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国情出发 走低碳发展之路
2011-02-18解振华
解振华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和地球的未来,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国际潮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低碳发展道路。
走低碳发展之路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现实需要。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的国际义务,但随着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各国围绕排放空间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在国际谈判中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已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那样无限制排放温室气体。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这既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在国际谈判中获得主动权、维护我核心利益、彰显我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
走低碳发展之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单位GDP能耗仍远高于发达国家,造成能源资源供求相当紧张。我国作为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如果依靠粗放型发展方式来推进现代化,不仅我国国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全球资源环境也将面临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同时,当今世界,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已成为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新领域,各国都在加大对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如果我们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可能被占有先机的国家锁定在落后水平,失去一次重要的转型机遇。走低碳发展之路,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明确提出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十二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我国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政策导向。
在这种形势下,编辑出版《中国低碳年鉴》,定期汇总有关推动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载述低碳发展历程,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对于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推广和使用低碳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
低碳发展,人人有责。希望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以每个人的一小步促成我国低碳发展的大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