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铸就辉煌成就新的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对胡锦涛“七一”讲话的解读
2011-02-19张书林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济南 250021)
伟大历程铸就辉煌成就新的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对胡锦涛“七一”讲话的解读
□张书林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济南 250021)
站在宏观视角解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必须全面认识和理性把握我们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90年来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完成的三件大事;就必须通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去正确把握党创造的伟大成就;就必须从体系、结构、指针、重点等层面上有序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整体把握党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历程;成就;工程;事业
从宏观整体性视角入手,纵观与综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把握这样一个主旋律或中心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一个伟大的党披荆斩棘所走过的伟大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沉淀下来的是其所创造的璀璨夺目的伟大成就,是其正在全力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其所开创的逐渐步入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党走过的“伟大历程”
从1921年党的一大上13名代表在革命的波涛汹涌中托举起党稚嫩的躯体,到今天成长为领导13亿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了一个艰辛曲折与辉煌凯歌同在的伟大历程。归结起来看,党成立9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主要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站在宏观整体性的历史视角看,党成立90年来走过的伟大历程及建立的卓越功勋,大体上可以从“三个30年”①本文的“三个30年”是一个模糊的提法,不是一个精确概念。因为众所周知,党成立以来的90年,1921年党成立到1949年建国历时28年、1949年建国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历时29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历时33年。的历史分期中去审视。
(一)“第一个30年”:顺应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建立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最伟大事件,也是当时震惊世界各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节点,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最伟大功绩。党经过28年的艰辛探索和艰苦奋战,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击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国民党800万军队,彻底解放了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全体中国人民。正如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二)“第二个30年”: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整顿秩序、恢复生产、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在这一历史时期,正如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被长期的战争打得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折腾得一穷二白的“家底子”、处于社会无序状态的“棋盘子”,党最需要集中精力抓好的工作,就是迅速整顿和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同时还要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而不懈努力。在这一态势下,我们党在建国初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满怀信心、大刀阔斧、大张旗鼓地投入其中。通过着重开展肃清国民党残余军队、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抗美援朝运动、推行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深入开展“三反”和“五反”运动,初步恢复了秩序、稳定了局面。在此基础上,党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为此推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我们党在中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基础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以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一些诸如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那样的波折、曲折、失误,尽管出现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那样的全局性错误和“内乱”,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始终没有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威始终得到了全党、全国、全体人民的全力维护。
(三)“第三个30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坚定地走上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定。从此,我国进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集中表现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们在坚定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各个方面的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党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新路,着力发展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来,一个初步繁荣、稳定、和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坚定地向我们走来。
二、党创造的“伟大成就”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同时特别强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旗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举什么旗的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党的事业成败。在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的今天,我们应该高举什么样的旗帜呢?对此,胡锦涛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有了科学的判定,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P10-11这说明,我们应该始终高举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只要保证这面旗帜“高高飘扬、永远飘扬”,只要保证这面旗帜不倒不歪,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就大有希望。
(二)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胡锦涛在此次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和其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表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是一条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说它是完全正确的、能够引领我们发展进步的道路,主要是因为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自身鲜明的中国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三)理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庆祝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这一概念。这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继承、运用和发展,它立足我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里程碑。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它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里程碑。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在理论逻辑和体系结构上应该囊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凝结形成的一切不断发展着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个不断丰富着、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所以十七大报告才坚定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结构框架上是一个制度体系,而不是一个单一独立的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及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容架构上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涵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体框架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主要涵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其四,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一般是由根本制度、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等层次构成的,而且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落实必须具体化为体制、机制,否则,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隐含的强大功效就无法充分释放出来。因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这就要同时着力去完善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实现程序。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由上述内容体系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制度。因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坚持和不断巩固,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等。因此,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此有丝毫的动摇,否则将会对党的生存发展产生损害,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产生损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从时代发展、形势变化、人民诉求等方面,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和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力和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三、党推进的“伟大工程”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集中论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问题,深刻阐明了推进这一伟大工程必须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特别强调了是要重点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全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的总体任务要求。
(一)体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党的建设应该由党的自身体系建设、党的领导体系建设、党的执政体系建设组成的。既然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体系,所以要有一个系统工程来建造它。这个系统工程早期被称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现在被称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毛泽东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P602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他将这个总目标称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建设实际,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开创了党的建设的又一伟大工程。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基础上,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那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P43现在结合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新精神,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可以更为恰当准确地表述为: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结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功能的发挥都要以一定的结构为前提和基础;功能发挥不到位、功能不适应、功能出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不适应或出了问题;为了使系统发挥最大的功能,必须不断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因此,结构对功能是有决定意义的。具体到党的建设而言,如果党的建设的布局结构不科学完善,要想使党的建设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发挥整体功能则往往是徒劳的。这就提出了一个对党的建设如何进行科学布局的问题。对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其完整表述是:“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P48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党的整体性建设以纵横交错的形式勾勒出来:在横向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基本建设并立;在纵向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贯穿五大基本建设之中。这表明新时期党的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要素构成的一种顶层设计格局。
(三)指针:党的建设科学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重抓好和完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不能靠想当然去干,也不能胡来,必须坚持明确科学的指导方针。只有指导方针科学、正确、明确,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始终在科学的、正确的、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反之,则正好相反。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的确定,必须体现三个基本原则。其一,能够统揽当前党的建设总体运行状态和存在状态;其二,能够准确把握党的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其三,能够真正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保证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由于统揽了当前党的建设全局、顺应了党的建设发展趋势、把握和遵循了党的建设规律,应该成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由此,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将“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贯穿始终的灵魂与精髓,首次郑重地提出来。从概念内涵上讲,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关于党的建设的全新战略,它是指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实现和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之目的。因此,以有如此丰富理论内涵、集中反映党的建设规律的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显然是必要的和必须的。
(四)重点:推行科学建党方略。要使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就必须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特别是要大力推行科学建党方式,不断提升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水平。科学建党方式最鲜明的特征有三:一是与时代发展大势相适应,站在时代前沿,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深烙上时代烙印;二是善于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于纷繁的现象中把握最本质的要求;三是推进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的最集中展示,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状态。从理论和逻辑上讲:科学建党方略坚持按照党的建设规律办事,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使党的各项建设始终在科学的轨道上展开,从而能够成为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最基本手段和最有效工具。
胡锦涛在讲话中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个基本方面集中阐述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党仍然面临着“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没有完全解决到位,正在经受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长期复杂严峻考验,正在面对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实行科学建党方略以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科学建党方略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和理论水平;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科学建党方略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科学建党方略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清党的“最大优势”、警惕党的“最大危险”,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科学建党方略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民主”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科学建党方略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构筑横贯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领域内的完备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党开创的“伟大事业”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总结、分析、论证了党所开创的并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问题。他指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通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与艰苦创业,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结合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的基本精神,可以具体把党已经开创的并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分解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基本的四大块来认识和把握。
(一)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而要切实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发展之路,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胡锦涛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第二,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必须坚持“两只手用力”。即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主导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注重调整经济结构、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胡锦涛在讲话中着重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着力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其主体架构而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包括: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第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四)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胡锦涛在讲话中着重强调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第一,在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矛盾化解中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通过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通过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巩固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第二,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着力从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第三,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Flexural Process Molds Splendid Achievements,the New Project Boosts the Great Undertaking:An Interpretation of Hu Jintao’s Speech in the 9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f the CPC
ZHANG Shu-lin
(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Party School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Jinan,Shandong 250103)
To understand Hu Jintao’s speech in the 9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f the CPC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we must comprehensively recognize and rationally grasp the great process experienced and the three important things completed by our great,glorious and correct party through the 90 years;we must correctly comprehen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created by the Party through“holding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ticking to and expandi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ticking to and enrich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sticking to and perfecting the regim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must grasp the new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at the layers of system,structure,guideline and key points orderly;and we must grasp the great undertak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ing boosted by the Part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PC;process;achievement;project;undertaking
D26
A
1674-0599(2011)04-0028-08
2011-07-12
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党建博士。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