mL。
2.2 术后情况
LEEP刀术后第1周为伤口渗出期,有少量分泌物;第2、3周为伤口结痂脱落期,有少许出血,1例出血较多,经局部纱布填塞压迫24 h后止血,术后15、30、45 d各复查一次,保持外阴清洁,8周内禁阴道冲洗、盆浴、性交。术后2周减少活动量,避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术后定期复查,发现宫颈口肉芽组织及时处理,术后2个月,伤口愈合,宫颈恢复正常形态。
2.3 术后随访
随访时间和方法遵循2001年ASCCP推荐的指南[3]。三个月后随访检查90例,其中63例(70%)宫颈光滑,无出血及糜烂,阴道分泌物颜色正常,无异味,无自觉症状。27例(30%)宫颈口肉芽组织增生。宫颈手术创面愈合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切口收缩,宫颈鳞状上皮爬行向伤口中央移动,覆盖于肉芽组织表面,当切口过大、局部张力大、收缩能力差、存在感染、局部血流差时,肉芽组织会过度生长[4]。
2.4 术后复查
CIN治疗后每间隔6个月复查细胞学或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连续4次结果正常后推荐每年复查宫颈细胞学1次。术后6个月90例患者随访中均检查TCT,1例复发。术后1年再次复查TCT又有1例复发,4例失访,复发率2.22%。
3 讨论
宫颈的生理解剖位置较深,当其发生癌变时,往往患者不能通过自我检查发现,致使许多宫颈癌的患者一直到疾病的中晚期尚未发现,导致了癌组织的扩散。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宫颈癌存在一个很长的,可逆的癌前病变期,所以预防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目前认为,治疗CIN的方法有冷冻法,宫颈锥切术等。以往对CINⅠ多采用局部上药加口服药物等方法治疗,而局部上药加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肯定。对CINⅡ、Ⅲ多采用宫颈冷凝刀锥切或子宫切除术。20世纪90年代高频电波刀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刀经由环形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流,接触组织后,组织吸收电波后因本身阻抗产生瞬间高热,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快速切割而不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因其具有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小于激光和冷刀,且不影响切缘组织病理检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本组90例均得到良好的病理学标本。文献报道,高频电波刀治疗CIN的成功率为93.35%[6]~98%[7],本组治愈率为97.78%,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方便、经济、省时、治愈率高等优点。
[1]曹泽毅.宫颈上皮内瘤变[M].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5.
[2]张云芝.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25例[J].临床研究,2009,2(6):31.
[3]Wright TC Jr, Cox JT, Massad LS,et al.2001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9(1):295-304.
[4]武忠粥.病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47.
[5]Milla Villeda RH, Gurrola Medrano T.Diathermic loop treatment of subclinical cervical infection by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Short-term effectiveness[J].Ginecol Obstet Mex, 1995,63:293-296.
[6]Giacalone PL,Laffargue F,Aligier N,et al.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wo techniques of conization:cold knife versus loop excision[J].Gynecol Oncol,1999,75(3):356-360.for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Am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