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术机构知识库构建模式的探讨

2011-02-17吉林大学图书馆长春市1300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0期
关键词:知识库学术机构

石 方 吉林大学图书馆,长春市 130021

基于学术机构知识库构建模式的探讨

石 方 吉林大学图书馆,长春市 130021

本文分别论述了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概念的界定、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研究背景和现实背景﹑开放获取运动和国内外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现状等问题。

知识库;机构库;机构知识库;学术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

institute;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 open access; OA

1.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基本概念

1.1 学术机构知识库(Institu tional Repository)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翻译有几个版本,大陆一般翻译成“学术典藏库”、“机构库”、“学科知识库”、“机构仓储”、“机构型电子文献库”、“机构知识库”,香港科技大学翻译成“知识成果全文仓储”,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者翻译成“机构典藏”。下面从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研究内容及其语义来源的角度对Institutional R epository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义。

1.2 学术机构知识库(IR)的定义

自从2 0 0 2年Raym Crow第一次把Institutional Repository定义为“获取和保存一个或多个大学的智力产出的数字化集合”之后,Clifford A.Lynch和Cath rine、Carol Ann Hughes、M ackenzie Sm ith、Raym Crow、Richard K. Johnson、David Prosser、Raym Crow、李广建等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都对Institutional Repository进行了定义。虽然这些定义对Institu tiona l Reposito ry的描述并不相同,但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有关In s t i t u t i o n a l Reposito ry的定义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对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是一整套的服务体系,它是某一机构对其机构或社区内工作人员所产生的数字学术成果进行管理、传播、存储,并向其社区内外工作人员提供这些资源有效使用的服务体系。另一类文献主要侧重强调In s t i tu t io n a l Repositoey的机构性、学术性、累积和持久性、开放和互操作性。认为Institu tional Repository是对一个或多个大学社区工作人员所产生的智力成果进行数字收集和保存,并向机构内外的终端用户提供无获取障碍的使用,它是学术交流体系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机构品质的一个明确体现。

因此,“Institutional Repoository”是一个关于学术机构知识管理的概念,在“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的中文翻译中,学术典藏﹑机构库﹑学科知识库﹑机构仓储﹑机构型电子文献库﹑机构知识库﹑知识成果全文仓储﹑机构典藏等要么没有突出知识管理,要么没有突出学术机构,所以都不是翻译的最佳选择。

2. 研究背景

2.1 问题提出的背景

伴随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学术机构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学术机构的研究也不再主要以单个学术机构来完成,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学术机构知识成果的推广和传播速度将对学术机构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传统出版模式已经大大的制约了学术成果的交流范围,开放存取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人们在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之外,通过博客、开放存取期刊、网站等多种方式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和对象。

目前,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项目。实施战略是未来将利用联盟知识库,或者是即使用本机构学术机构知识库也使用联盟知识库。许多政策性问题,特别是有关联盟知识库的运作问题,仍有待全面探索。在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实施中,面临着工作人员参与学术机构知识库利用的积极性不高,知识版权许可、同行评议和质量控制、长期保存、标准化问题、内容收集、基金和持续性、工作人员工作量潜在增加等方面问题的挑战。

2.2 现实背景

学术机构的发展提出了对机构知识管理的要求,根据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式(m odel of o rgan izational know ledge m anagem en t),学术机构知识管理能否起到预计的作用,依赖于该学术机构对知识管理流程的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定义、搜集、采用、组织、运用和分享等七个流程进行是否顺畅。此外,影响知识管理执行成效的五个因素是领导、文化、技术、评估、交流。学术机构的知识需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就需要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学术机构和学术机构之间,学术机构和非学术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只有这种交流从原来印刷的形式交流转变成受版权保护的开放获取,才能够更大范围地推广学术研究的成果,使学术成果能够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并已通畅的方式被需要者所获取。

3. 开放储库和开放存档

3.1 开放储库 由学术机构创办和开放储库和开放存档收藏其机构人员的知识成果,由政府和公会团体创办的收藏特定学科的成果。鼓励作者发表前或发表后将文章存放在一个或多个储库中便于读者可免费看到。一些学者,如早期(1989年)免费网络期刊Psycoloquy(现由美国心理协会主办)的创始者Stevan Harnad指出:开放获取的自我存档仅需一步……说服每年2500000篇经过同行评议发表在23500种付费获取期刊上的研究文章的作者将文章自我存档。

3.2 开放文档 文档库的最早的例子是1991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建成的arXiv物理预印本服务器,现在归康奈尔大学所有。其他的服务器还有在麻省理工大学的D-space以及PubMed Central。储库和存档对于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出版商构成潜在威胁,他们认为这些储库在竞争他们的付费作者。ROMEO计划(开放存档权限元数据,Righ ts Metadata for Open A rchiving)列出了允许存档的期刊名称,目前总共7135种中有3897种。

4. 国内外学术机构知识库略述

4.1 国内机构知识库

4.1.1 国内机构仓储发展现状

“构建国家机构仓储联盟探析”一文中,陈和,崔晓西针对开放获取理念渐入人心,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等机构仓储建设的蓬勃发展,提出了构建国家机构仓储联盟的构想。文中着重探讨了国内机构仓储发展现状、构架国家机构仓储的意义、构建国家机构仓储联盟的模式和构建国家机构仓储联盟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国内外典型机构仓储联盟案例进行了分析。

4.1.2 开放获取理念渐入人心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在网络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基于“自由、开放与共享”理念的新型学术出版和科学信息交流模式。传统出版的商业化和兼并行为,使学术期刊的出版日益集中于少数商业出版者手中,导致学术期刊价格飞涨,加重了图书馆经费预算的困难,继而出现“连续出版物危机”。而且,基于印刷型文献的传统学术信息交流内容单一、出版周期长、流通渠道不畅、可获得性差(如付费使用)等缺点,影响了学术信息的正常交流。在网络环境下,虽然三分之二的科技期刊已经发行了网络版,然而出版商通过硬件或软件,比如采用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等各种手段限制、阻碍研究人员对学术信息的获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危机——“认证危机”。

机构仓储建设蓬勃发展

Open A ccess有金色OA(Gold)和绿色OA(G reen OA)两条发展之路。金色是指由作者付费而用户使用免费的O A期刊;绿色OA是指对作者和用户都免费的机构仓储。国际上,OA期刊和机构仓储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开放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上的统计,目前已经有4438种OA期刊共3 2 7 4 6 4篇文章提供用户免费访问。在Ranking W eb of W orld Repositories 上注册的机构仓储共有6 3 2家。在此国际背景下,国内大陆地区也1纷纷建立自己的OA资源,由于各种现实原因,OA期刊在大陆地区并不多,但在西安交通大学的赵大良倡导下,建立了国内首个“开放阅读期刊联盟”,目前已经有了3 1家学术期刊。有关国内机构仓储的建设,全国性或国家层面的机构仓储包括了如下三大机构仓储系统:“中国科技论文”、“奇迹文库”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这些系统平台都是面向全国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可以把学术论文和著作提交到这些系统平台,也可以从此系统平台免费获取同行提交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机构知识库收录期刊论文涉及著作权问题的解决途径探讨”一文中,李晨英,杨国栋认为期刊论文是机构知识库收藏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获取运动为解决机构知识库收录期刊论文的著作权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国外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自存档以及免费阅读等版权政策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知识库建设与服务实践探索,提出了机构库构建与服务中对期刊论文著作权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版权明示方法,以及针对常见自存档附加限制条件的应对措施。

4.2 国外机构知识库

4.2.1 国外机构知识库列举

“略论国外区域性机构仓储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以澳大利亚的A R ROW项目、荷兰的DARE项目、英国的FA IR项目为例”一文中,杨微,崔晓西之论述,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发展和机构仓储建设的渐成规模,一些国家的建设科研管理机构正在努力引导将分散的机构仓储联合起来,建成全国性的联邦机构仓储体系。澳大利亚的ARROW项目、荷兰的DARE以及英国的FA IR项目是国外典型的机构仓储联盟。分析这三个项目在规划实施中涉及的软件与技术、版权、服务、宣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各国建设国家级的机构仓储联盟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增值服务可借鉴的经验。

ARROW(A u stra lian R esea r ch Repository Online to the W orld)项目是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资助,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的一部分。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共同参与建设。这些单位探索建立机构仓储的解决方案,识别和测试具有最佳实践性的机构数字仓储软件,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则利用从各机构仓储收割来的元数据,开发出了国家资源发现服务。

DARE项目是由16个机构仓储构建的荷兰国家级的数字学术仓储,该仓储对荷兰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免费检索。荷兰2 0 0多为顶级科学家的出版物都可以在此找到,是荷兰所有大学、荷兰国家图书馆、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研究会以及荷兰科研组织等学术机构参加数字学术仓储网络,其目标是将全荷兰的研究成果保存在一个仓储网络中,以便对他们进行访问。

英国的机构资源存取计划F A I R(Focus on Access to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Progamm e)是2001年由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The Join t Information System s Comm ittee,简称JISC)资助。FA IR项目的实施涉及开放获取运动的技术、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供启动了1 4个相关项目,可分为四个项目群:①e印本和电子学位项目群(包括e-p rin t UK、Electron ic Th eses、SHERPA等);②博物馆和图像项目群;③信息门户项目群;④知识产权项目群(RoMED项目)。

4.2.2 国内外知识库综述

“机构知识库建设机制探析”一文中,陈琳认为机构知识库是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以学术机构为轴心的数字资源集合,从国内外机构库建设的实践来看,技术已不再是关键问题,相关政策和相应的支撑机制是机构知识库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该文分析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战略机制,组织机制﹑政策机制﹑管理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和技术机制。

“创建与使用型人以优化机构知识库——基于文献计量的实践研究”一文中,顾立平分析了香港城市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系的博硕士论文,指出作者们有不同的特征和习惯,因而需要不同程度的建设和信息服务。结论是采用书目计量的方法分析机构知识库,是创建与使用型人(多重用户模型)来扩展知识服务的新取向之一,有助于提高机构知识库的使用率。

“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李武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后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有四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职业发展期望,操作努力期望,使用焦虑和政策导向,而影响“预印本使用意愿”的因素则有五个,按其重要性分别是使用焦虑,长期保存期望,职业发展期望,政策导向和技术优势期望。这些影响因素对科研人员的“后印本使用意愿”和“预印本使用意愿”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包括性别在内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干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建立全院机构知识库网络服务系统”一文论述,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是科研机构实现知识资产管理和机构知识成果传播的平台,是实现开放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机构通过建设IR可以:1.实现对机构知识成果的系统收集和管理,借此随时料及和掌握机构自身的知识资产“家底”;2.支持机构对其知识资产进行长期保存,避免各部门和个人分散保存及技术变迁等造成的知识资产流失风险;3.促进机构知识成果的广泛交流共享,扩大机构及其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和声望;4.为知识产出和知识能力分析评估提供基础等。因此,IR的研究和建设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重视,全球已有144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IR,并逐步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存取与目录学创新”一文中, 彭斐章,邹瑾认为从目前书目数据的开放获取,开放存取资源目录,书目数据通用开放标准,网络书目情报服务,目录强化与信息存取,以及开放源代码,书目软件等技术和工作现状,可以看到目录学理论的新发展和书目工作的不断创新。对这些方面的分析研究有利于目录学的发展。

“机构典藏资源的分布及获取策略研究 ”一文中, 陈传夫,王云娣 认为机构典藏(IR)是由学术机构建立的,以网络为依托,以收集,整理,保存,检索,提供利用为目的,以本机构所创建的数字化产品为内容,供机构内外的终端用户利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知识库。目前,大部分的IR分布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IR作为学术机构的智力馆藏,资源内容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规渠道得到的灰色文献两部分。IR资源的获取方式有直接获取法,间接获取法和集成目录获取法。

[1]李大玲,柯平.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机构知识库激励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05期

[2]陈和.构建国家机构仓储联盟探析.厦门大学图书馆

[3]李晨英,杨国栋.机构知识库收录期刊论文涉及著作权问题的解决途径探讨.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1期

[4]陈琳.机构知识库建设机制探析.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4期

[5]顾立平.创建与使用型人以优化机制知识库——基于文献计量的实证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期05期

[6]李武.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年03期

[7]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组织建立全院机构知识库网络服务系统.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年06期

[8]彭斐章,邹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存取与目录学创新.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年01期

[9]陈传夫,王云娣.机构典藏资源的分布及获取策略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年01期

The articl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the study and reality background of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pen access movement and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IR internal and external ,etc.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135

猜你喜欢

知识库学术机构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