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

2011-02-18杨慧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历史

杨慧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

杨慧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大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在价值目标导向上的一致性、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契合性和在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全面发展;价值目标;语境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具有在价值目标导向上的一致性、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契合性和在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目标导向上的一致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价值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价值目标,二者在价值目标导向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克服类与个体的这种“对抗”,使类的发展“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实现。当人类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私有制、阶级和旧式分工完全消灭的时候,类与个体的对抗便会消失,而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况便会到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把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的状况称之为体现未来社会本质的“原则”。他把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未来联合体界定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他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各方面的本质力量发展起来,使个人向完整的个人发展;也就是能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并统一起来,使人的智力、体力得到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人的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与完善。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因而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进而在劳动上实现“各尽所能”,在分配上实现“各取所需”,最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的价值目标。这两个目标虽然提出的角度不同,但是,在目标的价值导向上却有着根本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本质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和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优化人们的能力体系,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改革发展目标时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和部署,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2011年第4期〖〗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契合性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生态相互协调、持续发展、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二者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旧式分工的逐步消除和私有制及剥削制度的消灭,人们将获得自由平等发展的条件,劳动由谋生的手段变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活动表现为全面化的活动,人们将摆脱地域和种族的各种限制,同整个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进而建立起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社会关系,使人的体力和智力、潜在素质和现实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与发展。当然,为了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以人自身的发展为坐标来给这个过程划分阶段的话,那么,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立在只有自然分工基础上的原始的全面的人;二是旧式分工支配下的片面发展的人;三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可见,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一再强调,不能离开人的现实关系和过程理解人的发展问题,更不能用理想主义的态度去对待人的发展问题,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去思考和对待人的发展问题。这就是要把人的发展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分阶段逐步实现的。不仅如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没有绝对的、恒定的标准,而是有赖于特定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其内涵也与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相关联。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标准,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承载着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的阶段性任务。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与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相互推进、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通篇强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性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仍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并且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而又不断面对新的矛盾的持续过程。为此,《决定》指出,一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社会就越和谐;而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社会越和谐,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长期性、过程性及“两个历史过程”辩证统一的思想,就是真正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性、过程性,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置客观规律于不顾,搞盲目冒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2]。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丰裕的社会财富,始终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支撑。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3]31不满足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人就会像动物那样弱肉强食、互相争斗,根本不可能全面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经济不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依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落后或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真正和谐的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斗或战争,往往是因为物质资源匮乏所引起的。可见,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物质财富的多寡,决定着一个社会利益空间的大小。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我国古代思想家也曾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说明,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当然,富裕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和谐,但是,贫穷必定不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充分积累。物质上的匮乏,久而久之就会使人的一切价值完全丧失,就会使人的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包括交往)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片面化、畸形化。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39只有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平等社会关系,才能使人由奴隶般地服从固定的社会分工和由此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社会关系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的关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两个价值目标的实现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贯彻到底的集中体现。坚持二者在价值目标实现上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即把科学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最终判据。《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2]当前,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所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不发展,许多社会问题就不能解决,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美丽的海市蜃楼,人的全面发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为此,《决定》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2]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张秀红

D6

A

1002-0519(2011)04-0118-03

2011年8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Aug,2011第4期(总第172期)〖〗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4(Gel.172)

2011-03-28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10478031);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08—110)

杨慧(1973-),男,河南商水人,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历史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新历史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