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领导方略
2011-02-19王旭宽
□王旭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领导方略
□王旭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毛泽东始终表现出超越常人的引导和凝聚井冈山军民走出困境、走向胜利的高超领导艺术和方略。新的历史时期,学习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领导方略,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斗争时期;领导方略
80多年前,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时期,作为根据地主要创始人,毛泽东始终表现出超越常人的领导艺术和方略。
一、勇于开拓创新,敢闯新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向苏联学习,希望通过攻占大城市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但敌强我弱,血的教训告诉共产党人,此路不通。
面对挫折和失败,中国共产党人被迫走上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其中,最先从思想上思考和从实践上尝试的,首推毛泽东。
思想上的突破:“上山”。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毛泽东通过对当时中国情况的分析,多次提出“上山”,主张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强调“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1]P80。毛泽东的“上山”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为中国革命的复兴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发点。
实践中探索:引兵井冈。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但思想转化为行动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有一个过程。秋收起义失利后,延续原定计划继续攻打长沙,是一条死路,但要改变中央原定计划,需要魄力,需要智慧,也需要胆量。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审时度势,据理力争,顶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第三团团长苏先俊等人的极力反对,说服总指挥卢德铭等前敌委员会委员,涉险通过“向萍乡退却”的决议。为此,毛泽东受到了处分。1927年1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于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没有率领工农革命军继续攻打长沙,他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被开除。26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莲花县城。根据宋任穷送来的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密信指引,毛泽东在县城宾兴馆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引兵井冈。27日,毛泽东带领部队离开莲花,正式转兵井冈山。[2]10月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700余人进驻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的大本营——茅坪,建立医院,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开始安家井冈山。
安家井冈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党保存革命武装、积蓄革命力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血的教训探索新路的大胆尝试。
历史需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人,也总是选择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人。回顾历史,可以说,井冈山道路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新路闯出来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如果没有毛泽东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闯新路,引兵来到井冈山,中国革命恐怕还要在当时那条错误的道路上纠缠很长一段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坚定理想信念,引领方向
领导是一个团队的舵手,领导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在遭遇挫折时期的理想信念,是凝聚团队和引领团队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
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从文家市出发上井冈山,战士的情绪低落,特别是芦溪受挫以后,开小差的几乎天天都有。许多旧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在这时也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走?’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革命队伍正在烈火中经受锤炼。”[3]P176
为了凝聚这支士气低落的革命武装,毛泽东始终坚如磐石,不断鼓舞和坚定引导。9月20日,在浏阳文家市,毛泽东发表铿锵有力的讲话: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10月3日,在三湾枫树坪,毛泽东对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动员:“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我们都是暴动出来的。一个人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人可以当敌人一百,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3]P141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秋收起义失利到引兵井冈山的艰难转战过程中,如果没有领导人毛泽东坚定信念,正确引导和鼓励,也许还没到达井冈山,这支队伍就走散了。一支没有信念、没有方向、没有希望的队伍,是不可能凝聚在一起的。
安家井冈山后,遭受失败的工农革命军能否站住脚打开新局面?能不能走出革命低潮和偏僻的大山?如何走出革命低潮和偏僻的大山?走出大山的出路在哪里?当年许多人感到疑惑,甚至悲观,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站在当时的历史场景,这些疑惑甚至悲观,其实并非是完全不可谅解的。其一,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与中央的行动计划相违背。其二,安家井冈山是失利后被迫进行的,是面对强敌不得不选择的生存之道。其三,来得无奈也突然,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思考、引导和准备。其四,井冈山的斗争艰苦卓绝,还不断遭受失利。
面临艰难困苦,面对党内部分同志“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情绪和思想,毛泽东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领导井冈山军民艰苦创业,浴血奋战,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
三、科学判断形势,确定目标
毛泽东认为:领导者的职责,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所谓“出主意”,就是强调领导者要通过对复杂形势的准确预判,选择和决定组织未来行动的目标。
工农革命军转兵井冈山具有偶然性,但坚定信念安家井冈山绝非盲目,而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科学判断形势的决断:“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4]P79“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4]P48~49这些“独特的原因”和“有相当的条件”包括:“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4]P57因此,毛泽东认定: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来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只要党组织的领导有力量和政策不错误,就能很快在湘赣边界动员和发动群众,站住脚,建立一块巩固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
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引导并大胆预见:“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4]P50回顾中国革命的历程,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革命后来基本上就是按照毛泽东当年的预见,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到瑞金,转战到延安,经西柏坡到北京,最后走向了全中国。可以说,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的预见,就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道路的雏形或者说大致构架。由此可见,对这条道路基本方向的正确预见和引导,正是毛泽东基于当时形势发展分析和判断而作出的科学决策。
四、善于理论引导,消除疑惑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分析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悲观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并没有科学地加以分析”,“没有找出这种红色政权所以发生和存在的正确解释的缘故”。因此,毛泽东认为从理论上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克服悲观思想,是当时中国革命遇到并首先必须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为了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毛泽东在井冈山苦苦思索中国革命的未来和走向,在八角楼上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创立了红色政权的理论,从而使边界军民对坚定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的信心有了充分可信的科学理论依据。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长期坚定的前提和基础。80多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理论引导,好像茫茫黑夜的一盏明灯,使边界军民认识到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看到了希望和前途,从而坚定了对敌斗争必胜的决心和信心。1936年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井冈山斗争进行总结时写道:在井冈山的时候,由于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4]P188。
1929年末,新年将至,红四军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给近在咫尺的毛泽东写了一封《新年贺信》,对前委和毛泽东关于建立赣南闽西20余县根据地和“一年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感到疑虑重重,主张采取“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走州过府“扩大政治影响”。林彪的贺信引起毛泽东深思。1930年1月5日,在闽西古田,毛泽东给林彪写了《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答复林彪并借以教育全党、全军。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林彪缺乏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观念和悲观思想,分析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4]P9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继《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之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又一篇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理论的光辉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在进一步总结井冈山红色区域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对于引导和坚定全党、全军的信念,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善于通过理论创新,从宏观上正确引导中国革命,毛泽东是典范。国际友人福原亨一曾评价说:“毛主席是理论上的领袖,每当中国革命面临关键时刻,他就发表重要文章,给革命确定方向。”[5]
五、加强组织建设,控制局势
领导是一个团队的舵手,引领方向。但仅靠舵手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无法驾驭一艘航船的,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组织的力量。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强调“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并且发展的一个要紧条件,并极为注重党组织建设。
秋收起义失利后,工农革命军在退却过程中,战斗频繁而迭遭失利,生活又极端困苦,部队士气低落,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官兵不断脱逃,整排整连地出走。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只剩下不到1000人。
为了抓住这支部队,部队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秋收起义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组织建设,一是将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改编后,人员虽少了,队伍却精干多了,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英分子。二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三湾改编后,部队上层有党的前敌委员会,中间有团、营党委,基层有连队党支部,班、排有党小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领导体系,从组织上解决了党如何掌管部队及其直接影响士兵等重大问题,牢牢抓住了部队。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过三次叛逃事件: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师长余洒度、第三团团长苏先俊水口脱逃;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副团长徐恕、参谋长韩昌剑、一营营长黄子吉湖口叛变;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思顺圩投敌,但他们都没能带走部队。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4]P65~66三湾改编后担任特务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元帅后来回忆:“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6]P113
除了在工农革命军中加强党组织建设,毛泽东还非常重视湘赣边界地方党组织建设。1927年11月上旬,为了尽快恢复在大革命失败时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的边界各县党组织,毛泽东在茅坪象山庵主持召开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吹响了边界地方党组织恢复和发展的号角。到1928年2月,“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党的县委,酃县有了特别区委,莲花亦开始建立了党的组织,和万安县委发生了关系”[4]P58~59。1928 年5 月 20 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谢氏慎公祠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进一步加强了党对边界的统一领导。
六、及时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毛泽东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但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迅速传播这些经验,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7]
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在总结中把握规律,提高领导能力。他多次强调:“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8]P12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上山”思想;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不断总结经验,引兵来到了井冈山;安家井冈山后,毛泽东在领导工农革命军艰苦转战湘赣边界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4]P59等策略,创建了稳固的根据地。
毛泽东没有上过军校,上井冈山前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却成为举世公认的战略家、军事家。很多人写回忆录,说毛主席是常胜将军,“用兵真如神”。毛泽东却说:没有什么常胜将军,自己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摸索怎样才能打胜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4]P181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就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集合了诸多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在井冈山,毛泽东了解到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打仗很有一套,同官兵在井冈山打了多年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受此启发,毛泽东提出工农革命军“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后来,总结井冈山斗争和万安农军打游击战的经验,毛泽东提出了十二字诀:“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朱毛会师后,毛泽东进一步将“十二字诀”升华为“十六字诀”,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后来回忆:“我搞过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的宣传工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也讲过打仗的重要,可就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搞军事,要去打仗。后来自己带人打起仗来,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先打了个小胜仗,接着又打了两个大败仗。于是总结经验,总结了十六个字的打游击的经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9]P392~393
七、善于识人用人,知人善任
领导干部“主意”出得好,关键还要执行、落实到位,而要落实、执行到位,就得善于识别人才、用好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麾下有如磁石吸铁一样聚集着大批的革命人才,留学生、大学生、黄埔军校生、师范生,等等。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和革命的崇高理想,抛弃安逸优厚的生活条件,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拼搏斗中奉献自己的美好青春,甚至宝贵生命。毛泽东则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在战火中锤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军和治国的开国元勋,如慧眼识林彪、打造罗荣桓林彪组合、重用何长工等。
林彪,黄埔四期生,1928年4月随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年仅21岁。朱毛会师后,担任二十八团一营营长。上井冈山之前,林彪就表现出英勇果敢的指挥才能。1928年1月,朱德率部发起湘南暴动。林彪带领一个连护卫后勤辎重赶往耒阳,途中遇到民团堵截,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林彪反戈一击,不仅夺回了被抢的全部辎重,还俘虏了数百名团丁。上井冈山后,林彪的军事才能很快受到前委书记毛泽东的赏识。1928年8月,王尔琢牺牲后,年轻的林彪接任团长。后来的历史证明,虽然政治上有过动摇,但经过毛泽东的不断引导,在革命战争年代,林彪凭借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作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
井冈山斗争时期,林彪表现出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但个性极强,刚愎自用,担任二十八团团长后,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1930年2月,23岁的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选谁当政委就成为前委书记毛泽东心中的一桩大事。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选用了罗荣桓。秋收起义失利后,罗荣桓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先后担任连、营党代表。罗荣桓为人坦诚,原则性很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担任三十一团三营党代表时,工作出色,三营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铁军”,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工作极为赞赏。罗荣桓上任后,既坚持原则又能忍耐林彪的个性,军队生活井井有条,生机勃勃,让林彪能够专心指挥工作,林彪对罗荣桓的工作无可挑剔,红四军成为一支内部团结、战斗力极强的部队。罗荣桓与林彪组合是毛泽东珠联璧合的杰作。
何长工1919年留学法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1927年10月,随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毛泽东派何长工前往湖南省委汇报并联络南昌起义部队。何长工历经艰险,不辱使命,联系上了南昌起义余部,奠定朱毛会师井冈山的基础。1928年1月,联系上朱、陈返回根据地后,毛泽东又选派何长工孤身一人前往改造王佐部队,何长工再次圆满完成了任务。1928年2月,袁文才和王佐两部合编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何长工担任党代表。朱毛会师后,何长工调任井冈山战斗力最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党代表。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何长工奉命留守井冈山,调任三十二团党代表、宁冈县委书记。在敌强我弱的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中,何长工领导三十二团和宁冈人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井冈山。井冈山失守后,拖着一条伤退,何长工率领留下的革命队伍转入深山,茹毛饮血,坚持边界斗争。何长工以坚强的党性,服从组织,多次受命而不辱使命,为我军初创和发展壮大,为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在井冈山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八、动员各方群体,凝聚力量
任何政治主体都有自己的政治目标。政治主体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必须聚集社会力量,获取社会各个群体的广泛追随、参与和支持。领导就是一种动员、整合社会各种群体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充分动员、凝聚各方政治主体,众志成城,在湘赣边界的大山中筑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
一是唤起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主体和基础是农民群众。动员、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成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之源。1927年12月29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召开大会,毛泽东首次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毛泽东尤其强调第三条,指出“干革命重要的一条是群众觉悟了没有,群众拥护了我们没有。没有这一条,一切没有;有了这一条,一切都会有”。[3]P28为了唤起边界民众的革命热情,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就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开展土地革命,满足群众对土地的根本需求。此外,针对湘赣边界民众文化水平低、思想觉悟不高、土客籍矛盾激烈等制约因素,毛泽东和井冈山前委采取政治宣传、理论引导、红色歌谣、政治学习、举办夜校等灵活多样形式,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政策、策略,动员边界人民群众参加土地革命、红色政权建设和保卫根据地。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各县房前屋后到处留下了工农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标语和漫画。这些红色标语内容极其丰富,有宣传党的性质与宗旨的,有宣传工农红军性质与宗旨的,有宣传革命目标任务的,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有动员工农群众支持、参加工农红军的,有瓦解敌人队伍的,等等。在井冈山硝烟弥漫的艰苦岁月,它们是教育、引导、团结人民群众和揭露敌人的有力武器,鼓舞了井冈山军民对敌斗争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政治宣传与动员的客观再现和历史见证。革命成功,尽在民众。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领导边界党组织和工农革命军开展的政治动员,有效提高了边界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唤醒了他们的革命热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红色武装割据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二是改造袁王部队。袁文才、王佐部队虽然在大革命时期就是我们党掌握的两支地方武装,但由于长期占据山林,带有很强的绿林习气。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后,有些同志仅看到袁王部队的弱点和错误,竭力主张用武力加以铲除。毛泽东批评这些人:“太狭隘了,度量太小啦。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呢!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三山五岳联合起来总是大队伍。”“对他们只能用文,不能用武,要积极地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变成跟我们一道走的真正革命武装。”[3]P247后来,毛泽东通过派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何长工等人对袁王部队进行改造,1928年2月中旬,袁王部队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袁王部队的成功改编,壮大了红军力量,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陈伯钧将军回忆:“那时没有袁文才、王佐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井冈山根据地,要足够估计他们的作用。”[3]P52~53
三是化解土客籍矛盾。湘赣边界“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时发生激烈的斗争。”[4]P74为了化解土客籍矛盾,毛泽东既注重培养土籍革命干部,也注重培养客籍革命干部。针对根据地客籍干部少的情况,在客籍人多、土籍人少的地方,毛泽东强调要设法把客籍干部培养上来,乡政府主席或支部书记,要培养客籍人来当。建立、发展党组织时,注意发展客籍中贫雇农民的党员。在经济上注意土客籍群众一律平等,如分田时,不能分坏田给客籍农民。土客籍矛盾的有效解决,加强了土客籍群众的团结,对巩固和保卫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保护工商业。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遂川县城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草林。草林圩镇是遂川县农村中有名的商品贸易中心之一。在草林,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明确规定:要保护中小商人的财产,保护他们的买卖,不准随意侵犯他们的利益。如果是地主兼商人,只能没收其封建剥削部分,商业部分一个红枣也不能动,以保护商人和店主安心地经营,发展经济。保护工商业政策,调动了广大中小商人的积极性,草林圩很快恢复了生机。1928年7月,毛泽东又领导开办了大陇红色圩场。红色圩场和工商业政策的正确实施,不仅促进了苏区与白区的物资交流,繁荣了根据地的经济,为粉碎敌人经济封锁起了积极作用,而且使广大中、小商人更加信任、拥护红军和苏维埃政权。
五是争取中间阶级。中间阶级主要是农村中的富农和小地主。如果对他们过重打击和不适当处置,往往会导致他们反叛,所以在“全国革命低潮时,割据地区最困难的问题,就在拿不住中间阶级。”[4]P70因此,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必须争取中间阶级。为了争取中间阶级,毛泽东要求按《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中间阶级照样分田,给他们生活保障。这样既保证了无地贫苦农民分得土地,也赢得了中间阶级,壮大自己的力量。
六是优待俘虏。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要瓦解敌军,必须消除枪杀俘虏兵的旧习,实行优待俘虏政策,凡是战场上抓到的俘虏兵,愿意留下的吸收当红军,要回家的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伤病员还要给予认真治疗。据董青云回忆:“七溪岭那次战斗,一天就送来200多个国民党部队的伤病员,对于他们在治疗、生活上都和红军的伤病员一样对待,每次节余的伙食尾子也一样分给他们,伤病治好后,或留或走由他自己选择。”[3]P563优待俘虏政策的执行,产生了巨大威力,收到了很好效果,许多国民党士兵纷纷带枪投奔红军。1928年10月中旬,国民党第八军第三师阎仲儒部126人,在营长毕占云率领下于桂东弃暗投明,后编为红四军特务营,毕占云任营长;同年10月底,赣敌第十八师下属一个连,在连长张威率领下于袁州(宜春)起义,不久编为红四军独立营,张威任营长。“边界红军的来源:(一)潮汕叶贺旧部;(二)前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三)平浏的农民;(四)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五)许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吴尚、熊式辉等部的俘虏兵;(六)边界各县的农民。但是叶贺旧部、警卫团和平浏农民,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只剩下三分之一。湘南农民,伤亡也大。因此,前四项虽然至今还是红军第四军的骨干,但已远不如后二项多。”[4]P63井冈山斗争的实践证明,优待俘虏,是削弱和瓦解敌军的良策,同时也是补充、壮大革命武装力量的良策。
九、坚持调查研究,掌握国情
井冈山斗争时期,当时我们党内不少人不认同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探索的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一些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领导人甚至讥讽“山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山沟里有没有马克思主义,刘少奇1950年曾有这样一段阐述:“马克思主义当然不能从山沟里产生。它是从近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基础上批判和改造近代资产阶级的理论成果而产生的,是在近代城市中产生的。从中国来说,它还是在外国产生的。外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首先也是在城市,在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工人中传播的。毛泽东同志同其他许多人一样,是在城市,在同外国传来的新思潮相接触中,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但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到农村中、到山沟里去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必须同农村中、山沟里的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山沟里研究马克思主义当然有许多困难。然而,否认农村中、山沟里的中国革命实践,拒绝研究中国革命实践的这些创造性的经验,只是从书本上和外国决议上去抄袭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教条,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能使它遭到挫折。”[10]P239历史也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始,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在于毛泽东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熟悉和把握了中国的国情。因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1]P633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走遍整个罗霄山脉,做了大量调查研究。1927年11月,为了全面了解边界的政治经济状况,毛泽东采取开座谈会和个别访问形式,在步云山附近的洋桥湖、坝上一带搞社会调查,整理出《宁冈调查》。1928年2月下旬、5月上旬、5月底和6月上旬,毛泽东又先后四次深入到永新秋溪乡、塘边村等地调查,开展群众运动,整理出《永新调查》。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毛泽东认为“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4]P79由此可见,毛泽东引兵井冈是失利后被迫进行的,但确定武装割据湘赣边界,却是建立在熟悉、把握中国国情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
[1]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余伯流.引兵井冈与莲花决策——毛泽东何时何地决策向井冈山进军新说[J].军事历史研究,2008(1).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福原亨一.毛泽东是代表二十世纪的英雄[A].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评说[C].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6]“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编辑委员会编.星火燎原:(一)[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7]毛泽东:山西崞县是怎样进行土地改革的一文按语[N].人民日报,1948-03-24.
[8]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冯建辉.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新视角[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Mao Zedong’s Leading Strategy in 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WANG Xu-kuan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
As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the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Base,Mao Zedong always exhibited outstanding leading art and strategy in guiding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in Jinggangshan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nd strive for the victory.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to study Mao Zedong’s leading strategy in 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still has a very important inspiring meaning for improving the leading art,leading level and leading capability of the cadres of all levels.
Mao Zedong;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leading strategy
[文献标识码]A
1674-0599(2011)04-0054-08
2011-06-23
王旭宽(1968—),男,江西峡江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领导科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井冈山斗争史、领导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贺文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