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
2011-02-18千军昌
□千军昌
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
□千军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也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李源潮同志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品读此番讲话,深感言近旨远,语重心长,发人深思。能否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的现实考验。党员领导干部在换届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坚持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切实做到“进退”坦然、“留转”安心。
一、心怀感恩,坚决服从大局
感恩组织和人民,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觉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最关键的是组织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干部的岗位、职务变动,是党组织在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综合考虑事业发展需要,根据领导班子结构、干部个人素质等因素决定的。因此,领导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既要积极追求,又不必刻意强求,更不能为了进步而不顾一切。要经常想一想,组织和人民给予了我什么,我为组织、为人民奉献了什么,时刻牢记自己成绩的取得是组织悉心培养爱护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组织和人民需要你“进”,就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一流的业绩来回报;组织和人民需要你“退”,就愉快地把事业的接力棒传递到年轻同志手中,决不能和组织讨价还价。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愿望,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监督,绝不搞拉关系、走门子、托人情等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换届环境。
二、心无旁骛,全力干好工作
“只图干事不图当官,只图有为不图有位”,这是党的干部应有的人生价值追求。井冈山时期,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敌人四面围剿的危难形势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之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十二五”是我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建功立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带头真抓实干,当好排头兵和领头雁,把全部心思凝聚到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上,把全部本领施展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上,干出一番群众和组织认可的事业。要处理好换届调整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增强党性观念,顾全大局、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保证换届调整期间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衔接有序,真正使换届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过程,成为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三、心底无私,坚守精神家园
“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李源潮同志指出,追求名利,追到了不会满足,追不到会失望痛苦。一旦把升降去留看得很重,把名利得失看得很重,无疑将成为名利的奴隶,为其所累、受其牵制,甚至误入歧途。在进退留转面前,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一时的职务上下、个人得失、提拔快慢,做到上不喜、下不悲,快不傲、慢不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像杨善洲同志那样,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责任和追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四、心胸开阔,做到境界高远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应该有很宽的政治胸襟,包括在个人职务上能进退自如。干部队伍中,德才素质好、符合提拔条件的干部很多,但领导职位是有限的,能够提拔的毕竟是少数。组织上在选干部、配班子的时候,不可能照顾每个人的利益,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体谅、学会包容、学会换位思考,讲团结、讲友谊、讲风格,有谦让之心、成人之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是进、是退、是留、是转,都要坚持以公处事、以诚待人,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干部,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不恃己之长,不鄙人之短,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的进步高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信服和尊敬,努力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作者系中共咸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