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机遇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2011年上海市标准化工作思路介绍

2011-02-19陶粮民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本市标准化领域

文/陶粮民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也是总结提炼上海世博经验、弘扬世博精神和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对上海市标准化工作来说,更是实施《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的启动之年。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去寻求标准化工作新的发展?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去谋划和开创标准化工作新的局面?本刊特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陶粮民畅谈对2011年上海市标准化工作的思考,指导全市标准化工作者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方向、聚焦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更加有效的措施,突破制约标准化工作的瓶颈,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央对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按照市政府今年提出的“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标准化工作的活力和动力,不断推动标准化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不断发挥标准化工作在服务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技术基础保障作用,不断加快本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步伐,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目标

❋进一步推进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本市标准化工作环境。

❋进一步推动本市企事业单位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不断增强本市标准化活动能力和标准话语权。

❋进一步完善本市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地方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地方标准科学研判和风险评估能力。

❋进一步加大示范试点推进力度,争取在国家重大工程、农业综合示范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领域形成一批成效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国家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典范。

三、工作思路

做好2011年标准化工作,要坚持“扩大、放大、求变、求新”的工作方针,即:着眼未来,扩大标准化工作成果;突出长效,放大世博成功经验和效应;增强活力,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勇于突破,创新思维推动发展。2011年应努力在五个“化”字上下功夫、讲实效、求发展,不断推动本市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

细化一个规划

细化标准化规划措施:在总结服务业、农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等领域行动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行业和区县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和《上海市标准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细化制定相关配套计划和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年度重大项目计划推进和重点工作措施。

固化两类成果

固化纲要实施成果:着眼未来,全面总结《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阶段性工作经验,扩大成果,在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上,研究、修订和出台相关规章、规范或文件,将成熟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固化世博标准化成果:突出长效,深入总结世博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放大成果效应,努力把世博会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实施的现实优势。加快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借鉴世博成功经验,结合迪士尼项目总体建设规划要求,统筹迪士尼重大项目信息、旅游和服务等相关标准化工作。

优化三种资源

优化政府资源:积极有效发挥本市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良好机制作用,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上形成政府推进合力。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共同谋划全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

优化行业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及社会中介组织在“规范行业、促进产业、服务企业”中的协调、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标准制订和宣贯实施;指导帮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推行标准竞争策略,争取更多标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优势行业中积极探索建立相关标准化工作例会机制。

优化技术资源:整合本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研究院所等技术资源,不断提升标准化科研和咨询服务的能力和能级。科学合理和有效规划本市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细分筹建本市新能源汽车、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以及旅游、物流、民生等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大本市标准化工程师培训。全面系统筹建本市标准化专家库,加强本市标准化指导、咨询和评审专家队伍建设。

强化四项推进

强化政策措施推进:进一步发挥本市和区县政府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不断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强政策绩效评价机制和前瞻性研究。

强化示范试点推进:总结推广各级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经验,巩固扩大标准化示范试点成果,着力示范效应发挥。创新示范方式转变,不断拓展示范新领域,大力探索“点线面相结合推进”和“一二三融合发展”标准化示范试点新模式,逐步形成“由单项向综合辐射”和“从一产向二三产渗透”示范新格局。

强化中小企业推进:完善面向本市中小企业标准化技术讲坛制度。探索建立本市企业标准审查指导与咨询服务体系。研究制造业企业标准先进性评估方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建立标准化良好行为。鼓励和推动本市创新型科技企业制定联盟标准。

强化宣传培训推进:围绕世界标准日、质量月、3·15以及工博会等活动,结合重大标准化专题和重要标准宣贯,通过论坛、展览、讲座和培训等形式,不断加大相关标准化宣贯培训,不断提高电视、广播、网络和期刊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阶层标准化意识。

深化五大领域

深化现代服务业标准化领域:推动本市会展、物流、旅游、商贸等重点领域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围绕旅游、金融、商贸等服务领域开展相关地方标准研制。积极支持和争取优势服务领域组织承担相关TC、SC工作。根据本市服务业重点布局和发展要求,不断拓展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标准化领域,加大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推进。

深化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领域:支持本市汽车、钢铁、船舶、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企业深度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更多的标准制订话语权和主导权。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大型客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TC、SC落户上海。积极推进大型客机设计研发国家重大工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汽车用超级电容器等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建设。探索搭建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标准联盟或研发中心。发挥“聚焦张江”战略作用,抓住浦东合并有利机遇和浦东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优势,鼓励支持浦东创新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

深化拓展农业标准化领域:进一步完善本市农业标准工作体系和网络,巩固扩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成果,促使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奶牛生态养殖等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试点。深入推进青浦练塘等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和新农村建设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充分挖掘本市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不断加快本市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进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规划实施,积极推动崇明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建设。

深化节能减排与环保标准化领域: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标准体系研究和绩效评估。加大国家、行业和地方重点节能减排标准宣贯培训。加强青浦工业园区热电等节能和环保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建设,积极支持本市企事业单位争创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

深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标准化领域:积极指导和支持本市民政、卫生、市政和安全等部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不断扩大与深化本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领域。扎实推进本市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等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本市医疗、保险、养老等涉及“生老病死”民生服务标准化工作,不断拓展民生服务标准化领域,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猜你喜欢

本市标准化领域
标准化简述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数据一览】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