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者资源整合力提升
2011-02-19孙立樵
□孙立樵 刘 畅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者资源整合力提升
□孙立樵 刘 畅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有效整合资源,保障可持续性发展,是现代领导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对领导者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领导者资源整合力的基本涵义、与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和实现方式。资源整合力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方式,领导者只有从资源整合理念、战略和方法等角度出发,才能不断提升资源整合力,更好地担负起领导科学发展的重任。
科学发展观;领导者;资源整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高速发展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保障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各级领导者领导各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会运用科学的资源整合方法,打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关键。
一、领导者资源整合力的基本涵义
“资源”一词,理论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一般是指资产的来源,即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如水利、森林资源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1]P3286广义的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人力、智力、文化、信息等客观存在的总和。所谓“整合”,原意是指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所谓“整合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可利用资源的一种统筹、协调及优化配置的能力,应视为领导力范畴的核心要素。陈尤文教授认为:“领导力就是能把握领导活动诸要素内在的必然联系,并用符合规律性的方式去驾驭领导活动的力量。”[2]P98-106她认为领导力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力量,因为当我们说“领导力是一种能力”的时候,就是将此确认为这是一种整合了领导者组织群体、环境内外力量的能力,而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能力。而且这种整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体现出强大的冲击力量。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资源整合力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饶扬德认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汲取、置换与配置、激活企业不同类型资源的能力,既包括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宏观战略层次,又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的置换与配置、激活与融合的微观战术层次。[3]72-74崔启国认为,资源整合能力是在强调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基础上,创新企业内部构建组合资源以及利用配置资源的一种动态能力,可以从资源的构建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两方面来反映。李常法认为,“资源整合就是对自身资源认识的基础上,对外界资源的吸收、消化,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将已有的和吸收的、内部和外部的打乱重组并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4]P81-82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罗杰·马丁在其著作《整合思维》中认为,领导者制胜的法宝在于整合思维——即头脑中同时处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并从中得出汇集两方优势的解决方案的能力。[5]P2
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我们认为,资源整合力是领导者基于整体性思维,在把握领导活动系统诸要素内在本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整合方法对一切可利用资源实施统筹、协调及优化重组,以实现领导活动效能最大化的一种能力和力量。资源整合力主要包括资源的构建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它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包含着对资源的激发力、统筹力、聚合力、优化力和创新力。资源整合力对领导活动的直接作用在于使领导者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组织内外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领导目标。其长远意义在于形成一种整合型领导模式,实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统一,促进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者资源整合力的深层通约
科学发展观为领导者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领导者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即是领导者资源整合的能力。如何实现“用更少得更多”、将资源“聚而生力”,是新时代、新环境对领导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领导者提升资源整合力进而变革领导力的一个新的契机。
(一)研究资源整合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我国号称地大物博,实际上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拥有量较少,资源可利用程度差,浪费现象处处可见,尤其再生资源利用不足。由于一段时间片面追求GDP增长,使我国发展遭遇资源紧缺、能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三大严重挑战,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我们研究资源整合力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使领导者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通过运用科学的资源整合方法,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使其形成特质最优、效能最佳的统一整体,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为资源整合力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托和方法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求资源整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资源整合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协调和优化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整合必须以此为标准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求资源整合必须始终从整体出发,从宏观上认识全局和统筹全局,统筹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二)研究资源整合力是实现资源集约化的需要
所谓“资源集约化”,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对资源质量的提高、资源投入的集中以及资源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资源效益的过程。这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的体现。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为新时期的资源整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整合的核心理念在于“用更少得更多”,将资源相对集中起来,改变“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是资源集约化的根本特征,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过渡,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领导者应自觉运用科学的资源整合方法,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集约化效应,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贡献。
(三)研究资源整合力是提升领导力的需要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领导力的研究成为领导科学的热点。人们多倾向于一种能够综合体现领导者影响力的诠释方法。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注重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研究领导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李锡炎教授提出了“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构想,实现了领导力与科学发展的契合。其中,他认为“整合资源的组织力”是科学发展领导力的本质和提升科学发展领导力的关键。[6]P88孙立樵教授提出了“领导发展力”构想,认为领导发展力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和利用一切资源条件,正确引领和组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力量。[7]P2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有效整合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能力。我们研究领导者资源整合力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培养领导者资源整合思维和资源整合方法,提升领导者的科学发展能力,进而提升领导力。“资源整合力”作为一种能够促使组织系统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的领导能力,能够凝聚科学发展之合力,应该早日由领导力研究的边缘向核心范畴推进。
三、提升领导者资源整合力的实现方式
(一)树立科学的资源整合观
“人之所思,行之所致”。领导力的形成、运用和施展,素以领导者的观念体系为思想基础。领导者要引领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资源整合观,在领导活动中有意识地聚合分散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观。随着资源状况的不断变化,领导者对于资源的观念和认识也应逐日更新。科学的资源观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辩证的资源观、开放的资源观和优势的资源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要求领导者以优化资源效用、资源质量和资源效益为导向,通过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互动来优化资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辩证的资源观强调资源的客体属性与主体属性的辩证统一,我们既要以人为本地深入开发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要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谐相处;开放性的资源观要求我们不仅要不断开发、拓展同一种资源功能的开放性,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还要推进资源之间的互动,广泛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形态;优势的资源观强调资源优势在于集聚整合,形成良性互动的组合优势。科学的资源观对发展起着引导、指向作用。领导者要善于用科学的资源观更新发展观,将对资源的再认识运用于发展实践之中,在领导活动中不断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发展效益。
其次,要时刻秉持整合理念。所谓“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在领导实践活动中,资源的整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就宏观维度而言,资源整合体现出的是领导者驾驭大格局的宏观统筹力,具体而言包括地域资源整合、空间资源整合、资源优势的整合等等。近几年来兴起的城市新区、城市集群、内陆干港等,无不闪烁着宏观整合理念的光芒。宏观统筹力往往需要领导者具有系统的、战略的眼光,大刀阔斧地进行新的规划与重整;就微观维度而言,资源整合需要领导者具备协调各要素的微观优化力,整合好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优化是整合的必要环节,也是整合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领导者通过优化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搭配与组合,建构出最佳的系统结构,从而实现最佳的组合效应和整体效应。
再次,要养成合作共赢习惯。合作共赢主张运用“1+1>2”的理念,共同“把蛋糕做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领导者摒弃传统竞争式的“单赢”思想,通过竞合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冲破地域资源局限,尝试通过共建“飞地”共享各地资源优势。在“整合”价值日益凸显的今天,领导者只有打开思维空间,构建一个资源良性置换、共享互惠的平台,才能使发展有不竭的动力。
(二)构建资源整合发展战略
战略的选择和构建是领导者提升资源整合力的必经之路。资源整合的战略有多种,如何以现有的资源状况为基点,明确资源整合战略定位,拟定资源整合的内容并有效实施战略,是领导者资源整合工作的重心所在。
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这里所说的“战略定位”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资源整合战略要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定义和规划。譬如,近年来新兴的城市群、城市新区,无不体现出资源整合战略定位的重要性。作为具有启东开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东北亚、中亚的强大战略功能的天津滨海新区,自2009年在撤销老三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基础上设立以来,就明确了“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战略定位。这一明确而富有长远意义的定位,使滨海新区内陆腹地广阔,产业基础雄厚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在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基础上,配套资源整合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步提升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明确战略定位是构建资源整合战略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把握核心重点,其他整合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其次,要合理选择整合内容。结合科学的资源观对领导资源的新定义,资源整合也随之被赋予更广泛和深刻的内容,由最初的物质资源整合发展为现如今的地域整合、空间整合以及资源优势整合等等。近几年来,在我国内陆城市中悄然兴起的“内陆干港”(集装箱枢纽节点),就很好地体现了合理选择资源整合内容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大连港集团与铁道部和地方合作,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大庆等地建设内陆港,采取海铁联运方式,为这些远离海港的地区提供了除装卸船以外的所有海港功能。这样使内陆城市与港口城市空间整合,促进了各方资源要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了科学发展、共赢发展。
再次,要形成资源整合战略体系。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构建完整而系统的资源整合战略体系,才能避免“昙花一现”的短期繁荣。2010年底,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根据这一规划,我国将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以全国为整体格局,以各主体功能区为整合要素——整个资源整合战略涵盖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昭示着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运用科学的资源整合方法
资源整合方法的运用体现出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等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是现代领导者的基本功。
首先,要以人为本地整合人力资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领导实践活动中,整合人力资源就是要高度重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安排和氛围。在人力资源已上升为重要战略资源的今天,领导者要通过科学的统筹与协调方法,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所长;要让组织成员间优势互补,实现最大的整合效应。
其次,要物尽其用地整合物力资源。物力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决定了领导者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物力资源。当前,领导者实现组织物力资源功效最大化,主要有“开发新特质”与“优化组合”两种途径。“开发新特质”是用同样资源创造更多功效和价值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组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优化组合”就是要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果。通过领导者的优化配置和协调,重新组合而成的物力资源将具有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新特质和新功能,充分体现“整合”的功效。
再次,要用好科技资源的技术支持。领导者资源整合的对象是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资源,而现代科学技术为领导者实施资源整合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使领导者可以跳出以往主客观条件的拘囿,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技术、数学模型技术对组织资源的配置现状和优劣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量化的数据分析选择适合组织发展的资源整合战略。为此,领导者可以组织力量,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建立组织的局域网站,设立组织信息交换中心、信息查询数据库以及有效的反馈通道等系统,整合各种相对分散的组织资源,实现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合理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活动的深入发展,实现领导者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
[1]辞海:中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陈尤文.科学发展观与领导力变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7).
[3]饶扬德.企业资源整合过程与能力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9).
[4]郭小金.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0(9).
[5]〔加〕罗杰·马丁.整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李锡炎.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领导力[J].领导科学,2010(2).
[7]孙立樵.论领导发展力的理论构架与实现途径[J].领导科学,2009(10).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eaders’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
SUN Li-qiao LIU Ch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9)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resources for ensur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modern leaders.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n leaders’thinking mode and leading methods,analyzes the basic meaning of leaders’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its relation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and the way to actualize it.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leadership,and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Leaders cannot improve their 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ies and better complete the mission of lead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nless they work hard to enhance their resource integration ideas,strategy and methods.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leader;resource integration ability
C933
A
1674-0599(2011)04-0093-05
(责任编辑:朱文鸿)
2011-06-20
孙立樵(1962—),男,黑龙江望奎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和党的干部理论;刘畅(1987—),女,辽宁清原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行政管理。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批准号:2008T1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